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激气吹灭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74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41
灭弧基座内设置有多个灭弧腔,每个灭弧腔内由静触头,动触头,复位弹簧,弹簧座组成灭弧单元。每个灭弧单元由导线串联。灭弧腔内静触头,动触头之间依靠隔离环隔离。动触头中间有喷气孔,依靠复位弹簧支撑与静触头保持电弧导通间隙。动触头在灭弧室中把灭弧室分割成上下两部分。电路断开时,上灭弧室电弧把绝缘气体加热,气体膨胀,上灭弧室气压增大,推动动触头向下移动,上下灭弧室气体压力平衡。随着动触头,静触头之间间隙增大,电弧能量减弱,上灭弧室气压减小。动触头回程的同时,下灭弧室中的冷却气体通过动触头喷孔对电弧进行冷却,致使电弧熄灭,从而达到迅速熄灭电弧的目的。以上过程在多个灭弧腔中进行,使得灭弧速度得以倍速。速。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激气吹灭弧器
(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断路器灭弧器,特别是利用电弧热量推动气体灭弧的自激气吹灭弧器。
(二)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系统中,各式断路器是行业的基础设备。灭弧是断路器的首要任务,电弧不仅会对设备构成损坏,还会引发火灾,影响人身安全。常用的灭弧办法有:机械灭弧,磁吹灭弧,气吹灭弧,窄缝(纵缝)灭弧,栅片灭弧,真空灭弧,固体介质灭弧等。
[0003]使用气吹灭弧原理的断路器有压缩空气断路器和六氟化硫断路器。
[0004]压缩空气断路器是以压缩空气作为灭弧介质,靠压缩空气吹动电弧使之冷却,在电弧达到零值时,迅速将弧道中的离子吹走或使之复合而实现灭弧。空气断路器开断能力强,开断时间短,但结构复杂,工艺要求高,有色金属消耗多。
[0005]六氟化硫断路器是采用惰性气体六氟化硫(SF6)作为灭弧和绝缘介质的一种断路器。断路器分闸时,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后,电弧在动触头与静触头间燃烧。电弧燃烧产生的大量热能使上部小室的气体压力骤增,当动触头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动触管的下部开放,气流由喷口向下部的低压室内排放,在绝缘喷口附近气流将电弧吹灭。现代的六氟化硫断路器结构采用单压式。单压式灭弧室分闸时靠动触头带动压气活塞,产生瞬时压缩气体吹弧,所以又称为压气式断路器。单压式六氟化硫断路器一般带有压气活塞,所以要求的操动功率较大,常需采用气动或液压操动机构。
[0006]以上两种气吹灭弧方式因为结构复杂,主要应用在高压断路器中。低压家用断路器还是以机械灭弧,栅片灭弧为主。
[0007]机械灭弧就是简单的断开灭弧,一般闸刀开关就是这种灭弧方式。
[0008]栅片灭弧,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金属栅片产生的感应磁场形成电磁动力(磁吹弧力),将电弧吸入灭弧室,然后分割成若干小段,利用交流电的“过零”及电弧的“近阴极效应”达到快速熄灭电弧的目的。另外灭弧栅还有降温、散热、通风等功能。家用小型断路器通常采用这种灭弧方式。
[0009]以上两种灭弧方式的开断能力很低,电弧直接暴漏在空气中,不具备防爆性能,为了保证防爆性能往往把断路器进行密封。
[0010]近年来有关六氟化硫灭弧相关专利如下:
[0011]专利号为:2017200150309的名为《一种六氟化硫灭弧室结构》专利。此专利提供一种六氟化硫灭弧室结构,包括筒形的气密壳体,气密壳体上、下端筒口密封盖合连接有静、动端盖板,气密壳体内充入有六氟化硫气体,静端盖板上设有静端导电块,静端导电块下端静端导电杆伸入气密壳体内并连接有静端触头,动端盖板中竖向滑动安装有动端导电杆,动端导电杆上端穿入气密壳体内并连接有动端触头,气密壳体两对称侧分别设有多个气孔,气密壳体外套有罩住各个气孔的气室,气室内充入有六氟化硫气体,气室一侧安装有抽气泵,抽气泵进气口与气密壳体一侧的多个气孔连接,气室另一侧安装有送气泵,送气泵的
出气口与气密壳体另一侧的多个气孔连接。
[0012]此专利气吹灭弧是靠抽气泵和送气泵实现的,无法实现灭弧室的微型化。
[0013]专利号为:2019110561927的名为《一种自能旋弧复合式六氟化硫灭弧室》专利。此专利提供一种自能旋弧复合式六氟化硫灭弧室,包括灭弧筒、线圈、引弧板、绝缘筒、引弧筒和连接件;所述引弧板嵌入灭弧筒内,引弧板的中部设置通孔,通孔内设置第一铜钨环;所述绝缘筒为绝缘材质,其一端与灭弧筒的端部固定,另一端内侧设置环形的凸起部;所述引弧筒套设在绝缘筒内且与凸起部固定;所述引弧筒的底部设置与第一铜钨环平行的第二铜钨环;所述连接件设置在绝缘筒的侧面,其下端与引弧筒相接;所述线圈缠绕在灭弧筒和绝缘筒的外表面,其一端与灭弧筒焊接,另一端与连接件连接。
