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不规则裂隙注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852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不规则裂隙注浆设备,包括操作车,操作车一侧固定连接立板,立板一侧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主轴端头固定连接注浆装置,注浆装置包括支杆,支杆与伺服电机的主轴固定连接,支杆上端设有升降座,升降座上侧铰接连接支撑板,升降座一侧铰接连接第二油压缸,第二油压缸的伸缩杆与支撑板底部一端铰接连接,支撑板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主轴贯穿支撑板的避让孔并固定连接支板,支板靠近驱动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一注浆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与中部定位注浆单元同样的工作原理,定位到裂隙端头的位置,通过多次自动插入,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适应不同走向的裂隙。隙。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不规则裂隙注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注浆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不规则裂隙注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隧道施工中通过利用配套的机械设备,采用注浆泵、注浆孔将适宜的浆液材料压入地层裂隙之中,用浆液颗粒充填出水裂隙,实施超前帷幕预注浆施工,改善地层原有的透水特性,在隧道开挖线外一定范围制造截水帷幕,以达到改善岩层(土)性能、降低地层透水系数,限制或阻断水流,达到注浆堵水的目的,为隧道掘进施工提供条件。
[0003]现有的隧道裂隙走向多变,往往只能由一个位置进行注浆,注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隧道不规则裂隙注浆设备,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隧道不规则裂隙注浆设备,包括操作车,所述操作车一侧固定连接立板,所述立板一侧固定连接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主轴端头固定连接注浆装置,所述注浆装置包括支杆,所述支杆与伺服电机的主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杆上端设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上侧铰接连接支撑板,所述升降座一侧铰接连接第二油压缸,所述第二油压缸的伸缩杆与支撑板底部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贯穿支撑板的避让孔并固定连接支板,所述支板靠近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一注浆单元;
[0007]所述支板上侧至少设置两个定位注浆单元,每个定位注浆单元均包括第二支架,所述支板上侧对应设有弧形滑槽,每个弧形滑槽内滑动连接弧形滑板,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在弧形滑板上侧中部,所述弧形滑板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侧板,两个侧板之间固定连接弧形圆柱,所述支板底部固定连接竖板,所述弧形圆柱贯穿竖板并滑动连接,每个侧板与竖板之间均设有支撑弹簧,所述第二支架设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孔内滑动连接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中部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二支架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挡板贯穿式固定连接第二注浆管,所述第二注浆管下端固定连接输送管。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注浆单元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固定连接在支板上侧靠近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架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孔内滑动连接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中部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一支架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挡板贯穿式固定连接第一注浆管,所述第一注浆管下端固定连接输送软管。
[0009]优选地,每个弧形滑槽的圆心与驱动电机的主轴同轴。
[0010]优选地,所述升降座底部设有插孔,所述支杆伸入插孔内并滑动连接,所述支杆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油压缸,所述第一油压缸的伸缩杆与升降座一侧固定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向杆上端两侧分别转动连接一个拨动杆,所述第二导向杆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垫环,所述垫环的外侧为倾斜面,所述拨动杆靠近所述垫环的一侧固定连接垫块,所述垫块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倾斜面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杆的转轴一端与第二导向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杆的转轴另一端与垫块铰接连接且铰接轴上设有扭簧。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向杆内部设有方形腔,所述方形腔内滑动连接方形杆,所述方形杆两侧分别设有拨动爪,所述第二导向杆的转轴伸入方形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棘轮。
