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制冷装置中,一般设置有散热腔及位于散热腔内的压缩机及冷凝器,压缩机为冷媒的循环流动提供动力,冷凝器用于实现冷媒与外部之间的热交换,而散热腔与外部连通,则可将压缩机及冷凝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腔与外部之间的气流交换而排出,以便于实现压缩机及冷凝器的散热。但是,仅通过散热腔与外部进行气流交换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的制冷装置。
[0004]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
[0005]壳体,具有独立设置的第一散热腔及第二散热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均与所述第一散热腔连通的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第二散热腔内盛放有导热介质;
[0006]风机,配接于所述壳体上,并被构造为用于提供一驱动外部气流经所述进风口流向所述出风口的驱动力;以及
[0007]导热件,其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100)包括:壳体(10),具有独立设置的第一散热腔(115)及第二散热腔(110),所述壳体(10)上开设有均与所述第一散热腔(115)连通的进风口(113)及出风口(114),所述第二散热腔(110)内盛放有导热介质;风机(60),配接于所述壳体(10)上,并被构造为用于提供一驱动外部气流经所述进风口(113)流向所述出风口(114)的驱动力;以及导热件,其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散热腔(115)内并与发热元件接触,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散热腔(110)内并与其内的所述导热介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散热腔(115)与所述第二散热腔(110)之间的导通孔(1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还具有独立于所述第一散热腔(115)及所述第二散热腔(110)外的制冷间室(111);所述制冷装置(100)还包括管道组件(70),所述管道组件(70)包括冷媒输送管(71),所述冷媒输送管(71)连通于所述制冷间室(111)与所述第二散热腔(110)之间,所述冷媒输送管(71)被构造为用于允许所述制冷间室(111)内的冷媒流向所述第二散热腔(1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70)还包括切换开关(72),所述切换开关(72)配接于所述冷媒输送管(71),所述导热介质为水;所述切换开关(72)被构造为用于在所述第二散热腔(110)内的温度等于或大于第一阈值时打开,以导通所述冷媒输送管(71);和/或所述切换开关(72)被构造为用于在所述第二散热腔(110)内的水位线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打开,以导通所述冷媒输送管(7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及检测件,所述检测件配接于所述第二散热腔(110)内,所述检测件被构造为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散热腔(110)内的温度和/或水位线;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件及所述切换开关(72)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和/或所述水位线控制所述切换开关(72)启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胜,李琦,杨常坤,刘阳,李宗豪,欧阳钦,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