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部控制取食装置
[0001]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助残取食装置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适合残疾人使用的头部控制取食装置。
[0002]
技术介绍
在我国的残疾人群体中,肢体残疾人在全国有2536万,占残疾人总数的42%左右,导致上述残疾的主要原因是脑瘫、偏瘫、脊髓疾病及损伤、小儿麻痹后遗症、截肢、缺肢、短肢、四肢畸形、侏儒症、脊柱畸形、骨关节和肌肉疾病及损伤、周围神经疾病和损伤等,这里面有相当大比例的上肢残疾人,上肢残疾的人其它部位和身体往往非常健康,部分残疾者通过自身的长期磨练,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也非常愿意融入社会的各种活动;比如用脚协助吃饭、写字、画画和操作一些特制的工具,但吃饭时会坐在地上以便使用双脚自主进食,这样不仅很不方便,而且无法与家人共同进食。
[0003]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部控制取食装置,松紧环带与头部连接,通过控制杆和翘起斜压杆控制吊杆下端的餐具将食物送达口中,实现了自主进食的目的。
[0004]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头部控制取食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部控制取食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松紧环带(11)、后弯板(16)、头顶弯板(8)、控制杆(23)、翘起斜压杆(31)、斜连接杆(1)、吊杆(7)和餐具柄套环(10),在松紧环带(11)的后部设有后弯板(16),头顶弯板(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松紧环带(11)的两侧,所述控制杆(23)靠近后弯板(16)的一端经设置在头顶弯板(8)上的调节环(3)穿过后向下侧弯折形成立杆(20),所述立杆(20)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后弯板(16)上,在控制杆(23)前端设有翘起斜压杆(31),所述控制杆(23)前端与斜连接杆(1)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斜连接杆(1)的上部面对应翘起斜压杆(31)的下部面,斜连接杆(1)的另一端下部设有吊杆(7),在吊杆(7)的末端连接有餐具柄套环(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控制取食装置,其特征是:在松紧环带(11)两侧分别设有凸字形板(14),两所述凸字形板(14)的凸起上部分别固定连接在松紧带(19)的两端,头顶弯板(8)固定连接在松紧带(19)的中部,在头顶弯板(8)的上部面中部设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上设置的轴孔A(28)通过轴A(5)与调节环(3)下部的连接座(4)的轴孔B(30)铰接连接,控制杆(23)靠近后部穿在调节环(3)的方孔(29)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部控制取食装置,其特征是:在调节环(3)的上部面设有贯通至方孔(29)的螺纹孔,固定螺丝(22)穿过所述螺纹孔后顶在控制杆(23)的上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部控制取食装置,其特征是:在两凸字形板(14)的前下部分别设有孔(12),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英,张达,靳尚颐,闫宇欣,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