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804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通过分子结构的设计,赋予其合适的HOMO能级和LUMO能级,有利于相邻层化合物的能级匹配,实现高效的激子复合;所述有机化合物HOMO/LUMO能级的重叠较小,具有较高的单线态能级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电致发光技术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光电技术之一,自1987年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兴起,就吸引了科学界和工业界的高度关注。相比于无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自发光、对比度高、色域广、柔性、功耗低等优势,已在商业上成功应用,并被广泛应用于柔性显示、平板显示和固态照明等多个领域。
[0003]OLED器件通常具有类三明治的叠层结构,包括阴极、阳极以及夹设于两个电极之间的有机层,有机层中包括发光层,以及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电子注入层、电子阻挡层、空穴阻挡层等具有辅助传输性质的功能层。当向OLED器件的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时,阳极产生的空穴和阴极产生的电子被注入到发光层中,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复合并产生激子(exciton)进而实现发光。在OLED器件的有机层中,发光层的性质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OLED器件的发光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其中,X选自O、S、NR3、CR4R5或SiR6R7;Y为C或Si;L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亚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Z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杂芳胺基中的任意一种;R1、R2、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C1~C3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杂芳胺基中的任意一种;R3、R4、R5、R6、R7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n1、n2、n3各自独立地选自0~4的整数;n4选自0~3的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L、Z、R1、R2、R1'、R2'、R3、R4、R5、R6、R7中所述取代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氰基、未取代或卤代的C1~C10直链或支链烷基、C3~C10环烷基、未取代或卤代的C1~C10烷氧基、C6~C20芳基、C2~C20杂芳基或C6~C20芳胺基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L选自单键、如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或被取代基取代的如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虚线代表基团的连接位点;所述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氘、C1~C10直链或支链烷基、C3~C10环烷基、C1~C10烷氧基、C6~C20芳基、C2~C20杂芳基或C6~C20芳胺基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Z选自如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或被取代基取代的如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或被取代基取代的如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其中,虚线代表基团的连接位点;所述取代基选自氘、卤素、氰基、未取代或卤代的C1~C10直链或支链烷基、C3~C10环烷基、未取代或卤代的C1~C10烷氧基、C6~C20芳基、C2~C20杂芳基或C6~C20芳胺基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Z选自如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其中,虚线代表基团的连接位点;U1、U2各自独立地选自O、S、NR
14
、CR
15
R
16
或SiR
17
R
18

R
11
、R
12
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氰基、未取代或卤代的C1~C10直链或支链烷基、C3~C10环烷基、未取代或卤代的C1~C10烷氧基、C6~C20芳基、C2~C20杂芳基或C6~C20芳胺基中的任意一种;R
13
、R
14
、R
15
、R
16
、R
17
、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东阳刘营张磊高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