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油井储层物性数据判别压裂是否有效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压裂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油井储层物性数据判别压裂是否有效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油田的开发利用,诸多油藏已进入到开发后期的高含水时期。实行压裂措施成为了应对高含水后期油田开发开采的常用增产措施。影响压裂效果的因素非常多,主要因素有四类,包括储层物性类因素、流体物性类因素、生产测试类因素和油藏整体性类因素。其中,储层物性类包括砂岩厚度、地层系数、有效厚度、储层孔隙度和储层渗透率等。在压裂过程中,影响压裂效果的各因素之间也会发生相互影响,这就导致其具有复杂性的特点。目前由于开发后期的油藏通常都经过多次井网加密操作且为高含水油藏导致措施后的压裂井层效果越来越不尽人意。现场在实施压裂前选择压裂施工井,还比较依靠于经验法选择。该方法具有盲目性和主观性的特点,最终的压裂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随着石油系统“油田数字化”战略的提出,油田生产越来越重视数据的收据和积累。油田压裂生产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数据,这些数据实际上是与压裂生产活动相关的信息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油井储层物性数据判别压裂是否有效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从油田压裂生产实际中收集油井储层物性类因素,如油层中深、厚度、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和含水饱和率等因素作为自变量,收集压裂是否有效数据作为因变量,这样构成基础数据;2)对基础数据的自变量进行映射转化,得到中间数据;3)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对映射转换后的中间数据进行建模,得到压裂是否有效的快速判别模型;4)收集新油井的储层物性类因素数据,该数据只包含储层物性类因素的自变量,不包含压裂是否有效的因变量;将收集到的新数据代入映射转化方程,计算出新的中间数据,然后将新的中间数据代入压裂是否有效的快速判别模型,判别出新油井压裂是否有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油井储层物性数据判别压裂是否有效的方法,所述步骤2)中映射转化方程为:P1=+1.803E
‑
3[油层中深]+0.306[层数]
‑
2.965E
‑
2[厚度]
‑
4.536E
‑
2[孔隙度]
‑
3.403E
‑
3[渗透率]+7.235E
‑
2[泥质含量]
‑
2.099E
‑
2[含水饱和度]
‑
5.498P2=+1.142E
‑
3[油层中深]
‑
0.145[层数]
‑
0.115[厚度]+0.123[孔隙度]+1.038E
‑
2[渗透率]+0.114[泥质含量]
‑
1.580E
‑
2[含水饱和度]
‑
4.978P3=
‑
2.706E
‑
4[油层中深]
‑
0.112[层数]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太昂,朱峰,刘太行,周晶晶,周央,刘振昌,刘婷婷,刘远,朱鲁阳,吴治富,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赢维数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