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反射水性内墙建筑涂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983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内墙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反射水性内墙建筑涂料及制备方法。该红外反射水性内墙涂料的组成成分包括:苯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反射水性内墙建筑涂料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内墙涂料
,具体涉及一种红外反射水性内墙建筑涂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绿色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目前市场上对于内墙装饰涂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性内墙建筑涂料因其以水为分散介质,具备健康、环保、施工方便等优势,在建筑涂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技术条件等原因,目前我国的水性建筑涂料仍是中、低端偏多,高端产量相对较少。此外,应用对象和应用环境的多样性也推动着水性建筑涂料朝着功能多样化方向发展。降低甲醛、苯及有机挥发物等有毒物质含量对于提升居住品质、保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所以研制极低甲醛、苯和VOC含量的涂料是现代涂料发展的关键。另外,赋予内墙涂料高红外反射率就可以有效反射和阻隔室内红外辐射,避免热量大量散失,对于保持室内温度、减少冬季供暖能耗有着明显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基于降低建筑涂料中有毒有有害物质含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外反射水性内墙建筑涂料及制备方法,同时提升涂料红外反射性能和降低涂料产品成本。
[0005]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红外反射水性内墙建筑涂料,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组成:成膜乳液300~400份、有机硅乳液50~100份、水800~900份、碳酸钙750~800份、高岭土260~280份、钛白粉300~450份、中空微球150~300份、纤维素增稠剂9~10份、各类助剂中润湿剂5~10份、分散剂10~20份、消泡剂5~10份、防腐剂2~5份、成膜助剂3~10份。
[0007]进一步地,所述成膜乳液采用水性的苯乙烯

丙烯酸酯乳液,并添加适量水溶性有机硅乳液进行改性。
[0008]进一步地,所述高岭土为煅烧高岭土。
[0009]进一步地,所述钛白粉为金红石型钛白粉。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微球为玻璃微球。
[0011]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素增稠剂采用非离子型水溶性的甲基乙基羟乙基纤维素。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润湿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的分散剂为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所述的消泡剂为水性有机硅类消泡剂,所述的防腐剂为卡松防腐剂,所述的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所述分散介质水采用工业级自来水。
[0013]一种红外反射水性内墙建筑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1)称取一定质量的水、消泡剂、分散剂和润湿剂,并以550~60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10~20min,使其完全混合均匀,并调节搅拌速度至100rpm以下;
[0015](2)再加入一定量预混合后的碳酸钙、煅烧高岭土和钛白粉等粉料到步骤(1)的混
合液中,在750~900rpm的搅拌速度下搅拌20~30min,直至细度≤50μm时调节搅拌速度至100rpm以下;
[0016](3)然后将已称量好的中空微球加入到步骤(2)的混合液中,调节搅拌速度至500~600rpm搅拌10~15min,至无明显块体为止;
[0017](4)随后,将一定质量的纤维素增稠剂加入到步骤(3)的混合液中,调节搅拌速度至500~600rpm后搅拌10~15min,观察液体可见粘稠度基本不再变化后调节搅拌速度至100rpm以下;
[0018](5)将已称量好的成膜乳液、有机硅乳液、水、防腐剂、消泡剂和成膜助剂等加入到步骤(4)中,并调节搅拌速度至500~600rpm搅拌10~15min,之后再调节搅拌速度至300~350rpm搅拌10~15min,即得到红外反射水性内墙建筑涂料。
[00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在加入纤维素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并在搅拌状态下加入。
[00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各助剂应该与乳液和水称量至同一容器内。
[002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红外反射水性内墙涂料具有极低的甲醛、苯及VOC含量,同时兼具高红外反射性能,可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成膜乳液为水性体系,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0024](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硅乳液改性苯丙乳液的水性涂料制备方法,有机硅乳液能显著改善涂料的耐紫外线性、耐候性和不粘性。
[0025](3)本专利技术所用苯丙乳液具备优异的低温成膜性,能够减少对防冻剂和成膜助剂的使用。
[0026](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得良好耐人工老化性和高红外反射性能的水性内墙建筑涂料。
[0027](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节能、绿色环保、工艺简单的建筑内墙涂料制备方法。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辅助介绍,其中: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图a、c)和实施例2(图b、d)所制备涂料干膜的扫描电镜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述涂料通过(a)刮涂和(b)滚涂方式制备的样板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具备红外反射功能的水性内墙涂料,由下述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成膜乳液
350份、有机硅乳液50份、水800份、碳酸钙790份、高岭土260份、钛白粉300份、中空微球150份、纤维素增稠剂10份、各类助剂中润湿剂5份、分散剂10份、消泡剂5份、防腐剂2份、成膜助剂10份。
[0034]其中,所述成膜乳液为水性的苯乙烯

丙烯酸酯乳液,并添加适量有机硅乳液进行改性,从而有效改善其耐紫外线性、耐候性和耐腐蚀性;所述分散介质水为工业级自来水,润湿剂为通用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散剂为通用的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消泡剂为水性有机硅消泡剂,防腐剂为长沙绿洁化工的卡松防腐剂,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
[0035]对于所述的粉体填料,碳酸钙采用稳定性更优的重质碳酸钙,高岭土采用光泽度和遮盖力更好的煅烧高岭土,钛白粉采用稳定性、耐候性和折射率更优异的金红石型钛白粉;所述中空微球为玻璃微球,而纤维素增稠剂则采用非离子型水溶性的甲基乙基羟乙基纤维素。
[0036]本专利技术配方中所述的原料均为常见的市售产品。
[0037]一种具备红外反射功能的水性内墙建筑涂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8](1)称取一定质量的水、消泡剂、分散剂和润湿剂,并以60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10min,使其完全混合均匀,并调节搅拌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反射水性内墙建筑涂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反射水性内墙建筑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乳液采用水性的苯乙烯

丙烯酸酯乳液,并添加适量水溶性有机硅乳液进行改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反射水性内墙建筑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岭土为煅烧高岭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反射水性内墙建筑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白粉为金红石型钛白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反射水性内墙建筑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微球为玻璃微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反射水性内墙建筑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增稠剂采用非离子型水溶性的甲基乙基羟乙基纤维素。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反射水性内墙建筑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湿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的分散剂为聚羧酸钠盐型分散剂,所述的消泡剂为水性有机硅类消泡剂,所述的防腐剂为卡松防腐剂,所述的成膜助剂为十二碳醇酯。8.一种红外反射水性内墙建筑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一定质量的水、消泡剂、分散剂和润湿剂,并以550~60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10
~20min,使其完全混合均匀,并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冬冬包峰松李兵刘婷婷郭婷王吉强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合成化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