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空式双模态复合型压电作动器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空式双模态复合型压电作动器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压电作动和超声电机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中空超声电机主要利用圆环形定子的两个面外同形正交弯曲振动模态的复合来驱动的,其内部存在的空心结构可以充当光线、电线和管线的通道,被广泛应用于望远镜光阑孔径的调节、单反相机镜头焦距的调整和医用导丝导管的辅助操纵。因为中空超声电机利用的工作振动模态比较固定,所以转子的运动形式相对单一,目前只能绕着过圆环形定子圆心且垂直于圆环形定子的转轴转动。
[0003]空间光学仪器中光路的调整需要圆形镜片绕其直径转动,现有中空超声电机由于对外输出运动形式的限制只能布置在圆形镜片直径转轴处进行驱动,这无疑丧失了空心结构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技术背景中的缺陷,提出了一种中空式双模态复合型压电作动器及其工作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中空式双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式双模态复合型压电作动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电作动器包括中空式压电换能器(1)、固定架组件(2)和预压力施加装置(3),上述中空式压电换能器(1)包含圆环形基体(1
‑
1)、若干矩形压电陶瓷片(1
‑
2)和若干扇环形压电陶瓷片(1
‑
3);上述圆环形基体(1
‑
1)外环外法线上设置有第一转轴(1
‑1‑
1)、第二转轴(1
‑1‑
2)、第一作动头(1
‑1‑
3)、第二作动头(1
‑1‑
4),上述第一、第二转轴位于上述圆环形基体(1
‑
1)的同一条直径上,上述第一、第二作动头也位于上述圆环形基体(1
‑
1)的同一条直径上,且上述第一转轴(1
‑1‑
1)所在的直径与上述第一作动头(1
‑1‑
3)所在的直径垂直,上述第一作动头(1
‑1‑
3)开有轴线沿上述第一作动头所在圆环直径的螺纹盲孔(1
‑1‑
6),上述第一、二作动头的结构形式相同,上述第一、二转轴的结构形式相同;上述圆环形基体(1
‑
1)内环上开有两个矩形槽(1
‑1‑
5),并且上述两个矩形槽与上述第一作动头所在的直径垂直;上述矩形压电陶瓷片沿着厚度方向极化,且与上述矩形槽相互配合,上述扇环形压电陶瓷片(1
‑
3)沿着厚度方向极化,统一粘贴在上述圆环形基体(1
‑
1)的上或者下底面,且沿着圆周方向相邻的上述扇环形压电陶瓷片(1
‑
3)的极化方向相反;固定架组件(2)由第一连接架(2
‑
1)、第二连接架(2
‑
2)、第一接触架(2
‑
3)和第二接触架(2
‑
4)组成;上述第一连接架与上述第二连接架完全相同,上述第一连接架(2
‑
1)呈半圆形对称结构,两端各有一个梯形导轨(2
‑1‑
1),对称轴上开有通孔(2
‑1‑
2);上述第一接触架与第二接触架结构形式相同,上述第一接触架(2
‑
3)包含第一扇环(2
‑3‑
1)、第二扇环(2
‑3‑
2)、第一突起块(2
‑3‑
3)和第二突起块(2
‑3‑
4);上述第一、第二扇环的结构形式相同,上述第一扇环侧面开有轴线过上述第一扇环圆心的燕尾槽,上述第一扇环的两端通过第一、第二突起块与第二扇环的两端相连,上述第一、第二扇环的内圆轮廓在同一个圆柱曲面上且两者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上述第一、第二扇环的侧面燕尾槽开口均朝外;上述第一、第二连接架两端的梯形导轨与上述第一、第二接触架侧面的燕尾槽相互配合,构成了固定架组件(2);上述预压力施加装置(3)包含螺栓(3
‑
1)、压簧(3
‑
2)、滚子轴(3
‑
3)和第一至第二滚子(3
‑
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鹏鹏,汪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擘星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