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压时的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751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压时的脱模机构,包括模具底板,所述模具底板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模具顶板,且模具底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工固定座和限位杆套,所述加工固定座位于限位杆套的一侧,所述模具顶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工固定座和限位杆,所述加工固定座位于限位杆的一侧,所述加工固定座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工固定座。该模压时的脱模机构,通过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的配合,并在顶柱和顶杆的相互配合下,可以通过气体挤压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气压实现成型工件的顶出脱模,通过机械结构实现无动力投入和消耗的工件脱模,一方面减少模压脱模辅助设备的投入,减少投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更加稳定可靠的实现工件的脱模。的实现工件的脱模。的实现工件的脱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压时的脱模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压
,具体为一种模压时的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模压是压缩模塑的简称,又称压塑,塑料或橡胶胶料在闭合模腔内借助加热、加压而成型为制品的塑料加工方法,一般是将粉状、粒状、团粒状、片状,甚至先作成和制品相似形状的料坯,放在加热的模具的型腔中,然后闭模加压,使其成型并固化或硫化,再经脱模得制品,该法特别适用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型加工。
[0003]模压主要用于热固性塑料(见热固性树脂)成型,如酚醛、三聚氰胺甲醛、脲甲醛等塑料,也用于制造不饱和聚酯和环氧树脂加玻璃纤维的增强塑料制品。热塑性塑料(见热塑性树脂)也有采用此法成型的,如聚氯乙烯唱片。但热塑性塑料模压时,模具必须在制品脱模前冷却,在下一个制件成型前,又必须把模具重新加热,因此生产效率很低。模压法在橡胶工业中也是一种极重要的成型方法,把胶料剪裁或冲切成简单形状,加入加热模具内,在成型的同时硫化,制品也是趁热脱模的。许多橡胶模型制品如密封垫、减震制品(如胶圈、胶板)等都用此法生产。
[0004]然而,现有的模具在模压完成后需要脱模机构将成型的工件顶出脱模,现有的脱模机构大多通过外部的辅助设备来实现工件的顶出脱模,这样不仅造成设备投入大,还造成消耗能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压时的脱模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脱模机构大多通过外部的辅助设备来实现工件的顶出脱模,这样不仅造成设备投入大,还造成消耗能源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压时的脱模机构,包括模具底板,所述模具底板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模具顶板,且模具底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工固定座和限位杆套,所述加工固定座位于限位杆套的一侧,所述模具顶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工固定座和限位杆,所述加工固定座位于限位杆的一侧,所述加工固定座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工固定座,所述加工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活塞腔,所述第一活塞腔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柱,所述活塞柱的顶部嵌入有顶柱,且活塞柱的底部嵌入有第一弹簧,所述加工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活塞腔,所述第二活塞腔的内部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胶水粘黏连接有活塞套,且顶杆的底部嵌入有第二弹簧,所述加工固定座的内部靠近第一活塞腔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加工固定座和加工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导流腔,所述加工固定座的一侧外壁上靠近第一活塞腔的一侧位置处嵌入有第二单向阀,所述顶杆的内部开设有排气腔,所述加工固定座的顶部靠近加工固定座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成型腔。
[0007]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嵌入在限位杆套的内部,且限位杆和限位杆套均共设置有四
个,四个限位杆和四个限位杆套分别对称设置在模具顶板的底部和模具底板的顶部。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活塞腔之间通过导流腔相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排气腔的横截面为L形结构,所述活塞套的一侧外壁上靠近排气腔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通孔。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单向朝向导流腔,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单向朝向第一活塞腔。
[0011]优选的,所述加工固定座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加工固定座对称设置在加工固定座的外壁上。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压时的脱模机构,通过第一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腔的配合,并在顶柱和顶杆的相互配合下,可以通过气体挤压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气压实现成型工件的顶出脱模,通过机械结构实现无动力投入和消耗的工件脱模,一方面减少模压脱模辅助设备的投入,减少投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更加稳定可靠的实现工件的脱模,使用寿命更长,脱模操作更加便捷有效,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复位,可以实现空气的补入和流出,进而保证脱模机构工作的连续性和持续性,适应批量化的生产加工。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加工固定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顶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加工固定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顶杆主视图;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的A处放大图。
[0020]图中:1、模具底板;2、模具顶板;3、加工固定座;4、限位杆套;5、加工固定座;6、限位杆;7、加工固定座;8、第一活塞腔;9、活塞柱;10、顶柱;11、第一弹簧;12、第二活塞腔;13、顶杆;14、活塞套;15、第二弹簧;16、第一单向阀;17、导流腔;18、第二单向阀;19、排气腔;20、成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模压时的脱模机构,包括模具底板1,模具底板1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模具顶板2,且模具底板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工固定座3和限位杆套4,加工固定座3位于限位杆套4的一侧,模具顶板2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工固定座5和限位杆6,加工固定座5位于限位杆6的一侧,加工固定座3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工固定座7,加工固定座7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活塞腔8,第一活塞腔8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柱9,活塞柱9的顶部嵌入有顶柱10,且活塞柱9的底部嵌入有第一弹
簧11,加工固定座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活塞腔12,第二活塞腔12的内部设置有顶杆13,顶杆13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胶水粘黏连接有活塞套14,且顶杆13的底部嵌入有第二弹簧15,加工固定座7的内部靠近第一活塞腔8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6,加工固定座3和加工固定座7的内部开设有导流腔17,加工固定座7的一侧外壁上靠近第一活塞腔8的一侧位置处嵌入有第二单向阀18,顶杆13的内部开设有排气腔19,加工固定座3的顶部靠近加工固定座5的下方位置处开设有成型腔20。
[0023]本专利技术中:限位杆6嵌入在限位杆套4的内部,且限位杆6和限位杆套4均共设置有四个,四个限位杆6和四个限位杆套4分别对称设置在模具顶板2的底部和模具底板1的顶部;保证模具顶板2升降的稳定性。
[0024]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单向阀16和第二活塞腔12之间通过导流腔17相连通;保证空气的流通流动。
[0025]本专利技术中:排气腔19的横截面为L形结构,活塞套14的一侧外壁上靠近排气腔19的一侧位置处开设有通孔;保证空气可以穿过活塞套14排出。
[0026]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单向阀16的单向朝向导流腔17,第二单向阀18的单向朝向第一活塞腔8;保证气体流动的单向性。
[0027]本专利技术中:加工固定座7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加工固定座7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压时的脱模机构,包括模具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底板(1)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模具顶板(2),且模具底板(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工固定座(3)和限位杆套(4),所述加工固定座(3)位于限位杆套(4)的一侧,所述模具顶板(2)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工固定座(5)和限位杆(6),所述加工固定座(5)位于限位杆(6)的一侧,所述加工固定座(3)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加工固定座(7),所述加工固定座(7)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活塞腔(8),所述第一活塞腔(8)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柱(9),所述活塞柱(9)的顶部嵌入有顶柱(10),且活塞柱(9)的底部嵌入有第一弹簧(11),所述加工固定座(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活塞腔(12),所述第二活塞腔(12)的内部设置有顶杆(13),所述顶杆(13)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胶水粘黏连接有活塞套(14),且顶杆(13)的底部嵌入有第二弹簧(15),所述加工固定座(7)的内部靠近第一活塞腔(8)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6),所述加工固定座(3)和加工固定座(7)的内部开设有导流腔(17),所述加工固定座(7)的一侧外壁上靠近第一活塞腔(8)的一侧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璐胡根杰陈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纳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