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学才专利>正文

轮毂电动机单侧减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076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1
变速是一个古老的技术,但是今天却遇到轮毂电动机用于电动汽车减速难的问题,过去的技术难以应用,因此本人发明专利技术了轮毂电动机单侧减速装置,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它包括主轴系统、行星减速系统、输出系统和密封系统。输出系统和密封系统。输出系统和密封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毂电动机单侧减速装置
[0002]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
,具体说就是一种通过单侧减速装置增大电动汽车轮毂电动机使用功率或减小电动机体积的技术。
技术介绍
:我的2019年授权的专利号“201610039781.4”虽然具有了许多特殊的实用功能。但纵观国内外电动汽车行业,目前使用轮毂电动机的却很少,究其原因。是轮毂电动机体积大、重量大、功率密度低,在体积有限的电动汽车轮毂内很难增大电动机的功率。或者在一定功率的范围内,很难保证电动机小的体积,因此制约了这种轮毂电动机的使用和发展。而要在有限的体积内增加电动机的功率或减小电动机的体积,根据计算公式可知,有四个选项,一是增大磁负荷,但若超过允许范围的磁负荷产生的磁饱和,不仅不能增加功率,而且还会使电动机的温度升高,严重时会烧毁电动机,当然不可取。二是增大电负荷,在有限的体积内增大电负荷,除非采用超导材料,但在目前超导仍处于超低温状态,无法常温实际应用的情况下,增大电负荷只能使电动机的温度升高,因此更不可取,三是制作电动机的材料硅钢片的磁导率提升磁导率可实现上述目标,但目前制作电动机用的磁钢片的磁导率都不高,且无能力提升,因此此路不通,四是增加电动机的转速。这是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这样在轮毂电动机高转速和电动汽车轮毂的低转速之间必须安装减速装置,然而轮毂内的体积有限,减速装置又不能装在轮毂外。而减速装置又要占用轮毂腔内的空间,从而挤占轮毂电动机的体积使轮毂电动机的功率必然降低,这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特别是对高功率密度的双转子或双定子电动机,更特别是对具有自滑行功能的电动机矛盾更突出,以前曾有人为解决这种矛盾设计了一种行星减速装置,他也利用轮毂电动机的内腔增设的一套减速装置,但它有两个问题。一是轮毂电动机的内腔必须是够大才能装备,而且而具备这种大内腔的轮毂发动机只有普通的单定子或单转子电动机,而这种电动机的本身就没有充分利用轮毂的空间,功率密度不可能做大,因此,利用这样的减速装置对提升功率密度或减小体积效果不好,意义不大。二是这种减速装置由于设计的原因,本身的体积就很大,利用了轮毂电动机全部的横梁两侧的剩余空间效率不高,因此,这种减速装置不能用于双转子或双定子轮毂电动机,特别是具有自滑行功能的双转子或双定子电动机就更不能应用,由上可以看出。为什么边置的轮毂电动机的电动汽车发展不起来,以上是其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瓶颈,解决电动汽车边置的轮毂电动机的困境,充分利用专利“201610039781.4”中Halbach的特点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轮毂电动机单侧减速装置,本专利技术方案包括:主轴系统、行星减速系统、输出系统和密封系统。上述主轴系统,主要是与电动机中帖轴内腔中的旋转定子或旋转转子无缝对接,使该主动轮筒轴与电动机的速度同步,从而带动行星减速系统运转,并能方便地安装和退出。上述行星减速装置主要是利用从洞轮和星轮以及减速轮的不同直径和不同齿数的齿轮,根据需要达到减速的目的。上述输出系统利用减速轮护套(14)的铆孔与轮毂盘的榫销对接,实现功率的传递,驱动车轮低速转动。上述密封系统主要是确保该减速装置无需额外添加润滑剂保持该减速装置长久润滑,不干枯损坏。
[000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充分利用轮毂电动机有限的狭小的空间,实现轮毂电动机的高低速的变化。2、实现了单侧减速,不影响电动机另一侧的设备和性能。3、该减速器可以贴轴内单侧安装,又可以外单侧安装,且又根据需要调整减速比。4、使轮毂电动机达到了最理想的功率和最佳的功率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轮毂电动机内单侧减速装置侧向示意图图2为轮毂电动机内单侧减速装置正向示意图图3为轮毂电动机Y单侧减速装置侧向示意图图4为轮毂电动机Y单侧减速装置正向示意图
[0006]图中符号表示:1、主动轮筒轴,2、电动机主轴,3、插头,4、主动轮。5

