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保湿纳米明胶微球、口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414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保湿纳米明胶微球、口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成膜材料、分散剂、纳米碳酸钙粒子与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之后脱泡后流延成膜;(2)将步骤(1)得到的膜固化,之后用酸浸泡、醇活化,放入标准蛋白质溶液中吸附,得到所述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口红温和无刺激,无毒可食用,能够缓慢释放保湿剂,实现对唇部的长久保湿。久保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保湿纳米明胶微球、口红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保湿纳米明胶微球、口红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持久保湿的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保湿纳米明胶微球、口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唇膏又称口红,是膏状的唇部美容化妆品。使用口红可勾勒唇形,润湿、软化唇部,保护唇部不干裂,属使用极为普遍、消费量极大的化妆品类型。然而口红因为涂于嘴唇之上,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吞入腹中,而且现有的口红的主要成分包括油料、蜡、脂、着色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等,日积月累之下,吞入人体之中的口红必然对身体的健康产生危害。又由于油蜡成分复杂,唇部皮肤较薄且无角质层保护,使用较长时间的话,容易引起嘴唇干裂、肿胀、发痒、起皮、轻微疼痛等症状。随着人们对皮肤健康关注度的提高,选择天然、安全、有效的化妆品原料和添加剂成为越来越多化妆品研究的方向,而健康和保湿也成为了口红的两大重点生产要素。
[0003]CN111067821A公开了一种含多糖保湿剂的保湿口红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蜂蜡12

20份;植物油35

60份;植物多糖4

9份;植物提取色素5

12份;维生素E 0.8

1.3份;其中,所述植物多糖由桃胶多糖和黄精多糖按照质量比1:1.0

2.0组成;此专利技术提供的含多糖保湿剂的保湿口红的成分安全可靠,制备方法简单,在保持唇部湿润的同时还能保护唇部肌肤,并为唇部提供靓丽的色彩。但其蜡类油脂类添加物较多,口红的油腻感随之增加,过多的油脂反而会降低口红的使用感,减少唇部的水分,不能达到一个长久保湿的效果。
[0004]CN110638685A公开了一种可食用口红及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14

26份的天然植物油、4

6份的天然农家蜂蜡、1.5

2份的植物天然色素、1

2份的大枣提取物、0.1

0.5份的维生素E、0.05

0.3份的维生素B及0.5

1份的维生素C。此专利技术所制得的口红使用起来比较安全,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可以食用,而且对嘴唇具有滋养效果。但其配方主要由油类和蜡类组成,缺少保湿成分,由于油蜡成分复杂,唇部皮肤较薄且无角质层保护,使用较长时间的话,容易引起嘴唇干裂、肿胀、发痒、起皮、轻微疼痛等症状。
[0005]由于目前口红配方导致的嘴唇干裂、肿胀、发痒、起皮、轻微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其使用。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食用可长久保湿的口红,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保湿纳米明胶微球、口红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提供一种可持久保湿的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保湿纳米明胶微球、口红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口红温和无刺激,无毒可食用,能够缓慢释放保湿剂,实现对唇部的长久保湿。
[0007]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将成膜材料、分散剂、纳米碳酸钙粒子与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脱泡后流延成膜;
[0010](2)将步骤(1)得到的膜固化,之后用酸浸泡、醇活化,放入标准蛋白质溶液中吸附,得到所述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
[0011]上述特定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通过控制制备参数能够控制半透膜孔径的大小,利用表面游离氨基酸基团吸附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在所述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的孔道内部反应形成碳酸钙,从而控制所得纳米碳酸钙球的粒径,使得制备得到的纳米碳酸钙球粒度更加均匀。
[0012]优选地,步骤(1)所述成膜材料包括PVDF(聚偏氟乙烯)、PVA(聚乙烯醇)、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ES(聚醚砜)或PAN(聚丙烯腈)中任意一种,优选PVDF。
[0013]优选地,步骤(1)所述混合溶液中成膜材料、分散剂、纳米碳酸钙粒子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

