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便捷的桡动脉穿刺固定体位垫套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01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便捷的桡动脉穿刺固定体位垫套装,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为横向开口的弧形槽,且放置槽的外壁设置有无纺布层,所述固定底座的外部设置有一次性的外层保护套,所述外层保护套相对于放置槽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两根固定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十分方便,节省时间,不但可在临床操作中有效的垫高病人手腕,采用科学合理的体位摆放角度,增加穿刺置管的成功率,而且本装置体积较小,不占用摆放空间,表面结构简单,易消毒清洗及维护,配有一性性使用的外层保护套,可达到一个一换,低成本,很好的保护了体位垫,又能避免交叉感染。叉感染。叉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便捷的桡动脉穿刺固定体位垫套装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品
,具体为一种简易便捷的桡动脉穿刺固定体位垫套装。

技术介绍

[0002]在医院的病患护理中,有创动脉测压在大型、危重手术、急危重症监护室、急症室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有创动脉测压能将动脉导管置入动脉内直接测量动脉血压,在术中能及时、快速、准确的提供一些病情变化,也可以弥补无创测压的不足。
[0003]临床上动脉穿刺多用于有创血压监测及动脉血气分析,一般首选是桡动脉,但在穿刺前体位的摆放和固定,浪费时间,很不方便,且如果体位摆放和固定不佳,将减低穿刺成功率,增加患者的痛苦,浪费大量时间。临床人员应用此项技术时多选择在挠部垫一塑料袋包装的静脉输液用液体或布单折叠成筒状,用胶布固定手指,但实际的应用垫高效果并不理想;不但易于污染布单或输液袋,同时在仰卧位患者双手裹进床单放置于身体两侧时,也常常因为动脉波形不好,需要多次把手拿出,调整腕部位置后再裹进床单内,不仅影响血压监测效果,混淆病情判断,而且耽误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感染机会。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需要对桡动脉穿刺固定体位垫的结构加以改进,同时提出一种简易便捷的桡动脉穿刺固定体位垫套装,便于更好的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简易便捷的桡动脉穿刺固定体位垫套装。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简易便捷的桡动脉穿刺固定体位垫套装,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是一个立体的梯形形状,且固定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为横向开口的弧形槽,且放置槽的外壁设置有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的两侧壁外部固定连接有相对应设置的连接臂,且放置槽相对于连接臂的位置开设有相对应设置的滑动槽,所述连接臂与滑动槽活动安装,所述固定底座的外部设置有外层保护套,且外层保护套与固定底座的外部紧密贴合,所述外层保护套的顶部相对于放置槽的位置为开口,且外层保护套相对于放置槽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底部连接处一高一矮,所述固定带位于左侧的一根开设有五个等距离排列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带位于右侧的一根顶部活动贯穿有固定销,且固定销与固定孔相匹配,所述固定销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帽,且螺帽的面积大于固定孔。
[0007]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平面与底部平面相对于右侧斜面的倾斜度为60

65度,且固定底座的左侧壁为直角,且高为6

7厘米。
[000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置槽的底部正中位置开设有积液槽,且积液槽延伸到固定底座的右侧斜面的底部,所述无纺布层紧密贴合积液槽。
[0009]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底座采用的材质为发泡塑料,且固定底座的顶
部相对于放置槽的两侧设置有防滑层。
[001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层保护套采用的材质为一次性塑料袋,且固定销与螺帽可以自由拆卸。
[0011]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纺布层贴近放置槽的一面粘贴有防水布,且无纺布层面向外部的一面粘贴有无菌纱布。
[00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中,根据个体差异的不同,需要暴露的面积和角度可以使用固定带对患者的手掌进行固定调节,此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桡动脉穿刺时手与腕关节体位的摆放和固定,易于动脉穿刺时暴露穿刺点,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简单、便捷式而实用的桡动脉穿刺体位垫。
[0014]2、本技术中,在使用时十分方便,节省时间,不但可在临床操作中有效的垫高病人手腕,采用科学合理的体位摆放角度,增加穿刺置管的成功率,而且本专利技术型体位垫,体积较小,不占用摆放空间,表面结构简单,易消毒清洗及维护,配有一性性使用的外层保护套,可达到一个一换,低成本,很好的保护了体位垫,又能避免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8]图中标记:1

