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距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512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装配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等距调节机构。该等距调节机构包括底座、驱动部和多个承载座,多个承载座沿第一方向间隔且滑动设置于底座上;驱动部包括驱动组件、驱动轴和抵接件,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驱动轴相连接;驱动轴包括多个同轴连接的子轴,多个子轴与多个承载座一一对应,子轴滑动穿设于对应的承载座上;抵接件设置在距离驱动组件最远的一个子轴上,且位于该子轴对应的承载座远离驱动组件的一侧;距离驱动组件最远的一个子轴的长度和对应的承载座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相等,其余子轴的长度和与各自对应的承载座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的差值均相等。所述等距调节机构,仅使用一个驱动组件即可实现多个承载座的位置调节,制造成本低。制造成本低。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距调节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装配
,尤其涉及一种等距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加工生产线中,通常会采用机械手来完成相邻两个工位之间工件的转移,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机械手的端部往往设置多个抓取结构,以使机械手的一次行程可以实现多个工件的转移。但是,不同加工工位上的多个工件之间的间隔可能不同,在机械手进行转移时,后一工位上的相邻两个承载台之间的间距需要进行调节,才能实现对机械手上抓取的工作的准确承载。
[0003]现有技术中,在每个工位上均设置有与承载台一一对应的移动气缸,每个移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对应的承载台,通过移动气缸来实现相邻两个承载台之间间距的调节。但是,采用这种方式,移动气缸的数量较多,每个承载台的位置单独调节,调节精度不佳,且制造成本较高。
[0004]因此,亟需提出一种等距调节机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距调节机构,可以实现对相邻两个承载台之间间距的等距调节,结构简单,调节精度高,且制造成本较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多个承载座(2),沿第一方向间隔且滑动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每个所述承载座(2)均能承载待调节件;驱动部(3),包括驱动组件(31)、驱动轴(32)和抵接件(33),所述驱动组件(31)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驱动组件(31)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轴(32)相连接;所述驱动轴(32)包括多个同轴连接的子轴(321),多个所述子轴(321)的轴径向远离所述驱动组件(31)的方向逐渐减小,多个所述子轴(321)与多个所述承载座(2)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承载座(2)上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子轴(321)滑动穿设于对应的所述承载座(2)的所述安装孔内,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承载座(2)中,靠近所述驱动组件(31)的所述承载座(2)对应的所述子轴(321)的轴径大于远离所述驱动组件(31)的所述承载座(2)的所述安装孔的孔径;所述抵接件(33)设置在距离所述驱动组件(31)最远的一个所述子轴(321)上,且位于该所述子轴(321)对应的所述承载座(2)远离所述驱动组件(31)的一侧;距离所述驱动组件(31)最远的一个所述子轴(321)的长度和对应的所述承载座(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相等,其余所述子轴(321)的长度和与各自对应的所述承载座(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的差值均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距调节机构还包括导向部(4),所述导向部(4)被配置为对所述承载座(2)相对所述底座(1)的滑动导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距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4)包括第一滑轨(41)和第一滑块(42),所述第一滑轨(41)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每个所述承载座(2)的底部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滑块(42),每个所述第一滑块(42)均能与所述第一滑轨(41)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距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华
申请(专利权)人: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