12%、0.5

2%、2

8%。
[0014]优选地,步骤(1)所述分散剂包括PAAS(聚丙烯酸钠)、PVP(聚乙烯吡咯烷酮)或NNO(2

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中任意一种,优选PAAS。
[0015]优选地,步骤(1)所述溶剂包括DMAC(二甲基乙酰胺)、DCM(二氯甲烷)或DMF(N,N

二甲基甲酰胺)中任意一种。
[0016]优选地,步骤(1)所述混合后还包括搅拌,所述搅拌的温度为50

80℃。
[0017]优选地,步骤(1)所述搅拌后还包括超声,所述超声的时间为1

3h。
[0018]优选地,步骤(2)所述固化后还包括在水中浸泡,所述浸泡的时间为24

48h。
[0019]优选地,步骤(2)所述标准蛋白质溶液的浓度为5

10mg/mL。
[0020]其中,成膜材料的质量分数可以是8%、9%、10%、11%或12%等,分散剂的质量分数可以是0.5%、0.6%、0.7%、0.8%、0.9%、1%、1.1%、1.2%、1.3%、1.4%、1.5%、1.6%、1.7%、1.8%、1.9%或2%等,纳米碳酸钙粒子的质量分数可以是2%、3%、4%、5%、6%、7%或8%等,温度可以是50℃、60℃、70℃或80℃等,超声的时间可以是1h、1.5h、2h、2.5h或3h等,浸泡的时间可以是24h、30h、35h、40h、45h或48h等,标准蛋白质溶液的浓度可以是5mg/mL、6mg/mL、7mg/mL、8mg/mL、9mg/mL或10mg/mL等,但不限于以上所列举的数值,上述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21]上述特定参数能够控制所述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孔径的大小,进而控制利用所述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制备得到的纳米碳酸钙球的粒径。
[002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上所述的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
[002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湿纳米明胶微球,所述保湿纳米明胶微球是由包括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
[0024](1

)以如上所述的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为反应媒介,碳酸根离子溶液和钙离子溶液反应制得纳米碳酸钙球;
[0025](2

)将步骤(1

)得到的纳米碳酸钙球与水混合超声,之后与明胶溶液混合搅拌,
接着与橄榄油混合搅拌降温,收集沉淀在底部的明胶小球;
[0026](3

)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成膜材料、分散剂、纳米碳酸钙粒子与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脱泡后流延成膜;(2)将步骤(1)得到的膜固化,之后用酸浸泡、醇活化,放入标准蛋白质溶液中吸附,得到所述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成膜材料包括PVDF、PVA、PMMA、PES或PAN中任意一种,优选PVDF;优选地,步骤(1)所述混合溶液中成膜材料、分散剂、纳米碳酸钙粒子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

12%、0.5

2%、2

8%;优选地,步骤(1)所述分散剂包括PAAS、PVP或NNO中任意一种,优选PAAS;优选地,步骤(1)所述溶剂包括DMAC、DCM或DMF中任意一种;优选地,步骤(1)所述混合后还包括搅拌,所述搅拌的温度为50

80℃;优选地,所述搅拌后还包括超声,所述超声的时间为1

3h;优选地,步骤(2)所述固化后还包括在水中浸泡,所述浸泡的时间为24

48h;优选地,步骤(2)所述标准蛋白质溶液的浓度为5

10mg/mL。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4.一种保湿纳米明胶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纳米明胶微球是由包括如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1

)以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为反应媒介,碳酸根离子溶液和钙离子溶液反应制得纳米碳酸钙球;(2

)将步骤(1

)得到的纳米碳酸钙球与水混合超声,之后与明胶溶液混合搅拌,接着与橄榄油混合搅拌降温,收集沉淀在底部的明胶小球;(3

)将步骤(2

)得到的明胶小球与溶剂混合浸泡,接着酸洗、碱洗,之后浸泡在保湿剂中,得到所述保湿纳米明胶微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湿纳米明胶微球,其特征在于,步骤(1

)的操作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质蜂窝状半透膜置于容器中,将容器分隔为两个独立空间,向容器两个独立空间分别加入碳酸根离子溶液和钙离子溶液,使其反应,之后离心、洗涤得到所述纳米碳酸钙球。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惠吴博竞耿小红陈同祥吴迎港
申请(专利权)人:中硕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