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与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9500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和一种采用该发光装置作为光源的显示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基板以及密封构件的真空容器、设置在该第一基板的内表面上并且具有驱动电极和电子发射区的电子发射单元、设置在该第二基板的内表面上的发光单元、设置在该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多个间隔体,以及形成在该第一基板上并且耦接到至少一个该驱动电极的电阻层。该电阻层围绕该间隔体的周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尤其涉及能增强亮度的发光装置和采 用该发光装置作为光源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发光装置包括设置有电子发射区的后基板和设置有萸光层与阳 极电极的前基板。从电子发射区发射的电子激发焚光层,以从焚光层发射可见光。密封构件提供在前、后基板的边缘,以将他们密封在一起,并且因此形成真空容器(vacuum vessel),其内部空间被抽空。在前、后基板之间设有 间隔体(spacer),以承受施加到真空容器的压力。当发光装置用作显示装置的光源时,所希望的是用相对低的功率消^>实 现高亮度。然而,在传统的发光装置中,当高电压施加给阳极电极时,在真 空容器中会产生电弧。电弧通常由包含在真空容器中的气体杂质和在非导体表面上的电荷(例 如,间隔体上的电荷)引起。电弧导致损坏装置的内部结构,并且导致带有 缺陷的装置。因此,传统的发光装置的缺点是,由于电弧,不能充分增加施加给阳极 电极的电压以实现高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和一种采用该发光装置作为光 源的显示装置,该发光装置可以通过抑制间隔体的充电和电弧的产生来增强亮度。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真空容器,具有第一和 第二基板及密封构件;电子发射单元,提供在第一基板的内表面上,并且具 有驱动电极和电子发射区;发光单元,提供在第二基板的内表面上;多个间隔体,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和电阻层,形成在第一基板上,并且耦接到至少一个驱动电极。该电阻层围绕间隔体的周围。驱动电极可以包括第 一 电极和与该第 一 电极交叉的第二电极,在第 一 和 第二电极之间插设有绝缘层,并且电子发射区电耦接到第 一 电极或第二电极。间隔体可以设置在第二电极之间的绝缘层上。电阻层可以形成在绝缘层 上同时围绕间隔体的周围,并且接触第二电极。电阻层可以具有延伸部分,延伸部分设置在第二电极之间并且平行于第 二电极,或者可以形成在至少一对第二电极之间的整个部分上,除了形成有 间隔体的部分外。间隔体在第二电极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可以大于两个相邻第二电极之 间的距离,并且在相邻的第二电极中可以形成凹入部分,从而第二电极容放间隔体和对应于安装有间隔体的部分的电阻层。电阻层可以具有106至1012 Qcm范围内的电阻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示例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 显示板,以及向该显示板发光的发光装置,其中,该发光装置包括真空容 器,具有第一和第二基板及密封构件;电子发射单元,提供在第一基板的内 表面上,并且具有驱动电极和电子发射区;发光单元,提供在第二基板的内 表面上,多个间隔体,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和电阻层,形成在第一 基板上,并且耦接到至少一个驱动电极,该电阻层围绕每个间隔体的周围。显示板可以包括第一像素,而发光装置可以包括第二像素。第二像素可 以少于第一像素。每个第二像素的发光强度可以单独控制。该显示板可以是 液晶显示4反。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图2是图1所示发光装置的有源区域的局部剖透视图。图3A是在安装间隔体前图1所示发光装置的电子发射单元的局部截面图。图3B是在安装间隔体后图1所示发光装置的电子发射单元的局部截面图。图4是^^艮据本专利技术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电子发射单元和间隔体 的局部平面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示例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电子发射单元和间隔体的局部平面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和2,本示例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0包括第一和第二基板12和 14,它们彼此平行面对,并且彼此以一定的距离或间隔(gap)分隔。两基板之 间的间隔可以是预定的。密封构件16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12和14的边 缘,以将它们密封在一起,并且因此形成真空容器。真空容器的内部被抽空 为真空,并且保持真空为约10Torr的压力。 '在通过密封构件16形成的真空容器内,第一和第二基板12和14每个 分成用于发射可见光的有源区域和围绕有源区域的无源区域。用于发射电子 的电子发射单元18设置在第一基板12的内表面的有源区域上,而用于发射 可见光的发光单元20设置在第二基板14的内表面的有源区域上。电子发射单元18包括条形图案排列的第一电极24、条形图案排列交叉 第一电极24的第二电极26、以及电连接到第一电极24或第二电极26的电 子发射区28。绝缘层22插设在第一和第二电极24和26之间。当电子发射区28形成在第一电极24上时,第一电极24用作阴极电极 向电子发射区28施加电流,并且第二电极26用作栅极电极以用于通过对应 于栅极和阴极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形成电场诱导电子发射。相反,当电子发射 区28形成在第二电极26上时,第二电极26用作阴极电极,并且第一电极 24用作栅极电极。第一和第二电极24和26之一 (例如第二电极26 )与发光装置10的行 方向平行,可以用作扫描电极,并且可以接收扫描驱动电压。另一个电极(例 如第一电极24)与发光装置10的列方向平行,可以用作数据电极,并且接 收数据驱动电压。在图l和2中,作为实例图解了电子发射区28形成在第一电极24上的 示例实施例。在该示例实施例中,在第一和第二电极24和26的每个交叉区 域穿过第二电极26和绝缘层22分别形成开口 261和开口 221,以局部暴露第一电极24的表面。电子发射区28形成在绝缘层22的开口 221中的第一电极24上。电子发射区28可以由这样的材料形成,当电场施加给该材料时其发射 电子,例如碳基材料或纳米尺寸的材料。