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FT系统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识别密封容器是否存在泄漏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028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25
一种用于识别密封容器是否存在泄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限定将放置密封容器(CT)的检测区域(13);使所述检测区(13)通过至少一个管道(21)与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219a、219b)连通;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导管(21)将冲洗气体引入所述检测区(13);将容器(CT)放置在所述检测区(13)中;通过所述导管(21)从所述检测区(13)抽吸气流并将其传送到第一传感器(219a、219b),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已经到达第一传感器的所述气流被传送到第二传感器或被第二次传送到第一传感器的步骤,并且,处理由这两个传感器产生的信号或由同一传感器产生的两个信号,以确定所述容器(CT)中是否存在气体泄漏。定所述容器(CT)中是否存在气体泄漏。定所述容器(CT)中是否存在气体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识别密封容器是否存在泄漏的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识别密封容器是否存在泄漏的方法和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其能够识别密封容器是否存在流体泄漏。更具体但非排他性地,所述流体可以是气体或蒸气状态,并且可以由气体或气体混合物、或由蒸气或蒸气混合物、或由气体和蒸气混合物组成。所述容器可以是刚性容器,例如玻璃罐或瓶子,也可以是具有至少一个柔性壁部分的容器,例如,不同种类的塑料桶、袋和柔性包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许多饮料和用作食品或用于其他用途的产品主要通过以下包装方式之一进行保存。
[0003]根据主要用于保存液体的第一种方式,对刚性或半刚性容器通过设置在容器中的合适开口装入要保存的物质。随后,开口通过合适的封闭元件,例如盖子密封。在其他情况下,要保存的产品用带子或薄膜包裹或被引入柔性塑料材料管中,随后,由此获得的包装通过沿着一条或多条连接线熔接密封。在其他情况下,已知使用预先形成的塑料材料桶。该桶通过其中提供的开口填充,随后该开口通过熔接到桶壁的塑料膜密封。
[0004]更普遍而言,食品,但不仅仅是食品,被保存在密封包装中,其目的是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产品在包装时的化学物理特性不变。
[0005]因此,在应用上述方法时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获得包装的最佳密封,以避免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在许多应用中,最佳密封导致封闭件必须在保持包装的外部压力下或在包装正常使用、运输和储存期间其经受的压力下基本上是密封的。例如,在食用产品的情况下,包装在大气压下必须基本上是气密的,以防止包装内部的环境与外部环境连通,从而导致物质和空气从一种环境传递到另一种环境,从而防止污染所包装的产品及其感官特性腐败的风险。
[0006]在容器通过熔接密封的情况下,例如由于熔接过程的错误执行而导致的熔接不善可能危及包装的气密密封。设置熔接温度的错误、粘合剂熔接材料的选择错误、熔接区域接触面的平整度不佳以及熔接区域中存在杂质或异物都是可能影响容器气密性的因素。
[0007]如果是刚性或半刚性容器,例如众所周知的由盖子封闭的瓶子,则气密密封可能由于,例如要施加盖子的区域中该盖子或瓶子的畸形,或由于封盖机的操作问题,例如盖子施加步骤中的对齐问题而受到损害。
[0008]通常,细心的操作员甚至通过目视就可以容易地检测出由于容器封闭件的明显缺陷而发生的容器的物质缺损。这种缺损通常会导致物质从容器中明显溢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负责监督包装生产线的细心的操作员可以轻松识别有缺陷的容器,并在必要时立即在填充和密封步骤的下游将其移除,主要是为了丢弃它们以防止将它们提供给消费者,或是将它们提交给进一步检查或给维修。
[0009]很容易理解,容器的泄漏检测对于操作者来说泄漏越小越困难,例如由于微裂缝和微孔导致的泄漏。这些泄漏被定义为微泄漏,即容器中的极少量泄漏,由于它们不会导致
明显的液体或其他物质溢出,因此无法立即检测到,但从长远来看,它们会损害产品质量。这种微泄漏通常是由大约10微米甚至小到几微米,例如3

7微米的裂缝引起的。
[0010]为了解决如何有效地检测密封容器是否存在微泄漏问题,迄今为止已经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
[0011]第一种已知解决方案是例如在US 3708949(A)中公开了如何检测热密封容器的泄漏问题。该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形成并随后检查热密封封套的密封性的方法和装置。该文件中公开的方法基本上包括:在引入改性气氛之后密封容器的步骤;使容器承受机械压力以减小由容器壁封闭的体积并因此增加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的压力,从而在如果存在微裂缝时,则会促进它们溢出的步骤;气体检测器检测在容器外部的存在于改性气氛中的示踪气体的存在的步骤;以及移除未通过检查的容器的步骤。
[0012]WO2013/011329(A2)中公开了另一种已知的用于测试热密封容器的密封性的方法。根据该文献的教导,容器填充有示踪气体并经受压缩以促进气体通过可能存在于密封区域中的微裂缝溢出。合适的检测器,包括成对的电极,位于更可能发生气体微泄漏的容器区域附近。检测器电极上电压的变化使得能检测到示踪气体的存在。
