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式锚拉-扶壁式联合挡土墙结构及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826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6
预埋式锚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埋式锚拉

扶壁式联合挡土墙结构及建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岩土工程
的回填土边坡挡墙建造技术,特别涉及预埋式锚拉

扶壁式联合挡土墙结构及建造方法,尤其适合于碎石土回填边坡挡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深化,城市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开始呈现整体外扩的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工程位于之前开发较少的丘陵地带。在丘陵地貌中,大部分新建场地内出现了不平整及高差大的问题,为了使一定范围内场地整平且承载力达到工程需要,多数场地会进行填方整平工作,综合经济因素以及施工工艺难度,越来越多的项目就近选取碎石土作为填方材料进行回填。回填碎石土所形成的填方边坡多采用挡土墙进行边坡支护。挡土墙适用的边坡支护高度有限,当边坡高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单纯采用挡土墙对边坡进行支护将导致挡土墙尺寸及配筋过大,不再经济合理。
[0003]锚索作为岩土边坡工程中常用的支护方式,可以为各种支护结构提供抗力,是一种优良的支护手段。常规的锚索挡墙分为板肋式锚杆挡墙、格构式锚杆挡墙和排桩式锚杆挡墙。扶壁式挡土墙联合锚索进行支护是一种全新的支护形式,可以用来解决高边坡(10~30m)挡土墙尺寸和配筋过大等问题,但是在回填碎石土中施工锚索是极其困难的。
[0004]岩土工程边坡锚索施工过程中,锚索的成孔施工工序至关重要,并将直接影响工艺的实施、质量和进度。在碎石土层中,锚索成孔大多采用偏心跟管钻进的成孔方式,即正常钻进时,通过冲击器的振动冲击作用,带动偏心钻具进行钻孔,钻进时由于离心力及摩擦力的作用,偏心轮朝外偏出从而达到扩大孔径的目的,再通过稳杆器的冲击带动套管跟进,钻孔产生的岩粉通过稳杆器上的键槽吹出孔外。钻孔结束后,通过反转,使偏心轮收拢提出套管,套管留在孔内护壁而成孔。
[0005]但是,进行碎石土边坡施工时,由于碎石土黏聚力和整体性极差,受钻杆钻进时震动影响,钻孔周边松散的碎石会形成钳制作用,影响钻孔施工的顺利开展,存在着造价较高、施工工期较长、设备选型限制较大、管棚施工长度受限制及发生偏位后纠偏困难等缺点。而采用先预制带锚孔的扶壁式挡土墙,然后在边坡回填过程中预埋锚索的方式实现锚拉

扶壁式挡土墙结构,实现两种支护方式的联合工作模式,就有效解决上述困难。
[0006]综上所述,采用挡土墙联合锚索进行边坡支护是解决高填方边坡支护问题的有效方法。而研制一种成本低、效率高和锚固效果好的锚索施工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预埋式锚拉

扶壁式联合挡土墙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其建造方法,采用了预应力锚拉技术与传统扶壁式挡墙联合工作的模式,解决了高扶壁式挡墙单独工作稳定性差、尺寸大和造价高等问题。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在受限工况中适用性差的问题。
[0008]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预埋式锚拉

扶壁式联合挡土墙结构,包括扶壁式挡土墙、回填碎石土层和多层锚索层。
[0010]其技术要点在于:
[0011]L形的扶壁式挡土墙内侧设有多个并列向外倾斜设置的扶壁。
[0012]在扶壁式挡土墙的立面上设有多个预留锚索孔,预留锚索孔位于扶壁之间。
[0013]每层锚索层包括多个锚索,每束锚索包括多束钢绞线。
[0014]扶壁式挡土墙内侧为回填碎石土层。
[0015]回填碎石土层内开设有横向设置的槽体,槽体包括锚索自由槽、锚索锚固槽和扩大头槽。
[0016]锚索的内端设置在锚索锚固槽和扩大头槽内,在锚索锚固槽内和扩大头槽内通过浇筑水泥砂浆层形成一次成型一体结构的锚索锚固段和扩大头。
[0017]锚索外端的多束钢绞线穿过锚索自由槽,通过预留锚索孔和扶壁式挡土墙立面外的锚头固定。锚索自由槽有回填碎石土层。
[0018]锚索自由段和锚索锚固段中的多束钢绞线由多个对中支架支撑在槽体内。
[0019]锚索自由槽和锚索锚固槽截面可为倒等腰梯形。
[0020]锚索自由段的钢绞线外侧均设有防腐结构。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预埋式锚拉

