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型均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230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9
一种薄型均温板。薄型均温板包括上板、下板以及多个实心柱。下板相对于上板设置,且上板和下板组合成一封闭空间。这些实心柱设置于上板并向下板延伸,且位于封闭空间内。这些实心柱分别具有至少一毛细槽,毛细槽的内面的第一部分面向内面的第二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心柱上的凹槽设计兼顾支撑结构以及用毛细力运输液体的功效。液体的功效。液体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型均温板


[0001]本申请内容涉及薄型均温板中能增进运输散热液体效率的实心柱。

技术介绍

[0002]此处的陈述仅提供与本申请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近年,薄型均温板(Vapor Chamber,VC)逐渐使用于移动装置中。前述均温板的制作过程需要高温烧结毛细结构,或执行焊接等加热流程,这些制程会使铜合金完全退火而软化,使均温板成品的强度远低于同款铜合金应用于连结器、导线架、弹片等其他部件时的强度。
[0004]因此,均温板的内部需要支撑结构,常见支撑结构的态样为固定间距排成阵列的圆柱或方柱,亦有肋条状或针对特定区域补强的混合设计。这些支撑结构大致可分为实心铜柱和铜粉烧结体两类。
[0005]然而,在较薄的均温板中,由于制程上的限制,支撑结构基本上皆由蚀刻的方式来完成,而无法将烧粉的制程应用于薄型均温板。因此,目前应用于手机的支撑结构皆只剩支撑功能的蚀刻柱,并直接舍弃具有运输液体功效的粉柱。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薄型均温板,其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型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板;一下板,相对于该上板设置,该上板和该下板组合成一封闭空间;以及多个实心柱,设置于该上板并向该下板延伸,所述多个实心柱位于该封闭空间内,所述多个实心柱分别具有至少一毛细槽,该毛细槽的一内面的一第一部分面向该内面的一第二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毛细槽具有一开口,该内面的一第三部分面向该开口,该第一部分和该第二部分经由该第三部分相互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型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上板和该下板组合成一抽气通道,该抽气通道连通该封闭空间,该抽气通道垂直于一抽气方向的一第一宽度小于该封闭空间垂直于该抽气方向的一第二宽度,且该毛细槽的该开口朝向该抽气通道以外之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该上板和该下板组合成一抽气通道,该抽气通道连通该封闭空间,该抽气通道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伟张天曜郭哲玮
申请(专利权)人:泽鸿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