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新型卧式加工中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886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新型卧式加工中心装置,包括:床身,其右端上侧安装有衔接立柱,且衔接立柱的右端安装有第四电机,并且衔接立柱的下端左侧安装有与床身连接的X轴线轨道,床身的下端固定有放置组件;第一电机,其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衔接立柱的前端,且第一电机的后端设置有X轴滚珠丝杠副;第二电机,其通过螺栓固定在衔接立柱上侧的支撑架上。该可调节式新型卧式加工中心装置,使工作台和工件固定不动,机床其余部件做轴向运动,最大程度降低切削过程中的振动问题,采用电主轴进行高速切削,从而得到极高的表面加工质量,便于根据工件的大小对工件的放置位置进行调整,同时减小了零件之间的磨损和放置稳定的问题。减小了零件之间的磨损和放置稳定的问题。减小了零件之间的磨损和放置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新型卧式加工中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卧式加工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式新型卧式加工中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卧式加工中线是指主轴轴线与工作台平行设置的加工中心,主要适用于加工箱体类的零件,现常规卧式加工中心整体布局均为正T或倒T结构,这两种结构无论哪一种在加工时均需要工件和工作台一起做轴向直线运动。这会导致两个问题:其一,加工时由于工件要和工作台一起运动,势必会引起振动,从而影响加工表面质量,工件很难获得高光洁度。其二、传统卧式加工中心大多采用机械主轴配置,虽然有利于工件大扭矩重切削,但由于本身转速范围较低,不利于高表面质量需要的高转速切削;其三,在一些工件具有较大质量时,机床要进行三轴快速移动,实现高效加工,其工作台移动轴X轴或Z轴难度较大。面对一些较大较重工件,而又要求高表面加工质量,高加工效率的使用需求;
[0003]面对特殊应用领域,工件本身较大较重,又有高表面加工影响质量,工作台和工件连续移动,使切削过程中产生振动问题,不便于达到极高的表面加工质量和满足高表面加工质量,且在使用时不便于根据工件的大小对工件的放置位置进行调整,同时零件之间的磨损较大和放置不够稳定的问题,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新型卧式加工中心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出一种可调节式新型卧式加工中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加工时由于工件要和工作台一起运动,势必会引起振动,从而影响加工表面质量,不便于根据工件的大小对工件的放置位置进行调整,同时零件之间的磨损较大和放置不够稳定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式新型卧式加工中心装置,包括:
[0006]床身,其右端上侧安装有衔接立柱,且衔接立柱的右端安装有第四电机,并且衔接立柱的下端左侧安装有与床身连接的X轴线轨道,床身的下端固定有放置组件;
[0007]第一电机,其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衔接立柱的前端,且第一电机的后端设置有X轴滚珠丝杠副;
[0008]第二电机,其通过螺栓固定在衔接立柱上侧的支撑架上,衔接立柱的左端前后对称设置有Y轴线轨,并且衔接立柱的左侧安装有主轴箱体轴,主轴箱体轴的下侧安装有Z轴线轨;
[0009]旋转工作台,其设置在床身的左端上侧,且旋转工作台的下端安装有移动组件;
[0010]连接杆,其设置在移动组件的内部,且移动组件的左端安装有与移动组件同轴设置的第三电机;
[0011]Z轴线轨,其安装在主轴箱体轴的下侧与衔接立柱进行连接。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工件放置到旋转工作台的上端,再将通过第二电机带动主轴箱体轴在Y轴线轨的内部进行Y轴方向的移动,再将通过第一电机,使衔接立柱在X轴线轨道上进行X轴方向的移动,并且通过第四电机将Z轴线轨进行Z轴水平直线运动,将主轴箱体轴对工件进行加工;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组件由承载板、安装槽和连接盘构成;
[0014]承载板,其卡合设置在床身左端的预留槽内;
[0015]安装槽,其开设在承载板的内部;
[0016]连接盘,其与安装槽对应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工件放置到旋转工作台的上端进行夹持固定,且连接盘安装在承载板的内部,从而增加了承载板移动的稳定性。
[00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槽前后对称开设在承载板的内部,且连接盘通过安装槽与承载板相对转动设置对床身起到减小摩擦力的作用。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承载板在床身左端的预留槽内移动时,使连接盘在安装槽内部进行转动,同时连接盘的下端与床身内部的滑轨进行移动,从而对旋转工作台的位置进行调节。
