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劳致茗专利>正文

一种垃圾焚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82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炉,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产业领域,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的内部开设有进料仓,设备主体上表面端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出烟管,设备主体的内底壁设置有集尘室,设备主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过滤板,集尘室的内壁设置有清理装置,清理装置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架,转动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清理刷,转动架的上表面设置有防堵塞装置,转动架的下表面卡接有收集装置,收集装置的一端与集尘室的内底壁滑动连接。该垃圾焚烧炉,当集尘室需要清理时,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带动转动架转动,随即带动清理刷在集尘室的内壁滑动,将附着于集尘室内壁的灰尘刮落至集尘室的内底壁处。刮落至集尘室的内底壁处。刮落至集尘室的内底壁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产业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焚烧炉。

技术介绍

[0002]垃圾焚烧炉是焚烧处理垃圾的设备,垃圾在炉膛内燃烧,变为废气进入二次燃烧室,在燃烧器的强制燃烧下燃烧完全,再进入喷淋式除尘器,除尘后经烟囱排入大气。垃圾焚烧炉由垃圾前处理系统、焚烧系统、烟雾生化除尘系统及煤气发生炉(辅助点火焚烧)四大系统组成,集自动送料、分筛、烘干、焚烧、清灰、除尘、自动化控制于一体。
[0003]目前现有大多数设备中集尘室内壁附着有大量焚烧后的灰尘需要人工清理,费时费力,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炉,解决了设备中集尘室内壁附着有大量焚烧后的灰尘需要人工清理,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垃圾焚烧炉,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开设有进料仓,所述设备主体上表面端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出烟管,所述设备主体的内底壁设置有集尘室,所述设备主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集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炉,包括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进料仓(2),所述设备主体(1)上表面端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出烟管(4),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底壁设置有集尘室(3),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过滤板(5),所述过滤板(5)位于集尘室(3)的正上方,所述集尘室(3)的内壁设置有清理装置(6),所述清理装置(6)包括驱动机构(61),所述驱动机构(61)与集尘室(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61)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架(62),所述转动架(6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清理刷(63),所述清理刷(63)的表面与集尘室(3)的内壁相抵,所述转动架(62)的上表面设置有防堵塞装置(64),所述防堵塞装置(64)的一端与过滤板(5)的表面相抵,所述转动架(62)的下表面卡接有收集装置(65),所述收集装置(65)的一端与集尘室(3)的内底壁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刷(63)包括限位架(631),所述限位架(6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632),所述复位弹簧(632)远离限位架(6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块(633),所述复位块(63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杆(634),所述复位杆(634)插设在复位弹簧(632)中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复位杆(634)贯穿限位架(631)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复位杆(634)远离复位块(6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清理块(635),所述清理块(635)与转动架(62)的表面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塞装置(64)包括转动杆(641),所述转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致茗
申请(专利权)人:劳致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