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合成银纳米颗粒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0681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合成银纳米颗粒的方法,所述生物合成银纳米颗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生物活性成分与银盐的溶液混合,进行还原反应,收集,得到银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生物活性成分包括荚蒾叶提取物和/或弗氏柠檬酸杆菌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荚蒾叶提取物和弗氏柠檬酸杆菌上清液特有的生物活性成分通过它们的单一组分或者二者依次与硝酸银水溶液进行反应,得到了尺寸均匀分布在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合成银纳米颗粒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合成银纳米颗粒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纳米材料由于其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界面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显示出优良的光学、热学、磁学、力学、电学以及化学性能而倍受关注。纳米银已在催化、抗菌、电子电路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新型储氢材料、复合材料电极、低温导热材料等也有相当的应用前景
[0003]按照纳米银的制备原理和方法可以分为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微生物还原方法及植物提取液还原方法。在化学方法制备过程中,使用的还原剂、保护剂对环境污染较严重;在物理方法中,虽然得到的纳米银纯度高,但是该方法对设备要求高、运营成本和能量需求高。所以采用相对前两种较为绿色环保的生物法,它具有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过程不需要任何添加剂等优点。
[0004]CN105127442A公开了一种利用绿咖啡豆提取物作为还原剂合成纳米银胶的方法。以银盐作为氧化剂,绿咖啡豆提取物作为还原剂,合成小粒径纳米银胶。虽简化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合成银纳米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合成银纳米颗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生物活性成分与银盐的溶液混合,进行还原反应,收集,得到银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生物活性成分包括荚蒾叶提取物和/或弗氏柠檬酸杆菌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合成银纳米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荚蒾叶提取物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将荚蒾叶和水混合,加热,过滤,得到荚蒾叶提取物;优选地,所述荚蒾叶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g:(8

12)mL;优选地,所述加热的温度为95

105℃,所述加热的时间为20

40min;优选地,所述过滤采用滤纸,所述滤纸的孔径为9

13μm;优选地,所述荚蒾叶提取物的浓度为3
×
10
‑5‑6×
10
‑5g/mL;优选地,所述荚蒾叶提取物需在低温下储存,所述低温为0

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合成银纳米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弗氏柠檬酸杆菌液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在营养肉汤中接种弗氏柠檬酸杆菌,进行有氧培养,离心,收集上清液,得到弗氏柠檬酸杆菌液;优选地,所述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接种量为1

2wt%;优选地,所述有氧培养在振荡中进行,所述振荡的温度为30

40℃,所述振荡的时间为45

50h,所述振荡的转速为100

200rpm;优选地,所述离心的温度为0

10℃,所述离心的时间为20

40min,所述离心的离心力为10000

15000xg;优选地,所述弗氏柠檬酸杆菌液需在低温下储存,所述低温为

30~

10℃。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合成银纳米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盐包括硝酸银、氟化银、高氯酸银或氯酸银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为硝酸银;优选地,所述银盐的溶液浓度为0.5

2mM。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合成银纳米颗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活性成分为荚蒾叶提取物,所述荚蒾叶提取物和所述银盐的溶液的体积比为1:(8

10);优选地,所述生物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惠陈同祥耿小红吴迎港吴博竞
申请(专利权)人:中硕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