[0014]此专利利用线圈产生的磁场使电弧旋转消耗电弧能量,以及依靠电弧自身热量膨胀灭弧的,没有强制气吹灭弧能力。
(三)
技术实现思路

[0015]针对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由动触头把灭弧腔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很小,只需要保证常态绝缘间隙距离。动触头静触头触点是中间凸起部分,电弧在此形成,动触头中间是喷孔。断路时上部膨胀推动动触头下移,随后在喷孔处形成冷却气流,对电弧进行冷却从而达到快速灭弧的目的。
[001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17]灭弧基座内设置有多个灭弧腔,每个灭弧腔内由静触头,动触头,复位弹簧,弹簧座组成灭弧单元。每个灭弧单元由导线串联,以此增加灭弧速度,减少单个灭弧腔长度。
[0018]灭弧腔内静触头,动触头之间依靠隔离环隔离,隔离间隙保证在常态下绝缘,在电路切断时能够形成电弧导通。动触头中间有喷气孔,依靠复位弹簧支撑与静触头保持电弧导通间隙。动触头在灭弧室中把灭弧室分割成上下两部分。电路断开时,上灭弧室电弧把绝缘气体加热,气体膨胀,上灭弧室气压增大,推动动触头向下移动,上下灭弧室气体压力平衡。随着动触头,静触头之间间隙增大,电弧能量减弱,上灭弧室气压减小。动触头回程的同时,下灭弧室中的冷却气体通过动触头喷孔对电弧进行冷却,致使电弧熄灭,从而达到迅速熄灭电弧的目的。以上过程在多个灭弧腔中进行,使得灭弧速度得以倍速。
(四)附图说明
[0019]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其附图给出:
[0020]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常态剖视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灭弧状态剖视图。
[0021]其中(1)断路器静触头连接板、(2)灭弧基座、(201)隔离环、(202)上灭弧室、(203)下灭弧室、(3)静触头、(4)动触头、(401)动触头喷孔、(402)动触头凹环、(5)复位弹簧、(6)弹簧座、(7)导线、(8)断路器动触头连接板、(9)电弧、(10)冷却气流。
[0022]参照附图1:灭弧基座(2)内设置有2个灭弧腔,这2个灭弧腔由导线(7)连接。灭弧基座(2)是绝缘体,各个灭弧腔内由静触头(3),动触头(4),复位弹簧(5),弹簧座(6)及灭弧腔组成灭弧单元。
[0023]灭弧单元为密封单元,由静触头(3)以及弹簧座(6)密封灭弧腔。动触头(4)可以在灭弧腔内上下滑动。
[0024]灭弧腔内设置有隔离环(201),隔离动触头(4)和静触头(3)。由动触头(4)分割灭弧腔形成上灭弧室(202)和下灭弧室(203)。静触头(3)由断路器静触头连接板(1)与断路器静触头联通。静触头(3)的下部凸起为引弧点。动触头(4)中间凸起为引弧点,在动触头(4)中心开有喇叭形动触头喷孔(401)上面有动触头凹环(402)组成上灭弧室的一部分。动触头(4)镶嵌在复位弹簧(5)上,复位弹簧(5)下部插在弹簧座(6)上,动触头(4)复位弹簧(5)以及弹簧座(6)是导体,联通电弧电流。断路器动触头连接板(8)连接着灭弧腔的弹簧座(6)和断路器动触头。
[0025]参照附图2:动触头(4)由电弧(9)热量促使上灭弧室(202)内气体膨胀驱动,向下移动,复位弹簧(5)被压缩,电弧(9)被拉长,电弧能量减弱,上灭弧室(202)压强减少与下灭弧室(203)形成压力差,从而在动触头喷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气吹灭弧器,其特征是该气吹灭弧器有:断路器静触头连接板(1)、灭弧基座(2)、隔离环(201)、上灭弧室(202)、下灭弧室(203)、静触头(3)、动触头(4)、动触头喷孔(401)、动触头凹环(402)、复位弹簧(5)、弹簧座(6)、导线(7)、断路器动触头连接板(8);灭弧基座(2)内设置有2个灭弧腔,这2个灭弧腔由导线(7)串联;灭弧基座(2)是绝缘体;各个灭弧腔内由静触头(3),动触头(4),复位弹簧(5),弹簧座(6)及灭弧腔组成灭弧单元;灭弧单元为密封单元,由静触头(3)以及弹簧座(6)密封灭弧腔;动触头(4)可以在灭弧腔内上下滑动;灭弧腔内设置有隔离环(201),隔离动触头(4)和静触头(3),由动触头(4)分割灭弧腔形成上灭弧室(202)和下灭弧室(203);静触头(3)由断路器静触头连接板(1)与断路器静触头联通,静触头(3)的下部凸起为引弧点,动触头(4)中间凸起为引弧点,在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江峰韩国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图力普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