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光束发射装置及模拟训练用激光接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899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双光束发射装置及模拟训练用激光接收系统,双光束发射装置包括:镜筒、激光源组件、第一整形镜组件和第二整形镜组件。其中,激光源组件位于镜筒内,用于发射激光束。第一整形镜组件位于镜筒内,沿发射光束的传播方向,第一整形镜组件位于激光源组件的下游,激光光束的部分光束经第一整形镜组件整形后射出形成第一光束;激光光束的另一部分光束未经第一整形镜组件整形直接射出形成第二光束。第二整形镜组件位于镜筒内且位于第一整形镜组件的下游,用于对第二光束整形后形成第三光束射出。由此,仅需使用一个激光器,就可以使射出的光束分成两部分,便于靶点定位和伤情判断,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光束发射装置及模拟训练用激光接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模拟交战训练
,尤其涉及一种双光束发射装置及模拟训练用激光接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当前的模拟交战训练中,通常使用激光束来模拟弹药的射击,尤其是使用一束可以在接收方身上照射出单光斑的激光束。但是,激光束存在一定的发散角,光斑有一定的面积,接收方身上的激光接收探头数量有限,在模拟对抗过程中不能准确辨别命中部位,导致不能合理地进行伤情判断,这对精准度的训练效果以及瞄准射击的体验有很大影响。
[0003]并且,单光斑不能实现近弹的判断,真实度较低。为了能提高命中部位判断的准确性,通常的做法是增加探头的数量,减小光斑的面积,并采用双激光器来区分命中和近弹,但是该方法的缺点在于使用了两个激光器和密集的探头,双镜筒系统过于复杂,成本高,且探头过多携带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升模拟交战训练中激光束命中后识别的精确度,以及通过相对简单的设置来实现在模拟交战训练中对“近弹”的判断,本技术提出一种双光束发射装置及模拟训练用激光接收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光束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激光源组件,位于所述镜筒内,用于发射激光束;第一整形镜组件,位于所述镜筒内,沿所述发射光束的传播方向,所述第一整形镜组件位于所述激光源组件的下游,所述激光光束的部分光束经所述第一整形镜组件整形后射出形成第一光束;所述激光光束的另一部分光束未经所述第一整形镜组件整形直接射出形成第二光束;第二整形镜组件,位于所述镜筒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整形镜组件的下游,用于对所述第二光束整形后形成第三光束射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束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形镜组件包括:第一整形镜,所述第一整形镜为环形,经所述第一整形镜射出的所述第二光束位于所述第一光束的径向内侧;第一压圈,所述第一整形镜通过所述第一压圈固定于所述镜筒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光束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射出的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三光束形成的光斑均为矩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光束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整形镜组件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位于所述镜筒内远离所述激光源组件的一端,所述固定支架具有供所述第一光束穿过的透光区;第二压圈,所述第二压圈设于所述固定支架;第二整形镜,所述第二整形镜通过所述第二压圈固定于所述镜筒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光束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筒体;支撑片,所述支撑片设于所述筒体的外周壁,所述支撑片自由端与所述镜筒的内周壁止抵以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梦轩于雷郑毅刘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