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多层位浓缩机透明化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894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动力多层位浓缩机透明化监测装置,属于浓缩机技术领域,包括浓缩机,浓缩机的两侧设置有浓缩机溢流槽,浓缩机溢流槽通过监测槽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溢流式监测槽,浓缩机溢流槽通过连通器固定螺栓卡箍固定连接有倒U型连通器,倒U型连通器出料侧安装补水管,补水管上安装有补水管电磁阀,倒U型连通器的出口处安装有连通器电磁阀,溢流式监测槽的内部放置有浊度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没有动力消耗,又便于观察浓缩池内不同层位的煤泥水浓度,且能够将浓缩池内不同高度点的煤泥水引出,解决了浓缩机澄清层监测的盲点,能够精准地调整浓缩加药量,降低药剂消耗,保障浓缩系统稳定运行,且装置制作成本较低,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广泛的推广前景。广泛的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动力多层位浓缩机透明化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浓缩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动力多层位浓缩机透明化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选煤厂洗水必须实现闭路循环。众所周知浓缩机的高效运行是选煤厂实现洗水闭路循环、确保清水洗煤的关键。而保障浓缩机高效运行的关键在于浓缩加药系统。因此实现煤泥水浓缩系统药剂的合理、精准添加,对选煤生产至关重要。
[0003]传统的浓缩加药反馈机制,不管是人工巡视反馈,还是仪表自动检测反馈,都是基于浓缩机表面溢流水澄清度作为调节浓缩加药量的唯一反馈量。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仅凭监测澄清水层液面信息反馈单一,达不到提前预警,及时以调整浓缩加药量的目的;2)、浓缩机内部浓度场无法实现透明监测,极易因调整过度或不足引发次生问题,制约选煤厂生产运行,同时也增加生产成本。
[0004]随着选煤厂智能化建设进程的加速,选煤同仁在煤泥水智能加药控制系统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进而提出基于界面仪检测的智能浓缩加药控制系统。该系统除了配置完善的前馈和反馈双机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多层位浓缩机透明化监测装置,包括浓缩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机(10)的两侧设置有浓缩机溢流槽(9),所述浓缩机溢流槽(9)通过监测槽固定螺栓(7)固定连接有溢流式监测槽(2),所述浓缩机溢流槽(9)通过连通器固定螺栓卡箍(8)固定连接有倒U型连通器(1),所述倒U型连通器(1)另一侧固定于溢流式监测槽(2)上方,所述倒U型连通器(1)出料侧安装补水管(4),所述补水管(4)上安装有补水管电磁阀(6),所述倒U型连通器(1)的出口处安装有连通器电磁阀(5),所述溢流式监测槽(2)的内部放置有浊度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多层位浓缩机透明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U型连通器(1)管径为DN32,连通管最高点距澄清层的最大高度为C,且C为0.62m,小于大气压强支持的水柱高度(澄清层液体密度近似水的密度)即满足C<p/ρg,所述倒U型连通器(1)一侧插入浓缩机液面下,插入深度分别为1.5m、1.0m和0.5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多层位浓缩机透明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式监测槽(2)采用δ8的钢板制作,且所述溢流式监测槽(2)对称设置有三组,所述溢流式监测槽(2)的长*宽*高为0.3*0.2*0.15m,所述溢流式监测槽(2)的溢流液面高度低于浓缩机澄清层水面0.2m,所述溢流式监测槽(2)整体安装于所述浓缩机溢流槽(9)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峰王振成荣杰张树森王瑜董晓龙郝全生赵欣王洋王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