[002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通过螺纹与承载板进行连接,且连接杆贯穿于承载板内部的预留槽内。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电机带动连接杆转动,从而使承载板在床身的内部滑动,对工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防止工件过大导致加工不便的问题。
[002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组件由辅助板和防滑底垫构成;
[0023]辅助板,其通过焊接固定在床身的下端;
[0024]防滑底垫,其卡合设置在辅助板的内部。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通过防滑底垫与地面贴合,增加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002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板等间距焊接在床身的下端起到放置稳定的作用。
[00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辅助板等间距设置,增加了辅助板对装置的支撑,同时通过防滑底垫,从而对装置的放置时更加稳定,增加了放置的稳定性。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调节式新型卧式加工中心装置,使工作台和工件固定不动,机床其余部件做轴向运动,最大程度降低切削过程中的振动问题,采用电主轴进行高速切削,从而得到极高的表面加工质量,便于根据工件的大小对工件的放置位置进行调整,同时减小了零件之间的磨损和放置稳定的问题;
[0029]1、通过旋转工作台,其设置在床身的左端上侧,将加工件放置到旋转工作台的上端进行夹持固定,衔接立柱的左端前后对称设置有Y轴线轨,通过第二电机带动主轴箱体轴在Y轴线轨的内部进行Y轴方向的移动,第一电机,其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衔接立柱的前端,通过第一电机,使衔接立柱在X轴线轨道上进行X轴方向的移动,Z轴线轨,其安装在主轴箱体轴的下侧与衔接立柱进行连接,通过第四电机将Z轴线轨进行Z轴水平直线运动,从而便于通过主轴箱体轴对工件进行加工;
[0030]2、通过连接杆通过螺纹与承载板进行连接,第三电机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盘通
过安装槽与承载板相对转动设置,从而使承载板在床身的内部滑动,从而便于根据工件的大小对加工位置进行调整,减小了零件之间的摩擦;
[0031]3、通过辅助板等间距焊接在床身的下端起到放置稳定的作用,增加了辅助板对装置的支撑,防滑底垫,其卡合设置在辅助板的内部,从而对装置的放置时更加稳定,增加了放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技术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技术移动组件与连接杆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1、床身;2、衔接立柱;3、第一电机;4、X轴线轨道;5、第二电机;6、主轴箱体轴;7、旋转工作台;8、移动组件;801、承载板;802、安装槽;803、连接盘;9、第三电机;10、连接杆;11、放置组件;1101、辅助板;1102、防滑底垫;12、Y轴线轨;13、Z轴线轨;14、第四电机;15、X轴滚珠丝杠副。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新型卧式加工中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其右端上侧安装有衔接立柱,且衔接立柱的右端安装有第四电机,并且衔接立柱的下端左侧安装有与床身连接的X轴线轨道,床身的下端固定有放置组件;第一电机,其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衔接立柱的前端,且第一电机的后端设置有X轴滚珠丝杠副;第二电机,其通过螺栓固定在衔接立柱上侧的支撑架上,衔接立柱的左端前后对称设置有Y轴线轨,并且衔接立柱的左侧安装有主轴箱体轴,主轴箱体轴的下侧安装有Z轴线轨;旋转工作台,其设置在床身的左端上侧,且旋转工作台的下端安装有移动组件;连接杆,其设置在移动组件的内部,且移动组件的左端安装有与移动组件同轴设置的第三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新型卧式加工中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由承载板、安装槽和连接盘构成;承载板,其卡合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田罗文耀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新润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