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37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包括有预制墙面、钢绞线(1)、预制锚定板(2),其中预制墙面支承在预制支座墙面上,钢绞线(1)的一端与预制墙面连接,钢绞线(1)的另一端与预制锚定板(2)连接,预制墙面与预制锚定板(2)之间充填有回填土(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配式墙面每块墙面板均带有内踵板有利于保护挡土墙施工期间及使用过程不发生墙面鼓胀、局部失稳破坏。另外,用防腐处理钢绞线代替钢拉杆,钢绞线可以通过墙面锚头施加预应力,有利于控制挡土墙整体变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方便实用的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方便实用的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


[0001]本技术是一种装配式挡土墙,特别是一种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属于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的创新技术。

技术介绍

[0002]锚定板挡土墙是一种适用于填方地区新型支挡结构,可用作挡土墙、桥台或河道护岸工程。锚定板挡土墙是由墙面、钢拉杆、锚定板及回填土所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依靠置于潜在滑面后缘的锚定板提供的抗拔力, 维持结构的土压力平衡,以保证挡土墙的稳定。这种结构存在的缺点是:锚定板挡土墙中依靠锚定板提供反力,钢拉杆作为传力杆件主要承受拉力,由于回填土压实质量难以保障,挡土墙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墙后回填土不断的沉降,回填土中的钢拉杆随之也发生相应沉降变形被拉伸,易导致拉杆发生极限破坏。另外锚定板挡土墙为拼装结构,下部墙体施工完毕,上部还需继续回填加高,底部墙面容易发生鼓胀变形,而导致局部失稳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本技术有利于保护挡土墙施工期间及使用过程不发生墙面鼓胀、局部失稳破坏及有利于控制挡土墙整体变形。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包括有预制墙面、钢绞线、预制锚定板,其中预制墙面支承在预制支座墙面上,钢绞线的一端与预制墙面连接,钢绞线的另一端与预制锚定板连接,预制墙面与预制锚定板之间充填有回填土。
[0005]本技术装配式墙面每块墙面板均带有内踵板有利于保护挡土墙施工期间及使用过程不发生墙面鼓胀、局部失稳破坏。另外,用防腐处理钢绞线代替钢拉杆,钢绞线可以通过墙面锚头施加预应力,有利于控制挡土墙整体变形。同时,钢绞线设置于椭圆形套管底部,由于椭圆形套管长轴竖向放置,套管竖向空间较大,套管随回填土沉降而相应沉降过程中,钢绞线将不受影响而保持原有的空间位置,不会因回填土沉降而导致锚索伸缩变形而破坏。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技术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的俯视图;
[0008]图3为本技术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中预制墙面板单元的示意图;
[0009]图4 为沿图3中A

A的剖视图
[0010]图5为本技术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中预制支座墙面板单元的示意图;
[0011]图6 为沿图5中B

