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载雷达的风电机组发电量优化效果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风电机组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载雷达的风电机组发电量优化效果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累计装机量的持续增长,优化后的市场逐渐发展壮大。早期机组受当时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来看,现役机组安全可靠性、控制策略和发电效率都有提升的余地和潜力。优化虽能提升效率和增加盈利,但在实施前后如何评价优化效果,如何尽可能降低由于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影响,成为优化效果评价的一个重要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机载雷达的风电机组发电量优化效果评价方法,解决了评价优化效果时易受环境影响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基于机载雷达的风电机组发电量优化效果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获取待评价的风电机组;
[0007]在待评价的风电机组上安装机载雷达;
[0008]在待评价的风电机组机舱上安装温度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载雷达的风电机组发电量优化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评价的风电机组;在待评价的风电机组上安装机载雷达;在待评价的风电机组机舱上安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并在待评价的风电机组塔底安装功率采集系统;对机载雷达和功率采集系统进行对时处理;采集优化前待评价的风电机组的运行数据并进行筛选;对筛选后运行数据进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划分,获得若干区间,计算每个区间的平均风速和平均功率,计算得到优化前的功率曲线;采集优化后待评价的风电机组的运行数据并进行筛选;对筛选后运行数据进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划分,获得若干区间,根据机载雷达采集的风速数据计算每个区间的平均风速,根据功率采集系统采集的有功功率计算每个区间的平均功率,从而计算得到优化后的功率曲线;收集风电场测风塔数据,计算得到风电场的风频分布;根据优化前后的功率曲线和风电场的风频分布,计算得到待评价的风电机组优化前后的年发电量AEP。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载雷达的风电机组发电量优化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数据包括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采集的待评价的风电机组周围的温度、湿度和气压数据;通过功率采集系统采集的待评价的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通过机载雷达采集的待评价的风电机组的风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载雷达的风电机组发电量优化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待评价的风电机组时,根据风电场的排布图、风向与风能玫瑰图,选择受尾流影响最小的机组进行优化效果评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载雷达的风电机组发电量优化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机载雷达的探测距离位于两倍风轮直径到四倍风轮直径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机载雷达的风电机组发电量优化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机载雷达的探测距离为二点五倍风轮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载雷达的风电机组发电量优化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机载雷达和功率采集系统二者之间的时间差小于六秒。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载雷达的风电机组发电量优化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筛选时,去除风力发电机组停机维护发生时的数据;去除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功率采集系统或机载雷达故障时的数据;去除风向在尾流区的数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载雷达的风电机组发电量优化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处理时,分别计算空气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坤鹏,刘鑫,闫姝,管春雨,姚中原,黄兆晶,孙超,吴昶剑,秦雪妮,陈新明,尹铁男,孙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盛东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