例如,电子发射区28可以由碳纳 米管、石墨、石墨纳米纤维、金刚石、类金刚石碳、富勒烯C6G、硅纳米线 或其结合形成。供选地,电子发射区可以以钼基或硅基材料的尖结构形成。 就上述的结构而言,第一和第二电极24和26的一个交叉区域可以对应 于一个像素区。供选地,第一和第二电极24和26的两个或更多的交叉区域 可以对应于一个像素区。在后者的情况中,设置在相同像素区的两个或更多 的第一电极24和/或两个或更多的第二电极26彼此电连接以接收公共电压。发光单元20包括荧光层30和设置在荧光层30表面上的阳极电极32。 荧光层30可以形成有红、绿和蓝荧光体,他们的结合发射白'光。荧光层30 可以形成在有源区域第二基板14的整个表面上,或者对应于像素区形成预 定的图案。阳极电极32可以是覆盖焚光层30表面的金属层,如铝层。阳极电极32 是加速电极(acceleration electrode ),其接收高电压来维持荧光层30处于高 电势状态。阳极电极32通过向第二基板14反射回从荧光层30向第一基板 12发射的可见光可以起到增强亮度的作用。间隔体34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12和14之间,用于承受施加给真空 容器的压力,并且用于均匀地保持第一和第二基板12和14之间的间隔。间 隔体34设置在第一和第二电极24和26交叉区域的外面。例如,间隔体34 可以对应于第二电极26之间所定义的部分而设置在第 一 电极24之间定义的 部分处。间隔体34可以形成为具有矩形或圓形截面的柱状或条状。柱为基本上 垂直于基板,而条基本上与基板平行。间隔体34可以由玻璃、陶瓷、钢化 玻璃或玻璃-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真空容器,具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密封构件;电子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内表面上,并且具有驱动电极和电子发射区;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内表面上;多个间隔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及电阻层,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并且耦接到所述驱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电阻层围绕所述多个间隔体中的一个或更多的周围。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6-10-31 106697/06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真空容器,具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密封构件;电子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内表面上,并且具有驱动电极和电子发射区;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内表面上;多个间隔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及电阻层,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并且耦接到所述驱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电阻层围绕所述多个间隔体中的一个或更多的周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与所述第一电极交叉的第二电极,在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插设有绝缘层;并且其中所述电子发射区电耦接到所述第一电极或者所述第二电极。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多个间隔体设置在所述第 二电极之间的所述绝缘层上。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电阻层形成在所述绝缘层 上,并且接触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电极。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电阻层包括设置在一对所 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平行于该对第二电极的延伸部分,该对第二电极的成员 4皮此相邻。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除了该对第二电极之间的对应 于设置在该对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隔体的一部分区域之外,所述电阻层覆盖该 对第二电极之间的所有区域,该对第二电极的成员彼此相邻,所述间隔体来 自所述多个间隔体之中。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电极的宽度方向上间隔体宽度大于该对第二电极的成 员之间的距离,所述间隔体来自所述多个间隔体之中并且设置在该对第二电 极的成员之间,该对第二电极的所述成员彼此相邻,并且其中在该对第二电极的每个成员中形成凹入部分,从而容置每个所述间 隔体和所述电阻层。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电阻层的电阻率在106至 10^Qcm的范围内。9、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板,用于显示图像;及 发光装置,向所述显示板发光,其中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具有第 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密封构件的真空 容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内表面上并且具有驱动电极和电子发射区的电 子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内表面上的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 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隔体,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并且耦接到 所述驱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的电阻层,所述电阻层围绕所述间隔体的周围。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电极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守钟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