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细胞高活性染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886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细胞高活性染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包含目标细胞的样本和特异性的直标抗体混合;通过电极对样本中的目标细胞进行电穿孔标记,在电穿孔过程中,特异性的直标抗体进入目标细胞,完成特异性标记;对完成特异性标记的目标细胞进行静置,以使目标细胞的细胞膜复原。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利用电穿孔方法将特异性的直标抗体导入目标细胞的过程中,不会对细胞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在完成电穿孔操作之后,目标细胞的细胞膜在10分钟内即可复原,恢复高活性且标记特异性接近100%。恢复高活性且标记特异性接近100%。恢复高活性且标记特异性接近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胞高活性染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鉴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高活性染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免疫荧光染色是以荧光物质标记抗体而进行抗原定位的技术,常应用于目标细胞的检出和鉴别。
[0003]通常采用的免疫荧光染色技术中,为了提高染色效率,一般需要固定、破膜、封闭、抗体孵育等一系列步骤。其中固定的目的是终止细胞内酶的活动及其他代谢活动,破膜是破坏细胞膜结构,暴露膜内抗原蛋白位点,保证抗原抗体有机会结合。上述步骤均为不可逆破坏,因此经过免疫荧光染色的细胞一般活性极低,无法实现下游细胞分析,如活细胞杨氏模量测量、增殖特性分析、转移特性分析等。此外,在传统的免疫荧光染色技术中整个实验需要耗时2小时以上(甚至过夜孵育),无法快速完成细胞染色。
[0004]总之,现有方法无法快速实现目标细胞的高特异性、高活性特异性标记。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可以实现快速、高活性的目标细胞染色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胞高活性快速染色方法,该方法在保证高特异性细胞标记的同时可以保证细胞活性不受影响,该方法所需时间较短,染色效率远优于目前的染色方法。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细胞高活性染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7]将含有目标细胞的样本和特异性的直标抗体混合;
[0008]通过电极对所述样本中目标细胞进行电穿孔标记,在标记过程中,所述特异性的直标抗体进入所述目标细胞,实现所述目标细胞的特异性标记;
[0009]对完成特异性标记的目标细胞进行静置处理,以使所述目标细胞的细胞膜复原。
[0010]可选地,在将包含目标细胞的样本和特异性的直标抗体混合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1]对液基样本进行预处理,分离得到所述液基样本中的所述目标细胞。
[0012]可选地,所述对液基样本进行预处理,分离得到所述液基样本中的所述目标细胞,包括:
[0013]利用高孔隙多孔滤膜对所述液基样本进行过滤,将所述目标细胞分离、富集在所述高孔隙多孔滤膜之上。
[0014]可选地,所述高孔隙多孔滤膜的材料为聚对二甲苯,所述高孔隙多孔滤膜整体的大小范围为1mm2~400mm2;所述高孔隙多孔滤膜的膜孔为六边形膜孔,所述高孔隙多孔滤膜的模孔直径范围是2μm~100μm,孔间距小于10μm。
[0015]可选地,所述通过电极对所述目标细胞进行电穿孔标记,包括:将所述高孔隙多孔滤膜置于电极对之间,所述电极对连接一外部电脉冲发生器,所述电脉冲发生器向所述电
极对施加电脉冲,以对所述目标细胞进行电穿孔标记。
[0016]可选地,所述特异性的直标抗体与传统免疫荧光染色所用抗体一致,用于特异性标记所述目标细胞。
[0017]可选地,对完成特异性标记的目标细胞进行静置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8]对完成特异性标记的目标细胞进行原位培养,以对所述目标细胞进行下游分析。
[0019]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细胞高活性染色方法,利用电穿孔方法将特异性的直标抗体导入目标细胞的过程中,不会对细胞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在完成电穿孔操作之后,目标细胞的细胞膜在10分钟以内可以快速复原,恢复高活性。
[0020]并且,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无需固定、破膜、封闭、抗体孵育等一系列步骤,利用电穿孔方法一步操作即可瞬时完成细胞快速、高活性、高特异性染色。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染色方法步骤简单、快速,染色效果稳定,可重复性高,适用于大体积临床样本中靶向细胞(如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快速鉴定,且由于标记后活性高,可与下游多种分析方法兼容,可广泛推广应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及转移机制研究。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细胞高活性染色方法流程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细胞高活性染色方法操作流程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细胞高活性染色方法在标记效率及标记活性上与传统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的对比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传统的免疫荧光染色技术中,目标细胞经过固定、破膜、封闭、抗体孵育等一系列的处理后,活性极低,无法实现下游细胞分析。
[0028]电穿孔技术是一种将外源性大分子引入细胞或细菌内的方法。其依据是当细胞受一定强度的电脉冲作用时,细胞膜或细胞壁上会可逆地形成纳米级的孔,从而允许大分子进入细胞或引发细胞融合。
[0029]基于此,本申请提出技术构思:利用电穿孔技术对目标细胞进行处理,将特异性的直标抗体导入目标细胞,对目标细胞进行特异性标记,完成标记后的目标细胞静置后,细胞膜复原,可以用于下游分析。
[0030]基于上述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细胞高活性染色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步骤S110,将含有目标细胞的样本和特异性的直标抗体混合。
[003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将含有目标细胞的样本盛放在特定装置内,并向该装置中加入特异性的直标抗体,以将目标细胞和特异性的直标抗体混合,从而进行后续的细胞染色操作。
[003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在标记之前选择性采用现有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操作方法进行目标细胞预分选,例如利用外力场驱动的主动式细胞分离方法(声、电、光、磁等)或基于流体动力驱动的被动式细胞分离方法(挤压流分离、确定横向位移、螺旋惯性分离、过滤等)等相关操作,本专利技术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0034]在实际应用中,在获取到液基样本(例如全血样本)之后,可以对该液基样本进行预处理,以分离得到液基样本中的目标细胞。
[0035]其中,预处理操作具体为分离操作,具体的分离方法可以为现有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操作方法,例如:利用滤膜进行过滤,本申请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003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其中预处理操作可以为:利用高孔隙多孔滤膜对所述液基样本进行过滤,将所述目标细胞分离、富集在所述高孔隙多孔滤膜之上。
[0037]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高孔隙多孔滤膜的材料为聚对二甲苯,所述高孔隙多孔滤膜整体的大小范围为1mm2~400mm2;所述高孔隙多孔滤膜的膜孔为六边形膜孔,所述高孔隙多孔滤膜的模孔直径范围是2μm~100μm,孔间距小于10μm。
[00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高活性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包含目标细胞的样本和特异性的直标抗体混合;通过电极对所述样本中的目标细胞进行电穿孔标记,在标记过程中,所述特异性的直标抗体进入所述目标细胞,实现所述目标细胞的特异性标记;对完成特异性标记的目标细胞进行静置处理,以使所述目标细胞的细胞膜复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包含目标细胞的样本和特异性的直标抗体混合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液基样本进行预处理,分离得到所述液基样本中的所述目标细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液基样本进行预处理,分离得到所述液基样本中的所述目标细胞,包括:利用高孔隙多孔滤膜对所述液基样本进行过滤,将所述目标细胞分离、富集在所述高孔隙多孔滤膜之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孔隙多孔滤膜的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玮浑婷婷刘姚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