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导航信号反欺骗认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8822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卫星导航信号反欺骗认证方法,将功率监测技术与早迟门度量相结合,在贝叶斯检测框架下同时监测接收功率和相关函数失真,实现了欺骗干扰的有效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假设检验的贝叶斯框架下,通过四种分类,利用蒙特卡洛实验,获得最优决策区域,通过对接收信号的功率值和早迟门度量值与各个区域对照,可获得判决后的区域,通过对判决后区域的统计,获得各种分类的检测可靠度。与现有技术对比,可得大大提高了不同干扰检测可靠性。可得大大提高了不同干扰检测可靠性。可得大大提高了不同干扰检测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星导航信号反欺骗认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全球卫星导航领域,尤其是一种卫星信号认证方法,具体涉及全球卫星导航信号的干扰检测问题,通过对接收信号的处理分析,实现不同干扰的有效分类,进而实现不同干扰的有效检测。

技术介绍

[0002]卫星信号本身在经过在大气层中的传播后,到达地面时信号强度很弱,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会受到更严重的干扰。因此,实现干扰的检测显得尤为迫切。GNSS信号的公开性,导致其易伪造。接收机成为欺骗性攻击的受害者,在这种攻击中,伪造的GNSS信号欺骗接收机报告误导性的位置或时间。
[0003]目前,不需改变GNSS信号空间的、接收机自主的、低成本的GNSS信号认证技术备受青睐。但是如果针对某一特性单独操作时,检测性能是非常不可靠的,在导航系统的应用中,往往会产生错误报警。并且目前存在的例如功率和对称差度量的组合,因仅利用单通道信息,故检测不敏感,检测欺骗干扰性能不可靠;早迟门度量和比率度量的组合,因未引入功率度量值,故有大功率欺骗干扰时无法有效检测。因此,GNSS认证技术的挑战也暴露出来,主要在于检测欺骗干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导航信号反欺骗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利用下变频后的信号,在无相关项干扰项的情况下,对于下变频后的真实GNSS信号S
A
(t),采用以下复基带模型:其中,P
A
是以瓦为单位的真实信号的接收功率,D(t)是值为
±
1的导航数据,t是以秒为单位的时间,τ
A
是以秒为单位的码偏移,C
A
(t)是值为
±
1的伪随机扩频码,exp(jθ
A
)是相位为θ
A
的载波,在不损失通用性的情况下,导航数据D(t)可以忽略,令D(t)=1,干扰信号S
J
(t)建模为:其中η=P
J
/P
A
是干扰信号相对于真实信号的功率优势,即干扰功率P
J
与真实信号功率P
A
的比值;τ
J
和θ
J
分别是干扰信号的码偏移和载波相位;接收的噪声S
N
(t)建模为:S
N
(t)=N(t)+M(t)
ꢀꢀꢀꢀꢀꢀꢀꢀꢀ
(3)该噪声为具有恒定谱密度N0的热噪声N(t)和具有可变谱密度M0的多址干扰M(t)之和,完整的接收信号S(t)模型如下:S(t)=S
A
(t)+S
J
(t)+S
N
(t)
ꢀꢀꢀꢀꢀ
(4)其中,S
A
(t)是真实的GNSS信号,S
J
(t)是干扰信号,S
N
(t)是噪声,将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比例因子β(t)乘以S(t),使得经比例调整的信号β(t)S(t)的功率保持恒定;步骤二:本地码l(t,τ)建模如下:其中,τ是以秒为单位的任意代码相位延迟,C
l
(t)是本地码,与C
A
(t)相等;和是复合信号S(t)的码相位和载波相位的估计值;将β(t)S(t)与本地码l(t,τ)相关,得到I路I(τ)和Q路Q(τ)两路数据,如下所示:其中,Δτ
A
是τ
A
与的差值,同理得到Δτ
J
、Δθ
J
和Δθ
A
,和分别是I、Q两路的高斯白噪声;R(
·
)是扩频码自相关函数,表示为:其中T
c
是扩频码单个码片时间周期;步骤三:采用贝叶斯多元假设检验框架来区分假设,其中各假设种类为H
i
,i∈I,I={0,1,2,3},零假设H0对应于无干扰情况,并且H
i
,i=1,2,3分别对应于多径干扰、欺骗干扰和压制干扰;选择相关的三个参数,即干扰功率优势η,干扰与真实信号扩频码偏移Δτ=τ
J

τ
A
和载波相位偏移Δθ=θ
J

θ
A
,将三个参数组合成向量θ=[η,Δτ,Δθ],并假设向量θ位于参数空
间Λ中,该参数空间本身被划分为不相交的参数集i∈I,并且每个参数集与其对应的假设H
i
相关联;因此,确定θ∈Λi等价于选择假设H
i
;在复合假设检验问题的贝叶斯公式中,向量θ被视为一个随机数,概率密度为w(θ),其中π
i
是Θ落入Λ
i
的先验概率,用w
i
(θ)表示给定θ∈Λi,Θ的条件概率密度:有两个类型的观测值,即观测接收功率P和早迟门度量m
ELP
,将两个观测值与四个假设联系;将两个观测值合并为向量z=[m
ELP
,P]
T
,向量z的观测集合为Γ,条件概率密度分布为p(z|θ);决策准则δ(z)用于将Γ划分成不相交的决策区域Γ
i
,使得当z∈Γ
i
时对应H
i
假设,即Γ
i
与H
i
对应;设C[i,θ]为当θ∈Λ为实际参数向量时选择H
i
时的成本函数,成本函数对θ的选取密切相关,将条件风险的平均成本定义为:其中,E
θ
表示求取期望,将贝叶斯风险r(δ)定义为:找到最优决策准则δ(z)使得贝叶斯风险r(δ)最小化,也即找到最优的判决区域Γ
i
,i∈I;步骤四:建模接收到M
S
+1个真实信号,每个信号均有一个与其相关联的干扰信号,接收信号S
C
(t)如下:其中,S
Ai
(t)为第i个真实信号,其相关联的干扰为S
Ji
(t),N(t)为噪声;则观测功率值P(dBW)为:其中T为积分累计时间,t1为选定任意时刻时间;P的条件概率密度函数满足均值为方差为的高斯分布,其中,的高斯分布,其中,其中,Δθ
i
和Δτ
i
分别对应第i个干扰与相应真实信号之间的载波相位偏移和码相位偏移,P
Ai
为第i个真实信号的功率值,η
i
为第i个干扰与第i个真实信号的功率之比,W
P
为要测
量功率的带宽,N0为热噪声谱密度,在2MHZ的带宽内,σ
P
最高可至0.5dB;对于多址干扰M(T),多址干扰的密度为M0,表示为:其中,M
S
为真实信号个数减一,与P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坚王梦凡张兆林邓均午王伶韩闯宫延云陶明亮粟嘉范一飞杨欣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