1、上从动主轮,5

2、下从动轮,6

1、上从动轮轴,6

2下从动轮轴、7

1、内壳,7

2、内周壳,8

1、上星轮轴、8

2下星轮轴,9、中壳,10

1、上星轮,10

2下星轮,11、减速轮,12、减速轴内轴承,13、减速轮内油封,14、减速轮护套,15、轮毂盘榫销,16、减速轮外轴承,17、减速轮外油封,18、轮毂盘,19

1、上从动轮副伦,19

2、下从动轮副轮,20、固轴销,21、轮毂盘轴承,22、轮毂盘坚固栓,23、外壳,24、主动轮内油封,25、轮毂螺栓,26、主动轮内轴承,27、主动轮外轴承,28、主动轮外油封。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轮毂电动机单侧减速装置,包括主动轮系统、行星减速系统、输出系统和密封系统。
[0010]所述主轴系统,包括主动轮筒轴(1)、电动机主轴(2)、插头(3)、主动轮(4)、主动轮内轴承(26)、主动轮外轴承(27);主动轮筒轴(1)凭借主动轮内轴承(26)和主动轮外轴承(27)锁定位置在图1中的内壳(7)和中壳(9)上,或如图3锁定的内壳(7)和外壳(13)上,并且其直径比电动机主轴(2)稍大一点,二者距离越小越好,只要不触碰即可,主动轮筒轴(1)上的插头(3)与电动机帖轴内腔中的旋转定子或旋转转子相连的插座相配合,插头(3)通过紧配合直接插入插座的槽内,并将与插座相连的筒轴插入主动轮筒轴(1)的桶外壁中,且成紧配合,形成对主动轮筒轴(1)的进一步锁定,主动轮(4)固定在主动轮铜轴(1)的外壁上,这样,主动轮筒轴(1)随电动机旋转定子或旋转转子同步转动,主动轮(4)随主动轮筒轴(1)同步转动,主动轮(4)的转速及电动机的转速,而且是高速。
[0011]所述行星减速系统,包括上从动轮(5

1)、下从动轮(5

2)、上从动轮轴(6

1)、下从动轮轴(6

2)、上星轮轴(8

1)、下星轮轴(8

2)、上星轮(10

1)、下星轮(10

2)、减速轮(11)、减速轮内轴承(12)、减速轮护套(14)、减速轮外轴承(16)、上从动轮副轮(19

1)、下从动轮副轮(19

2);其中主动轮(4)与上从动轮(5

1)和下从动轮(5

2)齿和合齿动,形成第一级减速或同速,可根据所需要的减速比和电动机内腔的大小决定;上从动轮(5

1)与上从动轮副轮(19

1)同轴同速,上从动轮(5

1)的直径大于上从动轮副轮(19

1)的直径,调整上从动轮(5

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电动机单侧减速装置的主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动轮桶轴(1)、电动机主轴(2)、插头(3)、主动轮(4)、主动轮内轴承(26)、主动轴外轴承(17);主动轮筒轴(1)凭借主动轮内轴承(26)和主动轮外轴承(27)锁定位置在图1中的内壳(7)和中壳(9)上,或如图3,锁定在内壳(7)和外壳(9)上,并且其直径比电动机主轴(2)稍大一点。主动轮筒轴(1)上的插头(3)与电动机帖轴内腔中的旋转定子或旋转转子相连的插座相配合,插头(3)通过紧配合直接插入插座的槽内,并将与插座相连的筒轴插入主动轮筒轴(1)的筒外壁中,主动轮(4)固定在主动轴筒轴(1)的外壁上,且与上从动轮(5

1)(5

1)和下从动轮(5

2)(5

2)齿合齿动。2.一种轮毂电动机单侧减速装置的行星减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从动轮(5

1)、下从动轮(5

2)、上从动轮轴(6

1)下从动轮轴(6

2)、上星轮(10

1)轴(8

1)、下星轮(10

2)轴(8

2)、上星轮(10

1)、下星轮(10

2)、减速轮(11)、减速轮内轴承(12)、减速轮护套(14)、减速轮外轴承(16)、上从动副轮(19

1)、下从动副轮(19

2);其中主动轮(4)与上从动轮(5

1)和下从动轮(5

2)齿合齿动,形成第一级减速或同速。上从动轮(5

1)与上从动轮副轮(19

1)同轴同速,上从动轮(5

1)的直径大于上从动副轮(19

1)的直径,调整上从动轮(5

1)与上从动副轮(19

1)的直径比,实现第二级减速,下从动轮(5

2)与下从动副轮(19

2)的情况与上相同,上星轮(10

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学才
申请(专利权)人:高学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