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W高硬度耐腐蚀的高碳轴承钢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合金钢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含W高硬度耐腐蚀的高碳轴承钢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轴承是机械设备中非常重要的零部件,常见的轴承材料以高碳铬轴承钢和渗碳轴承钢为主。高碳铬轴承钢含碳量一般是0.95
‑
1.15%,其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这种组织特征具有高的强韧性,使用时如果润滑状态不理想,就会出现磨损失效。而渗碳轴承钢含碳量一般是0.2%左右,通过在表面形成一层高碳马氏体硬质层而获得高硬度。
[0003]轴承由于要承受高接触应力、多次循环接触疲劳应力以及滑动磨损的工作环境,因此就需要轴承具备高抗塑性变形、抗摩擦磨损性能、耐润滑剂腐蚀。因此,对加工成轴承的原材料轴承钢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轴承钢应具备高而均匀的硬度、高弹性极限、高接触疲劳强度,还必须具备适当的韧性、一定的淬透性。而且因为夹杂物的不利影响,会率先带来裂纹的萌发,因此对轴承钢的化学成分的均一性、洁净度水平、碳化物的分布等要求都十分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W高硬度耐腐蚀的高碳轴承钢,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wt%计成分含有C:0.95
‑
1.15%、Si:0.50
‑
0.55%,Mn:0.55
‑
0.65%、P≤0.01%、S≤0.005%、W 0.3
‑
0.5%。2.一种含W高硬度耐腐蚀的高碳轴承钢,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wt%计成分由以下组成:C:0.95
‑
1.15%、Si:0.50
‑
0.55%,Mn:0.55
‑
0.65%、P≤0.01%、S≤0.005%、Cr:2
‑
2.2%、Mo:0.1
‑
0.20%、Nb:0.01
‑
0.05%、Ti:0.01
‑
0.05%,W 0.3
‑
0.5%,稀土钇0.001
‑
0.005%,Al:0.01
‑
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且杂质含量低于0.1%;对连铸后的高碳轴承钢铸坯进行组织结构分析时,Al2O3夹杂物面积率为0.2%以下,MnS夹杂物面积率为0.05%以下,含碳化合物面积率为0.2
‑
0.25%,其中晶内含碳化合物平均尺寸为20
‑
30nm,晶界上含碳化合物的平均尺寸为60
‑
90nm,晶界上含碳化合物的尺寸≤250nm,含钨的含碳化合物面积率为(0.2
‑
0.25%)*(30
‑
35%),高碳轴承钢铸坯一般疏松为0.5级,中心疏松为0.5级,偏析为0级;采用本领域常见的GCr15热处理工艺即于790℃球化退火热处理+820℃淬火+150℃低温回火处理后,获得球状碳化物均匀分布在马氏体基体上的高硬度和高强韧的组织结构,表面硬度≥63HRC,屈服强度1700
‑
1800MPa、抗拉强度2200
‑
2400MPa、延伸率2
‑
4%、接触疲劳性能L10≥1.8
×
107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碳轴承钢,其特征在于,以wt%计成分由以下组成:C:0.95%、Si:0.50%,Mn:0.55%、P≤0.01%、S≤0.005%、Cr:2.2%、Mo:0.18%、Nb:0.05%、Ti:0.01%,W 0.45%,稀土钇0.003%,Al:0.01
‑
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且杂质含量低于0.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碳轴承钢,其特征在于,以wt%计成分由以下组成:C:1.0%、Si:0.53%,Mn:0.6%、P≤0.01%、S≤0.005%、Cr:2.1%、Mo:0.15%、Nb:0.03%、Ti:0.04%,W 0.4%,稀土钇0.003%,Al:0.01
‑
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且杂质含量低于0.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碳轴承钢,其特征在于,以wt%计成分由以下组成:C:1.15%、Si:0.55%,Mn:0.65%、P≤0.01%、S≤0.005%、Cr:2%、Mo:0.20%、Nb 0.04%、Ti:0.05%,W 0.5%,稀土钇0.001%,Al:0.0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西,刘锦强,曹晓运,樊利智,孙志丽,
申请(专利权)人:敬业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