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闭门合页的锁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23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9
一种液压闭门合页的锁合结构,所述液压闭门合页包括包括门框页片、门扇页片、连接轴、上封头、及设于连接轴内的液压内管总成,所述液压内管总成包括凸轮力矩转换机构及液压阻尼机构,所述凸轮力矩转换机构包括凸轮、弹簧芯杆、及预压设置的复位弹簧,该弹簧芯杆上设有轴向卡住复位弹簧的轴肩,上封头与门扇页片做固定连接,并同轴套设于弹簧芯杆上,所述弹簧芯杆外周面上,沿轴向设有卡槽,所述上封头、门扇页片对应卡槽位置,沿径向同轴设置调节螺孔,该调节通孔内设置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出入卡槽,控制上封头与弹簧芯杆之间的断、连。本结构操作人员无需在合页的顶部操作,在侧面操作,空间大,旋转工具不受门、墙抵触,也方便观察。方便观察。方便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闭门合页的锁合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箱包质检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液压闭门合页的锁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液压闭门缓冲合页中,采用复位弹簧合页与液压调速合页组合的闭门合页,其自动关闭的原理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门扇带动合页打开,驱动弹簧芯杆203、凸轮205力矩转换,压缩弹簧202储备竖向的弹簧力。
[0003]当门扇打开的外力消失,弹簧202储备的轴向弹簧力释放,反向作用于凸轮205,通过凸轮转换为力矩,凸轮转换的力矩通过弹簧芯杆203传递给门扇页片,使门扇自动关闭。
[0004]在现有结构中,如要关闭自动闭门的功能,使门扇暂时常开使用,就需要,旋转调力螺钉201,使其远离横销204、弹簧顶套206,弹簧顶套206不再受调力螺钉201的限位后,与凸轮205之间的距离得以扩大,使弹簧202的预压力消失。门扇打开时,凸轮205无法再压缩弹簧202。
[0005]这样闭门合页的闭门力,就暂时消失了。反之旋紧调力螺钉201,闭门力便恢复。
[0006]该结构存在的问题是:调力螺钉与弹簧芯轴同轴设置,位于弹簧芯轴的顶部端面。
[0007]而闭合合页安装于门轴处,常用位于墙角,环境狭窄,用户想要操作位于顶部端面的调力螺钉,人难以观察到顶面的情况,工具对准只能靠感觉,也容易受到墙角阻碍,难以周转调力螺钉,使操作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液压闭门合页的锁合结构,便于闭门力的开启或关闭。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液压闭门合页的锁合结构,所述液压闭门合页包括包括门框页片、门扇页片、连接轴、上封头、及设于连接轴内的液压内管总成,所述液压内管总成包括凸轮力矩转换机构及液压阻尼机构,所述凸轮力矩转换机构包括凸轮、弹簧芯杆、及预压设置的复位弹簧,该弹簧芯杆上设有轴向卡住复位弹簧的轴肩,所述上封头与门扇页片做固定连接,并同轴套设于弹簧芯杆上,其特征在在于:所述弹簧芯杆外周面上,沿轴向设有卡槽,所述上封头、门扇页片对应卡槽位置,沿径向同轴设置调节螺孔,该调节通孔内设置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出入卡槽,控制上封头与弹簧芯杆之间的断、连。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将复位弹簧设置为预压状态,始终对凸轮保持一定的压力,不再进行复位弹簧的调整。改为通过转轴件与弹簧芯杆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控制弹簧芯杆与上封头之间的连接。
[0010]具体方式为,通过穿过上封头的调节螺钉,延伸至卡槽内,实现控制弹簧芯杆与上封头之间的连接。
[0011]在本结构下,操作人员无需将工具对准合页的顶部操作,只需在合页的侧面,即沿弹簧芯杆的径向,旋转调节螺钉,便可以完成操作。在侧面操作,空间大,旋转工具不受门、墙抵触,也方便观察。
[0012]当调力螺钉离开弹簧芯杆卡槽时,门扇页片、上封头失去与弹簧芯杆的同步联动,即不受到复位弹簧的驱动,闭门力消失,变为自由旋转。
[0013]反之,门扇受到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产生闭门力。
[0014]所述复位弹簧的预压状态,即将放置复位弹簧的腔的长度,设置为小于弹簧常态长度,将复位弹簧装入后,自然成为压缩状态,闭门力常在。相比而言,传统的设置方式是,腔的长度大于复位弹簧的常态长度,通过调理螺钉驱动弹簧顶套,轴向压缩弹簧产生闭门力,或轴向退开,让出弹簧恢复常态长度的空间,使闭门力消失。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卡槽横截面呈V字型,所述调节螺钉朝向卡槽的端面设有锥头,另一端面设有六角内孔。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卡槽与螺钉的卡合。
[001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弹簧芯杆于卡槽至轴件之间,设有密封圈。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油液由这侧漏出。
[001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封头外周套设有保护罩。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用调节时,通过保护罩罩设保护,避免异物进入。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传统闭门合页的结构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1;
[0024]图4为图3中A部发大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2。
[0026]其中,1

