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网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33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智能网关,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设于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的导热板和电路板,以及设于下壳体底端部的防尘塞,所述电路板位于导热板上方,且其底端面具有多个功率器件,所述功率器件通过导热胶与导热板顶端面贴合连接,所述下壳体底端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装有防尘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网关的功率器件设置在电路板底端部,利用导热胶使功率器件表面与金属导热板充分接触,迅速将热量传导开来,散热效果好;通过在下壳体底端部安装防尘塞,在保证有效通风散热前提下,实现了较好的防水、防尘的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零件加工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网关


[0001]本技术涉及网关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网关。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网关设备在家庭组网中采用光纤的方式接入广域网,为家庭内部提供有线上网业务,无线上网业务,语音业务和视频业务等,智能网关设备是家庭网络和运营商网络的核心互联设备。
[0003]然而,目前智能网关设备为了解决内部通风散热问题,通常在网关壳体侧部或底部开设通风孔来散热。该方式防水、防尘等级较低,水、灰尘和蚊虫容易进入设备内部,引起设备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智能网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网关防水、防尘等级较低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智能网关,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设于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的导热板和电路板,以及设于下壳体底端部的防尘塞,所述电路板位于导热板上方,且其底端面具有多个功率器件,所述功率器件通过导热胶与导热板顶端面贴合连接,所述下壳体底端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装有防尘塞。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路板四角具有定位孔,所述导热板上端面与定位孔相对应位置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定位孔配合连接。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尘塞包括帽型壳体、通风管、环形板和防尘网,所述帽型壳体内部具有空腔,所述通风管上部伸入空腔内,且其下部露出帽型壳体外部并从通孔穿出,所述环形板固定设于通风管下部外周壁,且其底端部与下壳体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防尘网设于通风管上部端口,所述帽型壳体底端面开设有多个通风孔,以供从通风管进入的空气流出。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环形板底端部开设有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内设有密封圈,用于实现环形板和下壳体之间的密封。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网关电路,所述网关电路包括单片机,和与所述单片机相连的存储模块、GPS模块、WIFI模块、以太网模块、电源模块、LORA发送模块和LORA发送模块,所述单片机用于控制各功能模块以及网络数据处理,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所述GPS模块用于接收GPS信号,所述WIFI模块用于实现无线网络访问,所述以太网模块用于实现与服务器的数据交互,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各模块提供电能,所述LORA发送模块和LORA发送模块分别用于发送和接收射频信号。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单片机型号为STM32F107RCT6。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将网关的功率器件设置在电
路板底端部,利用导热胶使功率器件表面与金属导热板充分接触,迅速将热量传导开来,散热效果好;通过在下壳体底端部安装防尘塞,在保证有效通风散热前提下,实现了较好的防水、防尘的效果;此外,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零件加工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2]参照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新型智能网关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新型智能网关的爆炸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新型智能网关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网关电路的模块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防尘塞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防尘塞的纵向剖视图。
[0019]图中标号:1下壳体、2上壳体、3导热板、4电路板、5防尘塞、501帽型壳体、502通风管、503环形板、504防尘网、505通风孔、6网线插口、7充电插口、8环状指示灯、9通孔、10定位孔、11支撑块、12功率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3示出。一种新型智能网关,包括下壳体1和上壳体2,设于下壳体1和上壳体2之间的导热板3和电路板4,以及设于下壳体1底端部的防尘塞5。
[0022]该电路板4位于导热板3上方,且其底端面具有多个功率器件12,该功率器件12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绝缘栅双击型晶体管也可称为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器件。该功率器件12外表面通过导热胶与导热板3顶端面贴合连接,导热板3为金属板,能够快速将功率器件1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出,显著提高了网关的散热效率。
[0023]优选的,在电路板4四角具有定位孔10,导热板3上端面与定位孔10相对应位置设有支撑块11,支撑块11与定位孔10配合连接。安装时,将电路板4的定位孔10卡在支撑块11上,可实现电路板4的固定,不会因为安装不牢固而晃动。
[0024]参见图4,在电路板4上集成有网关电路,该网关电路包括单片机,和与单片机相连的存储模块、GPS模块、WIFI模块、以太网模块、电源模块、LORA发送模块和LORA发送模块。
[0025]其中,单片机用于控制各功能模块以及网络数据处理,具体的,单片机型号为STM32F107RCT6。
[0026]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数据,GPS模块用于接收GPS信号,WIFI模块用于实现无线网络访问,以太网模块用于实现与服务器的数据交互,电源模块用于为各模块提供电能,LORA发
送模块和LORA发送模块分别用于发送和接收射频信号。
[0027]应理解,上述各控制模块均采用市售元件,其具体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做赘述。
[0028]请再次参见图1,在上壳体2上表面设置有环状指示灯8,具体可采用LED灯,其与单片机电连接,用于指示工作状态。在下壳体1侧面设有网线插口6和充电插口7,网线插口6与以太网模块电连接,用于插入网线进行网络连接,充电插口7与电源模块电连接,该电源模块为蓄电池,通过充电插口7可为电源模块充电。
[0029]本实施例中,在下壳体1底端部开设有通孔9,通孔9内插装有防尘塞5。
[0030]参见图5,具体的,该防尘塞5包括帽型壳体501、通风管502、环形板503和防尘网504,帽型壳体501内部具有空腔,通风管502上部伸入空腔内,且其下部露出帽型壳体501外部并从通孔9穿出,环形板503固定设于通风管502下部外周壁,且其底端部与下壳体1内壁密封连接,防尘网504设于通风管502上部端口,帽型壳体501底端面开设有多个通风孔505,以供从通风管502进入的空气流出。
[0031]参见图6,使用时,外部冷空气由通风管502进入,经过防尘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网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设于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之间的导热板和电路板,以及设于下壳体底端部的防尘塞,所述电路板位于导热板上方,且其底端面具有多个功率器件,所述功率器件通过导热胶与导热板顶端面贴合连接,所述下壳体底端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装有防尘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四角具有定位孔,所述导热板上端面与定位孔相对应位置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定位孔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网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塞包括帽型壳体、通风管、环形板和防尘网,所述帽型壳体内部具有空腔,所述通风管上部伸入空腔内,且其下部露出帽型壳体外部并从通孔穿出,所述环形板固定设于通风管下部外周壁,且其底端部与下壳体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防尘网设于通风管上部端口,所述帽型壳体底端面开设有多个通风孔,以供从通风管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明德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