B的剖视图;
[0012]图7为本技术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中椭圆形套管、钢绞线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
[0014]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包括有预制墙面、钢绞线1、预制锚定板2,其中预制墙面支承在预制支座墙面上,钢绞线1的一端与预制墙面连接,钢绞线1的另一端与预制锚定板2连接,预制墙面与预制锚定板2之间充填有填土3。
[0015]本实施例中,上述预制墙面由若干预制墙面板单元4通过横向及纵向拼装而成,横向相邻预制墙面板单元4通过其上设有的墙面横向凸榫5、墙面横向卡槽6形成横向卡接,竖向相邻预制墙面板单元4通过其上设有的墙面竖向凸榫7、墙面竖向卡槽8形成竖向卡接。
[0016]本实施例中,上述钢绞线1是外套椭圆形套管17的钢绞线,钢绞线1的端部设有锚头18。
[0017]本实施例中,上述预制墙面板单元4的内侧还设有内踵板9。内踵板9有利于保护挡土墙施工期间及使用过程不发生墙面鼓胀、局部失稳破坏。
[0018]本实施例中,上述内踵板9的底部还设有卡扣10。卡扣10有利于挡土墙的定位及固定。
[0019]本实施例中,上述预制墙面板单元4内还设有若干空腔11。空腔11有利于减少混凝土用量、减轻挡土墙重量及降低造价。
[0020]本实施例中,上述预制墙面板单元4的中部还设有方便钢绞线1穿过的锚孔12,锚孔12是锥形锚孔。
[0021]本技术的预制墙面板单元4采取工厂模具预制、现场安装的方式,生产效率高,且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和降低工程造价。
[0022]本实施例中,上述预制支座墙面由若干预制支座墙面板单元13横向拼装而成,横向相邻预制支座墙面板单元13通过其上所有的支座横向凸榫131、支座横向卡槽132形成横向卡接。支座横向凸榫131、支座横向卡槽132与墙面横向凸榫5、墙面横向卡槽6的结构可以相同。
[0023]本实施例中,上述预制支座墙面板单元13的顶部设有与预制墙面板单元4连接在支座凸榫133,支座凸榫133与预制墙面板单元4上的墙面竖向卡槽8连接,预制支座墙面板单元13下部还设有墙趾板14、防滑键15、基座踵板16,其中墙趾板14设置在预制支座墙面板单元13的底部外侧,防滑键15设置在预制支座墙面板单元13的底部,基座踵板16设置在预制支座墙面板单元13的底部内侧。墙趾板14、防滑键15、基座踵板16有利于挡土墙施工期间及使用过程防止挡土墙发生抗滑、倾覆失稳。此外,预制支座墙面板单元13内还设有若干支座空腔134。支座空腔134有利于减少混凝土用量、减轻挡土墙重量及降低造价。同理,预制支座墙面板单元13的中部还设有方便钢绞线1穿过的支座锚孔135,本实施例中,上述支座锚孔135是锥形锚孔。
[0024]本实施例中,上述椭圆形套管17采取长轴竖向放置,钢绞线1置于椭圆形套管17的底部。椭圆形套管17与预制墙面板单元4、预制锚定板2之间不连接,以保证椭圆形套管17能上下移动。另外,钢绞线1采用防腐处理。
[0025]本技术装配式锚定板挡土墙宜安装预制支座墙面板单元13后压实回填土3至钢绞线1标高以上50cm,再开挖用于安装预制锚定板2、钢绞线1、椭圆形套管17、锚头18的沟
槽,待回填压实至支座墙面板顶后再张拉钢绞线至设计要求值,然后依次分层安装预制墙面板单元4、压实回填土3、锚定板2、钢绞线1、椭圆形套管17、锚头18,做法同支座墙面板处各构件一致。
[0026]本技术装配式锚定板挡土墙是由带踵板的预制墙面板、带椭圆形套管防腐处理的钢绞线、预制混凝土锚定板组成。传统的锚定板挡土墙是由墙面系、钢拉杆与锚定板组成,墙面系一般由墙面板或者肋柱+挡土板组成,墙面板或肋柱一般为矩形。
[0027]本技术带踵板墙面板本身具有部分挡土能力,在拉杆体系未提供抗力之前,不会因为挡土墙后回填压实土体导致墙面倾覆及脱落提供施工便利,增强了使用期间的墙面板的可靠度。本技术采取防腐处理的钢绞线代替钢拉杆,由于在墙面设置了锚头,可以提供预应力,以保障挡土墙主动受力,防止因锚定板与土体之间的间隙导致挡土墙发生部分变形。本技术防腐钢绞线外套椭圆形套管,由于椭圆形套管竖向方向空间较大,可以有利于保证套管随回填土沉降过程中,钢绞线不随套管一起沉降,而保证钢绞线不发生沉降拉伸变形而导致的拉断破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预制墙面、钢绞线(1)、预制锚定板(2),其中预制墙面支承在预制支座墙面上,钢绞线(1)的一端与预制墙面连接,钢绞线(1)的另一端与预制锚定板(2)连接,预制墙面与预制锚定板(2)之间充填有回填土(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制墙面由若干预制墙面板单元(4)通过横向及纵向拼装而成,横向相邻预制墙面板单元(4)通过其上设有的墙面横向凸榫(5)、墙面横向卡槽(6)形成横向卡接,竖向相邻预制墙面板单元(4)通过其上设有的墙面竖向凸榫(7)、墙面竖向卡槽(8)形成竖向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上述钢绞线(1)是外套椭圆形套管(17)的钢绞线,钢绞线(1)的端部设有锚头(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预制墙面板单元(4)的内侧还设有内踵板(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内踵板(9)的底部还设有卡扣(1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板装配式挡土墙,其特征在于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似华郭建辉向晓东熊德闽陈玉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