[0013]优选地,所述方形杆下端转动连接滚柱,所述支板上侧间隔固定连接多个半圆形柱,所述方形杆上端与方形腔上端之间固定连接复位弹簧。
[001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隧道不规则裂隙注浆设备通过第二油压缸使得支撑板呈水平状态,此时两个定位注浆单元均处于受压状态,驱动电机驱使支板正转或反转对裂隙的中部和端部进行寻找,当支板正转时,中部的定位注浆单元的第二导向杆找到裂隙的位置后,第二弹簧使得该第二导向杆插入裂隙中部,并且该定位注浆单元被限定在裂隙的这一位置,随后继续转动支板,中部的定位注浆单元的弧形滑板被动在对应的弧形滑槽内滑动,弧形圆柱上的支撑弹簧被压缩,支撑弹簧与侧板之间设有现有技术中的压力传感器,以配合现有技术中的自动控制程序,实现本装置的自动化找寻位置,万一自动程序出现故障,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在支板上固定连接摄像头,以配合对支板的操控,对应的在支板进一步正转或反转,采用与中部定位注浆单元同样的工作原理,定位到裂隙端头的位置,通过多次自动插入,使得本专利技术能够适应不同走向的裂隙,甚至是“S”形的裂隙都能满足注浆加固作业,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注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中的E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是图3中的F处局部放大图;
[0019]图5是图4中的M处局部放大图;
[0020]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定位注浆单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图6中的N处局部放大;
[0022]图8是图7中的拨动杆转动到裂隙洞口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4]如图1

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隧道不规则裂隙注浆设备,包括操作车1,操作车1一侧固定连接立板11,立板11一侧固定连接伺服电机12,伺服电机12的主轴端头固定连接注浆装置2,注浆装置2包括支杆21,支杆21与伺服电机12的主轴固定连接,支杆21上端设有升降座22,升降座22底部设有插孔,支杆21伸入插孔内并滑动连接,支杆21一侧固定连接第
一油压缸23,第一油压缸23的伸缩杆与升降座22一侧固定连接,升降座22上侧铰接连接支撑板24,升降座22一侧铰接连接第二油压缸25,第二油压缸25的伸缩杆与支撑板24底部一端铰接连接,支撑板24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26,驱动电机26的主轴贯穿支撑板24的避让孔并固定连接支板27,支板27靠近驱动电机26的一端设有第一注浆单元3,第一注浆单元3包括第一支架31,第一支架31固定连接在支板27上侧靠近驱动电机26的一端,第一支架31设有第一滑孔,第一滑孔内滑动连接第一导向杆32,第一导向杆32中部设有第一挡板33,第一挡板33与第一支架31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弹簧34,第一挡板33贯穿式固定连接第一注浆管35,第一注浆管35下端固定连接输送软管;
[0025]支板27上侧至少设置两个定位注浆单元4,每个定位注浆单元4均包括第二支架41,支板27上侧对应设有弧形滑槽42,每个弧形滑槽42的圆心与驱动电机26的主轴同轴,以使得当其中一个定位注浆单元4进入裂隙并被限位后,能够被动以驱动电机26的主轴为基准滑动,每个弧形滑槽42内滑动连接弧形滑板43,第二支架41固定连接在弧形滑板43上侧中部,弧形滑板43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不规则裂隙注浆设备,包括操作车(1),所述操作车(1)一侧固定连接立板(11),所述立板(11)一侧固定连接伺服电机(12),所述伺服电机(12)的主轴端头固定连接注浆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装置(2)包括支杆(21),所述支杆(21)与伺服电机(12)的主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杆(21)上端设有升降座(22),所述升降座(22)上侧铰接连接支撑板(24),所述升降座(22)一侧铰接连接第二油压缸(25),所述第二油压缸(25)的伸缩杆与支撑板(24)底部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支撑板(24)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26),所述驱动电机(26)的主轴贯穿支撑板(24)的避让孔并固定连接支板(27),所述支板(27)靠近所述驱动电机(26)的一端设有第一注浆单元(3);所述支板(27)上侧至少设置两个定位注浆单元(4),每个定位注浆单元(4)均包括第二支架(41),所述支板(27)上侧对应设有弧形滑槽(42),每个弧形滑槽(42)内滑动连接弧形滑板(43),所述第二支架(41)固定连接在弧形滑板(43)上侧中部,所述弧形滑板(43)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侧板(44),两个侧板(44)之间固定连接弧形圆柱(45),所述支板(27)底部固定连接竖板(46),所述弧形圆柱(45)贯穿竖板(46)并滑动连接,每个侧板(44)与竖板(46)之间均设有支撑弹簧(47),所述第二支架(41)设有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孔内滑动连接第二导向杆(48),所述第二导向杆(48)中部设有第二挡板(49),所述第二挡板(49)与第二支架(41)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弹簧(491),所述第二挡板(49)贯穿式固定连接第二注浆管(492),所述第二注浆管(492)下端固定连接输送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不规则裂隙注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浆单元(3)包括第一支架(31),第一支架(31)固定连接在支板(27)上侧靠近所述驱动电机(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华梁波冯玮光刘雷雷蒋政康龙杰屈兴兵李永胜李文雅霍翔宇陈志川郜亚辉马建新齐太猛赵秀琴潘卫东潘卫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