[0013]WO2017125386(A2)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将通常呈条带形式的化学物质施加到容器上。该物质的物理和/或化学性质根据与该物质接触的气体,例如氧气的浓度而变化。物质性质的变化引起发射的电磁辐射的频率、波长或相位的变化,其可被位于容器外部的检测器检测到。
[0014]DK201570808(A1)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来自引入了示踪气体的密封容器的气体泄漏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分析室,在气密密封性测试期间容器被容纳在分析室中;以及能够在分析室内产生真空的装置。气体检测器被设置为与该分析室连通以检测示踪气体的存在。
[0015]因此,根据现有技术的教导,检测微泄漏的步骤通常会借助在容器被密封之前引入容器的示踪气体,通常是二氧化碳(CO2)、氦气(He)或氢气(H2)来进行。通常,对容器外部示踪气体的存在的检测是通过检测器,例如通常通过电极来检测液体或示踪气体例如He,或者是通过基于非分散红外(NDIR)技术或其他技术的操作的检测器来检测来检测CO2的泄漏。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识别密封容器是否存在泄漏的方法和装置,其不受上述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陷的影响。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方法和装置,其能检测来自不同种类的容器的泄漏,无论容器是刚性还是柔性,论是否对容器进行机械挤压,甚至泄露是由于小的或非常小的裂缝,即,对应于微泄漏,并且是由几微米的开口引起的。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识别密封容器是否存在泄漏的方法和装置,如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可以改善操作速度,即如果有泄露的话,其是可以更快地检测出泄漏的方法和装置,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或容器加工厂的操作速度。
[0019]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方法和装置,即使在周围环境的条件发生扰动或改变的情况下,其也能以较高精度实现泄漏检测。
[0020]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但不是最后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且可以廉价使用的方法和装置,从而它们可以被大规模工业应用。
[0021]通过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要求保护的方法和装置来实现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22]识别密封容器泄漏的方法主要包括限定放置密封容器的检测区的步骤和从所述检测区抽吸气流的步骤。气流被传送到第一传感器,该第一传感器被布置成产生指示在通过传感器的气流的混合物中存在给定气体的电信号。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至少两个传感器,它们被布置成产生指示示踪气体的存在的相应信号。从检测区抽吸的同一气流通过串联的两个传感器,因此,第二传感器,即位于第一传感器下游的传感器,产生相对于第一传感器延迟的信号。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提供单个传感器,并且通过使来自检测区的同一气流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识别密封容器是否存在泄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限定检测区(13),密封的容器(CT)将放置在该检测区中;使所述检测区(13)通过至少一个管道(21)与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219a、219b)连通;将容器(CT)放置在所述检测区(13)中;通过所述管道(21)从所述检测区(13)抽吸气流,并将所述气流传送到第一传感器(219a、219b),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以下步骤:已经到达该第一传感器的所述气流被传送到第二传感器或被第二次传送到该第一传感器,以及处理由这两个传感器产生的信号或由同一传感器产生的两个信号,以确定所述容器(CT)中是否存在气体泄漏。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从该检测区抽吸的所述气流以无缝方式从该第一传感器传送到该第二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从该检测区抽吸的所述气流第一次沿第一方向传送到该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次沿相反方向传送到该第一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由所述传感器生成的两个信号或由所述同一传感器生成的两个信号相互比较,以便在第二个信号的电平超过第一个信号的电平时的同一时刻,生成指示存在气体泄漏的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二信号的电平超过该第一信号的电平的条件已经连续重复至少两次时的同一时刻,产生指示存在气体泄漏的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二信号的电平超过该第一信号的电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法比奥
申请(专利权)人:FT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