固定底座、2

放置槽、3

无纺布层、4

连接臂、5

外层保护套、6

固定带、7

固定孔、8

固定销、9

螺帽、10

积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参照图1

3,一种简易便捷的桡动脉穿刺固定体位垫套装,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是一个立体的梯形形状,且固定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2,固定底座1的顶部平面与底部平面相对于右侧斜面的倾斜度为60

65度,且固定底座1的左侧壁为直角,且高为6

7厘米,便于桡动脉穿刺时手与腕关节体位的摆放和固定,易于动脉穿刺时暴露穿刺点,固定底座1采用的材质为发泡塑料,且固定底座1的顶部相对于放置槽2的两侧设置有防滑层,放置槽2为横向开口的弧形槽,且放置槽2的外壁设置有无纺布层3,无纺布层3贴近放置槽2的一面粘贴有防水布,且无纺布层3面向外部的一面粘贴有无菌纱布,其表面具有防水防渗透,通过外层保护套5包裹体位垫,放置槽2的底部正中位置开设有积液槽10,防止出现汗水或是药液渗漏,方便对其引流,且积液槽10延伸到固定底座1的右侧斜面的底部,无纺布层3紧密贴合积液槽10,无纺布层3的两侧壁外部固定连接有相对应设置的连接臂4,且放置槽2相对于连接臂4的位置开设有相对应设置的滑动槽,连接臂4与滑动槽活动安装,固定底座1的外部设置有外层保护套5,且外层保护套5与固定底座1的外部紧密贴合,外层保护套5的顶部相对于放置槽2的位置为开口,且外层保护套5相对于放置槽2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
定带6,固定带6的底部连接处一高一矮,固定带6位于左侧的一根开设有五个等距离排列的固定孔7,固定带6位于右侧的一根顶部活动贯穿有固定销8,且固定销8与固定孔7相匹配,固定销8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帽9,且螺帽9的面积大于固定孔7,方便约束与固定患者的手掌,外层保护套5采用的材质为一次性塑料袋,且固定销8与螺帽9可以自由拆卸,通过更外层保护套5,可有效避免残留血迹造成交叉感染。
[0021]工作原理:本申请中,将患者的手掌置于固定底座1的顶部,并将外层保护套5包裹在固定底座1的外部,然后利用两根固定带6将手掌进行固定与约束,进而使得医生在手术时方便动脉穿刺时暴露穿刺点,其使用方便,节省时间,不但可在临床操作中有效的垫高病人手腕,采用科学合理的体位摆放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便捷的桡动脉穿刺固定体位垫套装,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是一个立体的梯形形状,且固定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2),所述放置槽(2)为横向开口的弧形槽,且放置槽(2)的外壁设置有无纺布层(3),所述无纺布层(3)的两侧壁外部固定连接有相对应设置的连接臂(4),且放置槽(2)相对于连接臂(4)的位置开设有相对应设置的滑动槽,所述连接臂(4)与滑动槽活动安装,所述固定底座(1)的外部设置有外层保护套(5),且外层保护套(5)与固定底座(1)的外部紧密贴合,所述外层保护套(5)的顶部相对于放置槽(2)的位置为开口,且外层保护套(5)相对于放置槽(2)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带(6),所述固定带(6)的底部连接处一高一矮,所述固定带(6)位于左侧的一根开设有五个等距离排列的固定孔(7),所述固定带(6)位于右侧的一根顶部活动贯穿有固定销(8),且固定销(8)与固定孔(7)相匹配,所述固定销(8)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帽(9),且螺帽(9)的面积大于固定孔(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便捷的桡动脉穿刺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雪娇杨雯何龙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