扶壁式联合挡土墙结构的建造方法。
[0022]其优点在于:
[0023]采用了预应力锚拉技术与传统扶壁式挡墙联合工作的模式,解决了高扶壁式挡墙单独工作稳定性差、尺寸大和造价高等问题。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在受限工况中适用性差的问题。
[0024]本技术方案操作简便,施工技术要求低。本施工工艺相较于传统的开孔灌注工艺在流程上有极大的简化,本方案通过预埋的施工工艺,能够最大程度地规避复杂工况带来的潜在工程质量风险。传统工艺对于成孔质量要求较高,保证钻头已经和碎石土层相接触然后才能进行回转,且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孔内处于清洁状态,每次钻进0.3~0.5m进行一次排粉工作,操作流程复杂且质量难以保证。
[0025]本技术方案施工耗时短,工程成本低。传统的施工工艺因为流程较为复杂,施工时长较长;预埋式锚索的开槽及浇筑时间相较于传统施工工艺大大缩短。本方案因为避免了在碎石土复杂工况下开孔的流程,而极大地减少了成本。
[0026]本技术方案施工质量好,锚固强度高效果好。经内部原位实验证明,本施工方案锚固强度满足国家规范要求,且由于施工方案简单,可控性更好,相比较于传统施工方案更能够规避因为恶劣工况带来的可能出现的部分锚杆强度不满足要求的问题。
[0027]本技术方案通过将传统的扶壁式挡土墙与预埋式锚索进行联合支护,强度更大,解决了高填方边坡支护中传统扶壁式挡土墙尺寸和配筋过大等问题,为解决高填方边坡支护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0028]本技术方案通过对锚索进行预埋式施工,在开挖槽中浇筑形成锚固体,最终形成梯形横截面及扩大头,通过控制横截面面积和扩大头截面面积来对锚索的抗拔力进行控制,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和可控性好的特点,避免了传统锚索在碎石土中成孔难、成孔质量差、成本高和工期长等问题,对传统的锚索施工工艺进行了较大的优化。
[0029]通过以上实施方案达到在碎石土中施工预埋式锚索的目的,与扶壁式挡土墙共同作用,形成预埋式锚拉扶壁联合挡土墙结构。解决传统锚索施工方法在碎石土中成孔困难的问题。操作简便,降低施工难度;锚索施工质量好,锚索锚固效果优良。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施工一层锚索的示意图。
[0032]图3为锚索锚固槽和锚索自由槽施工开槽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34]图5为扶壁式挡土墙的侧视图。
[0035]图6为锚索对中支架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锚索自由段防腐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锚索和对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8]锚头1、钢绞线2、锚索自由段3、锚索锚固段4、扩大头5、扶壁式挡土墙6、回填碎石土层7、槽体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埋式锚拉

扶壁式联合挡土墙结构,包括扶壁式挡土墙(6)、回填碎石土层(7)和多层锚索层;其特征在于:L形的扶壁式挡土墙(6)内侧设有多个并列向外倾斜设置的扶壁(17);在扶壁式挡土墙(6)的立面上设有多个预留锚索孔(16),预留锚索孔(16)位于扶壁(17)之间;每层锚索层包括多个锚索(18),每束锚索(18)包括多束钢绞线(2);扶壁式挡土墙(6)内侧为回填碎石土层(7);回填碎石土层(7)内开设有横向设置的槽体(8),槽体(8)包括锚索自由槽(22)、锚索锚固槽(20)和扩大头槽(21);锚索(18)的内端设置在锚索锚固槽(20)和扩大头槽(21)内,在锚索锚固槽(20)内和扩大头槽(21)内通过浇筑水泥砂浆层(10)形成一次成型一体结构的锚索锚固段(4)和扩大头(5);锚索(18)外端的多束钢绞线(2)穿过锚索自由槽(22),通过预留锚索孔(16)和扶壁式挡土墙(6)立面外的锚头(1)固定;锚索自由槽(22)有回填碎石土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式锚拉

扶壁式联合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锚索自由段(3)和锚索锚固段(4)中的多束钢绞线(2)由多个对中支架(9)支撑在槽体(8)内;锚索自由槽(22)和锚索锚固槽(20)截面为倒等腰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埋式锚拉

扶壁式联合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中支架(9)有同轴线设置的两段固定管(11),两段固定管(11)之间通过多个外伸的支腿(12)连接,相邻的两个支腿(12)为一对,中间设置锚索(18)的一束钢绞线(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式锚拉

扶壁式联合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锚索自由段(3)的钢绞线(2)外侧均设有防腐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埋式锚拉

扶壁式联合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绞线(2)套设有防腐套管(1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埋式锚拉

扶壁式联合挡土墙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武奎张丙吉贾智博董建勋辛全明肖胜寒杨淼卫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