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044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检测装置,包括骨架、转轮组件、动力机构以及检测机构。骨架内开设有空腔。转轮组件套设在骨架上并且能够围绕骨架转动,转轮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转轮,转轮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螺纹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第一方向为转轮的轴心线方向。动力机构安装在空腔内,用于带动转轮组件转动,当转轮组件转动时,转轮组件受到沿螺纹延伸方向的反作用力,检测机构设置在骨架的一端。由于本申请的管道检测装置通过转轮组件实现转动前进,因此不存在侧翻后不能自动翻转的情况,可用于环境复杂的管道的检测。可用于环境复杂的管道的检测。可用于环境复杂的管道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地下空间分布有很多地下管道,高压电缆采用管道敷设方式时,须先对管道进行验收,检查管道形变、堵塞物及驳接口情况等。
[0003]当前,主要采用管道爬行机器人进行检测,管道机器人一般包括管道机器人本体和控制箱以及自带的动力驱动系统,从而可以在管道内自动行走,其行走方式一般为轮式或者履带式。但由于管道存在形变、堵塞物及驳接口等情况,爬行机器人在爬行时容易发生侧翻,且侧翻后不能自动翻转,因此不能用于环境复杂的管道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管道检测设备容易发生侧翻的问题,提出一种管道检测装置。
[0005]一种管道检测装置,用于在管道内进行检测,包括:
[0006]骨架,其内部具有空腔;
[0007]转轮组件,套设于骨架外围并且能够围绕骨架转动,所述转轮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转轮,所述转轮组件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转轮组件的轴线方向;
[0008]动力机构,安装在所述空腔内,用于带动所述转轮组件转动;以及
[0009]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骨架的一端,用于检测管道内部的环境状况。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轮组件包括奇数个转轮单元,所述奇数个转轮单元中包括:第一转轮单元和第二转轮单元,所述第一转轮单元和所述第二转轮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交替连接;
[0011]所述第一转轮单元和所述第二转轮单元中的任一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转轮,其中,所述第一转轮单元中的所述转轮的螺纹的旋向和所述第二转轮单元中的所述转轮的螺纹的旋向相反;
[0012]当所述转轮组件在管道内壁上转动时,所述转轮组件中的所述转轮能够受到来自管道内壁的反作用力,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转轮单元中的所述转轮受到来自管道内壁的反作用力的总和为第一反作用力,每个所述第二转轮单元中的所述转轮受到来自管道内壁的反作用力的总和为第二反作用力,全部第一转轮单元的所述第一反作用力和全部第二转轮单元的所述第二反作用力的合力沿第二方向的分量为零,由全部第一转轮单元的所述第一反作用力和全部第二转轮单元的所述第二反作用力对所述转轮组件作用的合力矩为零,以致所述转轮组件在管道内壁转动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在管道内移动,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轮单元的数量为三个,其中,所述第一转轮单元的数
量为两个,所述第二转轮单元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转轮单元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转轮单元之间,每个所述转轮单元中包括一个所述转轮。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轮单元上螺纹的螺旋角与所述第二转轮单元上螺纹的螺旋角相等,所述第二反作用力为第一反作用力大小的2倍。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作用力与第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所述第一转轮单元上螺纹的螺旋角小于所述第二转轮单元上螺纹的螺旋角。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转轮单元远离所述第二转轮单元的方向,所述第一转轮单元中的所述转轮的外径逐渐减小。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
[0018]内齿轮圈,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转轮的内壁上;
[0019]驱动件,具有第一输出端;以及
[0020]主动轮,设置在所述驱动件的第一输出端上,且所述主动轮设置在所述内齿圈内且与所述内齿轮圈啮合。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第二动力组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
[0022]内齿轮圈,同一个所述转轮单元中的两个所述转轮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内齿轮圈;
[0023]驱动件,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0024]主动轮,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内齿轮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主动轮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内齿轮圈内且与对应的所述内齿轮圈啮合。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第三动力组件,所述第三动力组件包括:
[0026]内齿轮圈,所述第一转轮单元中的一个所述转轮的内壁和所述第二转轮单元中的一个所述转轮的内壁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内齿轮圈;
[0027]驱动件,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0028]主动轮,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主动轮,所述第一输出端上连接的所述主动轮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内齿轮圈内并与所述内齿轮圈啮合;
[0029]第一从动轮,与第二输出端连接的所述主动轮啮合;
[0030]第二从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内齿轮圈内并与所述内齿轮圈啮合。
[00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轮组件远离检测机构的一端连接有通信线。
[0032]上述的管道检测装置,通过设置转轮组件和动力机构,当动力机构带动转轮组件在管道内壁上转动时,转轮组件对管道内壁施加一个与动力机构的转动方向相反的力,同时,管道内壁对转轮组件施加一个反作用力;且由于转轮组件上设置有螺纹,因此转轮组件通过螺纹与管道内壁接触,即反作用力方向位于螺纹的延伸线上;又由于螺纹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即反作用力可以分为一个沿第一方向的分力和一个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分力;在实际使用时,第一方向的分力方向与管道检测装置的前进方向相同,即管道检测装置能够转动前进。由于本申请的管道检测装置通过转轮组件实现转动前进,
因此不存在侧翻后不能自动翻转的情况,可用于环境复杂的管道的检测;此外,由于本申请的管道检测装置的行走方式为转动前进,无需设置复杂的轮式或者履带式行走机构,因此,本申请的管道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管道检测装置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转轮组件的受力分析图;
[0035]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管道检测装置的剖视图;
[0036]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管道检测装置的爆炸图。
[0037]附图标记:
[0038]100

骨架;110

第一骨架;120

第二骨架;130

空腔;
[0039]200

转轮组件;210

第一转轮单元;211

螺纹;220

第二转轮单元;
[0040]300

动力机构;310

驱动件;330

主动轮;340

内齿轮圈;350

第一从动轮;360

转轴;370

第二从动轮;38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检测装置,用于在管道内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其内部具有空腔;转轮组件,套设于骨架外围并且能够围绕骨架转动,所述转轮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转轮,所述转轮的外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转轮组件的轴线方向;动力机构,安装在所述空腔内,用于带动所述转轮组件转动;以及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骨架的一端,用于检测管道内部的环境状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组件包括奇数个转轮单元,所述奇数个转轮单元中包括:第一转轮单元和第二转轮单元,所述第一转轮单元和所述第二转轮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交替连接;所述第一转轮单元和所述第二转轮单元中的任一者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转轮,其中,所述第一转轮单元中的所述转轮的螺纹的旋向和所述第二转轮单元中的所述转轮的螺纹的旋向相反;当所述转轮组件在管道内壁上转动时,所述转轮组件中的所述转轮能够受到来自管道内壁的反作用力,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转轮单元中的所述转轮受到来自管道内壁的反作用力的总和为第一反作用力,每个所述第二转轮单元中的所述转轮受到来自管道内壁的反作用力的总和为第二反作用力,全部第一转轮单元的所述第一反作用力和全部第二转轮单元的所述第二反作用力的合力沿第二方向的分量为零,由全部第一转轮单元的所述第一反作用力和全部第二转轮单元的所述第二反作用力对所述转轮组件作用的合力矩为零,以致所述转轮组件在管道内壁转动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在管道内移动,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单元的数量为三个,其中,所述第一转轮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二转轮单元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转轮单元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转轮单元之间,每个所述转轮单元中包括一个所述转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轮单元上螺纹的螺旋角与所述第二转轮单元上螺纹的螺旋角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威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