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风多级制冷的模块组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9783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风多级制冷的模块组合系统,包括若干个模块单元,每个模块单元分别包括第一级制冷循环、第二级制冷换热器、补偿加热器,第一级制冷循环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每个模块单元中以第一级制冷循环中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第二级制冷换热器、补偿加热器整体作为换热组合,各个模块单元的换热组合直线分布于风道,且每个模块单元的换热组合中蒸发器、第二级制冷换热器、冷凝器、补偿加热器依次沿风向直线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发挥“小压缩比”循环制冷和常规循环制冷的各自优势,用于多级制冷的空气调节领域,可实现压缩机节能20%以上。机节能20%以上。机节能2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风多级制冷的模块组合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风空气调节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新风多级制冷的模块组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设备和装备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一些特殊空间的温、湿度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在高温、高湿地区,被冷却对象远离设备保障区域,这时只能通过一路或多路加长风管直接将冷却、过滤后的定量低温空气(如15℃~25℃,相对湿度≤50%)送往被冷却对象空间内,从而实现环境保障,通常这类空调没有回风管,所以需要将高温、高湿(如干球温度40℃,相对湿度60%)的全新风空气进行多级冷却处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全新风空气调节设备,大多数采用的是2级或3级制冷系统,即热空气经2级或3级蒸发器进行冷却,由于存在除湿和结霜问题,一般厂家在每级蒸发器前后增设加热器,以提高相对湿度,实现梯度冷却,确保末级达到所需的温湿度要求。例如,一些公开的多级制冷除湿控温装置专利,采用3级蒸发器和4级电加热器,以实现末级送风温度和湿度要求,但没有利用冷凝热而全部采用电加热补偿,这类空调往往功耗大,不节能,同时应对更多的常温、高湿工况时,往往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风多级制冷的模块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模块单元,每个模块单元分别包括第一级制冷循环、第二级制冷换热器、补偿加热器,其中第一级制冷循环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通过管路连接形成的回路,且第一级制冷循环为压缩比不大于1.5的蒸汽压缩制冷循环,每个模块单元中以第一级制冷循环中的蒸发器和冷凝器、第二级制冷换热器、补偿加热器整体作为换热组合;各个模块单元的换热组合设于风道中并沿风向直线分布形成换热组合直线分布结构;每个模块单元的换热组合中第一级制冷循环的蒸发器、第二级制冷换热器、第一级制冷循环的冷凝器、补偿加热器依次沿风向直线分布,每个模块单元的换热组合中以蒸发器所在一侧为进风侧、以补偿加热器所在一侧为出风侧;相邻模块单元中其中一个模块单元换热组合的进风侧朝向另一个模块单元换热组合的出风侧,首端模块单元的换热组合进风侧作为换热组合直线分布结构的总进风侧,所述总进风侧朝向风道的进风口方向,末端模块单元的换热组合出风侧作为换热组合直线分布结构的总出风侧,所述总出风侧朝向风道的出风口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风多级制冷的模块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模块单元中,经过第一级制冷循环中蒸发器后的空气温度,与经过第二级制冷换热器后的空气温度之间的温差不小于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万士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