门扇页片、11

调节螺孔、2

上封头、3

弹簧芯杆、31

卡槽、32

轴件、4

复位弹簧、5

调节螺钉、6

密封圈、7

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2

5所示,一种液压闭门合页的锁合结构,所述液压闭门合页包括包括门框页片、门扇页片1、连接轴、上封头2、及设于连接轴内的液压内管总成,所述液压内管总成包括凸轮力矩转换机构及液压阻尼机构,所述凸轮力矩转换机构包括凸轮、弹簧芯杆3、及预压设置的复位弹簧4,该弹簧芯杆3上设有轴向卡住复位弹簧4的轴肩32,所述上封头2与门扇页片1做固定连接,并同轴套设于弹簧芯杆3上,所述弹簧芯杆3外周面上,沿轴向设有卡槽31,所述上封头2、门扇页片1对应卡槽31位置,沿径向同轴设置调节螺孔11,该调节通孔内设置有调节螺钉5,所述调节螺钉5出入卡槽31,控制上封头2与弹簧芯杆3之间的断、连。
[0028]本专利技术将复位弹簧4设置为预压状态,始终对凸轮保持一定的压力,不再进行复位弹簧4的调整。改为通过转轴件与弹簧芯杆3之间的连接关系,实现控制弹簧芯杆3与上封头2之间的连接。
[0029]具体方式为,通过穿过上封头2的调节螺钉5,延伸至卡槽31内,实现控制弹簧芯杆3与上封头2之间的连接。
[0030]在本结构下,操作人员无需将工具对准合页的顶部操作,只需在合页的侧面,即沿弹簧芯杆3的径向,旋转调节螺钉5,便可以完成操作。在侧面操作,空间大,旋转工具不受
门、墙抵触,也方便观察。
[0031]当调力螺钉离开弹簧芯杆3卡槽31时,门扇页片1、上封头2失去与弹簧芯杆3的同步联动,即不受到复位弹簧4的驱动,闭门力消失,变为自由旋转。
[0032]反之,门扇受到复位弹簧4的作用力,产生闭门力。
[0033]所述复位弹簧4的预压状态,即将放置复位弹簧4的腔的长度,设置为小于弹簧常态长度,将复位弹簧4装入后,自然成为压缩状态,闭门力常在。相比而言,传统的设置方式是,腔的长度大于复位弹簧4的常态长度,通过调理螺钉驱动弹簧顶套,轴向压缩弹簧产生闭门力,或轴向退开,让出弹簧恢复常态长度的空间,使闭门力消失。
[003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卡槽31横截面呈V字型,所述调节螺钉5朝向卡槽31的端面设有锥头,另一端面设有六角内孔。
[003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卡槽31与螺钉的卡合。
[0036]所述弹簧芯杆3于卡槽31至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闭门合页的锁合结构,所述液压闭门合页包括门框页片、门扇页片、连接轴、上封头、及设于连接轴内的液压内管总成,所述液压内管总成包括凸轮力矩转换机构及液压阻尼机构,所述凸轮力矩转换机构包括凸轮、弹簧芯杆、及预压设置的复位弹簧,该弹簧芯杆上设有轴向卡住复位弹簧的轴肩,所述上封头与门扇页片做固定连接,并同轴套设于弹簧芯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芯杆外周面上,沿轴向设有卡槽,所述上封头、门扇页片对应卡槽位置,沿径向同轴设置调节螺孔,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生李敏捷李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木子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