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式同速同力四轴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14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摆动式同速同力四轴传动机构,包括固定箱体与摆动箱体,固定箱体与摆动箱体转动连接,呈X型;固定箱体与摆动箱体的转动中心贯穿有中心通轴,中心通轴与回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带动分别安装于固定箱体和摆动箱体内的齿轮同时转动;固定箱体内的齿轮两侧分别通过对应的从动轮组带动两个输出轴同速同力转动,所述摆动箱体内的齿轮两侧分别通过对应的从动轮组带动另外两个输出轴同速同力转动,两组从动轮组与对应齿轮的传动比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个传动轴实现同速度同扭矩输出,并在需要时摆动转轴改变转轴的位置,结构简单、集成度高、环境适应性强,能够满足移动轴的同速同力多轴传动需求。足移动轴的同速同力多轴传动需求。足移动轴的同速同力多轴传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摆动式同速同力四轴传动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程
,涉及一种摆动式同速同力四轴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传动,是各类机械为满足整体构架必不可少的机构类别。因此,不同的机械需要配备一种或多种不同的传动机构来满足其应用需求。其中多轴式同速同力传动机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场合,然而现有大部分多轴传动机构都属于固定式多轴传动,部分使用移动轴满足同速同力需求的多轴传动机构又存在结构复杂的缺点。
[0003]现有多轴推拉、送料机构大多为“二”字型布局,即两个主动输出轴为水平布置,另外两个被动旋转轴水平的布置在主动输出轴的上边或下边,其被动旋转轴可通过手动方式改变与主动轮间的距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摆动式同速同力四轴传动机构,通过多个传动轴实现同速度同扭矩输出,并在需要时摆动转轴改变转轴的位置,具备结构简单、集成度高、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用于满足移动轴的同速同力多轴传动需求。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摆动式同速同力四轴传动机构,包括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动式同速同力四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箱体(16)与摆动箱体(17),固定箱体(16)与摆动箱体(17)转动连接,呈X型;所述固定箱体(16)与摆动箱体(17)的转动中心贯穿有中心通轴(11),中心通轴(11)与回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带动固定箱体(16)和摆动箱体(17)内的齿轮同时转动;所述固定箱体(16)内的齿轮两侧分别通过对应的从动轮组带动两个输出轴同速同力转动,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摆动箱体(17)内的齿轮两侧分别通过对应的从动轮组带动另外两个输出轴同速同力转动,转动方向相反;两组从动轮组与对应齿轮的传动比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摆动式同速同力四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箱体(17)的端部铰接有线性驱动装置,用于控制固定箱体(16)与摆动箱体(17)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摆动式同速同力四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通轴(11)分别与一级从动齿轮(4)、二级从动齿轮(5)、三级从动齿轮(12)固定连接;一级从动齿轮(4)、二级从动齿轮(5)均安装于固定箱体(16)内;所述一级从动齿轮(4)与主动齿轮(3)啮合成副,主动齿轮(3)与回转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二级从动齿轮(5)的两侧分别与固定箱介轮(2)、第一从动齿轮(7)相啮合,固定箱介轮(2)又与第三从动齿轮(1)相啮合;第一输出轴(6)贯穿固定于第一从动齿轮(7)的中心,第三输出轴(15)贯穿固定于第三从动齿轮(1)的中心,第三从动齿轮(1)、第一从动齿轮(7)齿数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摆动式同速同力四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从动齿轮(12)安装于摆动箱体(17)内;所述三级从动齿轮(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唐钦云贾鹏运飞宏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