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合的箱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918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组合的箱体模具,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后侧靠近顶部处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前端贯穿箱体后侧,所述传动杆外侧边缘靠近前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前侧靠近顶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侧边缘套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箱体内腔后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竖块,通过气缸、三角块、模块、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对模块顶部的箱子进行夹紧,提高了加工完成后箱子的精准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系列的结构使得本装置具有稳定性高和生产效率高等特点。稳定性高和生产效率高等特点。稳定性高和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合的箱体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箱体模具
,具体为一种便于组合的箱体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箱体一般是指转动零件的基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箱体在生产制造时会需要用模具塑性,箱体模具是影响箱体成型的质量、成品率、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不同规格和不同尺寸的箱体模具。
[0003]然而现有的箱体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箱体模具在进行制造时,需要经过装置压合使其成型,可现有的夹紧箱体模具装置固定效果差,会导致加工后的箱体大小精度不一,而且在模具频繁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进行按压,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稳定性差、生产效率低缺陷,提供一种便于组合的箱体模具。所述一种便于组合的箱体模具具有稳定性高、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合的箱体模具,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后侧靠近顶部处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前端贯穿箱体后侧,所述传动杆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合的箱体模具,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后侧靠近顶部处有电机(26),所述电机(26)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24),所述传动杆(24)前端贯穿箱体(1)后侧,所述传动杆(24)外侧边缘靠近前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所述第一转动杆(2)前侧靠近顶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侧边缘套设有第一连接杆(3),所述箱体(1)内腔后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竖块(5),两个所述第一竖块(5)为左右设置,两个所述第一竖块(5)之间有活动块(22),所述第一竖块(5)靠近活动块(2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活动块(22)左右两侧活动连接在相邻的第一滑槽内腔,所述活动块(22)前侧靠近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6)前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固定板(6)前侧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轴,所述第一连接杆(3)底端套设在第二转轴外侧边缘,所述箱体(1)内腔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圆柱(4),所述圆柱(4)前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轴,所述第二连轴外侧边缘套设有第五连接杆(23),所述第一连轴外侧边缘均套设有第二转动杆(25),所述第二转动杆(25)后侧靠近底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动杆(25)底端套设在第三转轴外侧边缘,所述第三转轴外侧边缘套设有第四连接杆(21),所述箱体(1)内腔左右两侧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竖块(20),所述第二竖块(20)之间有压合板(7),所述第二竖块(20)靠近压合板(7)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压合板(7)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在相邻的第二滑槽内腔,所述压合板(7)顶部开设有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内腔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轴,所述第四连接杆(21)底端套设在第三连轴外侧边缘,所述箱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5),所述第二固定板(15)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腔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侧边缘套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右侧固定连接有气缸(14),所述箱体(1)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开设有第二开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余杭彐云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