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不粘锅内表面处理的加工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9699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不粘锅内表面处理的加工装置及方法,包括位于工作台面上的激光发生机构和激光转向机构,激光发生机构通过第一龙门架连接在工作台面上,激光转向机构通过二轴运动机构连接在工作台面上;激光发生机构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飞秒激光器和3D振镜,飞秒激光器连接在激光器支架上,激光器支架与第一龙门架滑动连接,3D振镜的激光发射镜头垂直向下,工作台面位于3D振镜的激光发射镜头下方空间;激光转向机构包括与二轴运动机构连接的转向支架,转向支架末端连接激光转向镜,激光转向镜所在的高度不高于3D振镜所在的高度。能够在多种材质的锅胚内表面进行微结构成型,成型的网格状微结构具有良好的防粘性能,满足对于不粘锅性能的要求。粘锅性能的要求。粘锅性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不粘锅内表面处理的加工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锅具表面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不粘锅内表面处理的加工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传统的不粘锅利用内表面涂覆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实现不粘的性能,基于聚四氟乙烯优异的耐热性、耐腐蚀性、易清洁性和无毒性克服了传统锅具难以清洗和易糊锅的缺点,但作为涂层材料的聚四氟乙烯因与锅具本体的结合强度不高而导致涂层无法完全包覆不粘锅内表面,会随着制作酸性食物导致寿命下降,且由于不粘锅的涂层为了确保传热性能通常厚度较薄,这又使得涂层的抗划伤性能较低。
[0004]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利用陶瓷涂层实现不粘锅具的制造,但受限于其较高的生产成本目前尚未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不粘锅内表面处理的加工装置及方法,利用飞秒激光在锅具内表面形成纳米级网格状的微结构,代替了原有的不粘涂层锅具,形成非涂层不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不粘锅内表面处理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工作台面上的激光发生机构和激光转向机构,激光发生机构通过第一龙门架连接在工作台面上,激光转向机构通过二轴运动机构连接在工作台面上;激光发生机构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飞秒激光器和3D振镜,飞秒激光器连接在激光器支架上,激光器支架与第一龙门架滑动连接,3D振镜的激光发射镜头垂直向下,工作台面位于3D振镜的激光发射镜头下方空间;激光转向机构包括与二轴运动机构连接的转向支架,转向支架末端连接激光转向镜,激光转向镜所在的高度不高于3D振镜所在的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粘锅内表面处理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上表面具有转台,转台具有夹具且转台与转台传动机构连接,转台传动机构带动转台和夹具旋转。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粘锅内表面处理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龙门架设有横向布置的可调滑轨,激光器支架连接在可调滑轨上,激光器支架利用可调滑轨带动飞秒激光器沿可调滑轨方向水平运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不粘锅内表面处理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支架具有纵向运动机构,纵向运动机构带动飞秒激光器沿竖直方向运动,纵向运动机构依据加工需求调整飞秒激光器的安装高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粘锅内表面处理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振镜的镜头中心点在垂直方向上与转台中心点处于同一直线,3D振镜和飞秒激光器通过激光器支架带动沿水平方向运动至设定位置时,3D振镜的镜头中心点与转台中心点在垂直方向上重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粘锅内表面处理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玉奎李佳航张昊天唐一平王兵宋清华刘战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