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糖化血红蛋白分离的色谱填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871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糖化血红蛋白分离的色谱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乳化后的溶液A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原位聚合;然后轮流加入乳化后的溶液B和乳化后的溶液C进行原位沉积和交联获得所述用于糖化血红蛋白分离的色谱填料;溶液A包括2wt%~40wt%第一单体、0.5wt%~5wt%引发剂、0.5wt%~15wt%稳定剂,余量为水;溶液B包括5wt%~40wt%第三单体、1wt%~30wt%第四单体和0.5wt%~5wt%引发剂,余量为水;溶液C包括0.5wt%~15wt%的稳定剂,余量为水。其从而达到简化操作流程、缩短制备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浪费的目的。减少污染浪费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糖化血红蛋白分离的色谱填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色谱填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糖化血红蛋白分离的色谱填料。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因血糖控制差引起的致残、致死案例不断增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由于其能体现患者近2个月的血糖情况,对于帮助医生更好的评估病人病情具有较大帮助,因此其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指标在临床上被广泛认可。
[0003]目前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离子交换色谱法、硼酸亲和层析法、免疫分析法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已被临床医生作为评估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对金标准。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主要利用不同成分的血红蛋白带电性的不同,与其填料的结合力大小的不同而实现分离。
[0004]糖化血红蛋白分离填料以小粒径单分散亲水聚合物颗粒为主,此外还有少量的生物大分子填料和硅胶填料,其中单分散聚合物填料的制备以种子溶胀法和分散聚合法为主。
[0005]种子溶胀法是由Ugelstad J.于90年代初提出,主要是利用乳液聚合制备的颗粒作为种子,然后用单体、交联剂、溶胀剂等进行多步溶胀、聚合,从而得到粒径更大的聚合物颗粒。专利CN1412554A采用种子溶胀法合成了氯甲基化聚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基质微球,并在其基础上通过胺化和表面沉积制备得到磺酸化的单分散阳离子填料。但聚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颗粒由于其表面较强的疏水性容易对生物大分子产生不可逆吸附,从而导致分离效果下降。同样的,专利CN1132213A采用一步种子溶胀法制备了聚苯乙烯交联微球和聚乙烯吡啶交联微球,但是同样没能避免不可逆吸附的问题。专利CN110314664A和专利CN1785526A也都采用种子溶胀法制备得到可用于糖化血红蛋白分析的单分散色谱填料,它是主要利用亲水性单体等对种子颗粒进行溶胀聚合,从而制得表面亲水的单分散色谱填料。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填料对蛋白分子的不可逆吸附,但是填料制备过程依然复杂。总之,种子溶胀法的优点是制备的填料颗粒较为均一,缺点则是整个制备过程操作繁琐,条件苛刻,周期过长,成本过高,产生的废液过多等。
[0006]分散聚合主要通过在反应前将单体、甲醇或乙醇等有机溶剂、油溶引发剂等混合为均一的体系,升温引发反应后,聚合物单体开始聚合并达到一定分子量后析出并缠绕,最终形成一定大小的聚合物颗粒。分散聚合法主要用于制备非交联以及低交联聚合物颗粒。在利用分散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交联微球的过程中,当采用一次投料来制备交联聚苯乙烯微球时,交联剂二乙烯基苯的比例不能大于1%,否则将会使得制备得到的颗粒均一性下降,呈多分散状态,严重的可能导致物料结块而使反应彻底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糖化血红蛋白分离的色谱填料的制备方法,其简单、高效、低成本、环保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获得的。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糖化血红蛋白分离的色谱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乳化后的溶液A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原位聚合;然后轮流加入乳化后的溶液B和乳化后的溶液C进行原位沉积和交联获得所述用于糖化血红蛋白分离的色谱填料;
[0011]溶液A包括2wt%~40wt%第一单体、0.5wt%~5wt%引发剂、0.5wt%~15wt%稳定剂,余量为水;溶液B包括5wt%~40wt%第三单体、1wt%~30wt%第四单体和0.5wt%~5wt%引发剂,余量为水;溶液C包括0.5wt%~15wt%的稳定剂,余量为水。
[0012]优选地,所述溶液A中,第一单体的含量为8~25wt%。更优选地,所述溶液A中,第一单体的含量为10~25wt%。
[0013]优选地,所述溶液A中,所述引发剂的含量为0.5~2wt%。更优选地,所述溶液A中,所述引发剂的含量为0.5~1wt%。
[0014]优选地,所述溶液A中,所述稳定剂的含量为1~8wt%。更优选地,所述溶液A中,所述稳定剂的含量为1~2wt%。
[0015]优选地,所述溶液B中包括15~40wt%的第三单体。更优选地,所述溶液B中,所述第三单体的含量为28~40wt%。
[0016]优选地,所述溶液B中包括10~25wt%的第四单体。更优选地,所述溶液B中,所述第四单体的含量为20~25wt%。
[0017]优选地,所述溶液B中,引发剂的含量为1~3wt%。更优选地,所述溶液B中,引发剂的含量为1~2wt%。
[0018]优选地,所述溶液C中,稳定剂的含量为2~10wt%。更优选地,所述溶液C中,稳定剂的含量为2~4wt%。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单体选自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氯甲基苯乙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的一种或几种。
[0020]优选地,所述溶液A还包括0.5wt%~30wt%第二单体。更优选地,所述溶液A中还包括2~15wt%的第二单体。更优选地,所述溶液A中还包括3~8wt%的第二单体。
[0021]优选地,所述第二单体选自二乙烯基苯、二丙烯基苯、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三单体选自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3]优选地,所述第四单体选自二乙烯基苯、二丙烯基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4]优选地,所述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硫酸钾、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5]优选地,所述稳定剂选自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
纤维素、β

环糊精、明胶、木质素、吐温和司班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6]优选地,所述溶液A与所述溶液B之间的重量比为(1~4):(1~60)。
[0027]优选地,所述溶液B与所述溶液C之间的重量比为(1~6):(1~20)。
[0028]优选地,溶液B和溶液C逐滴滴加入溶液A中。
[0029]优选地,原位聚合温度、原位沉积和交联的温度为65~95℃。
[0030]优选地,所述溶液A反应1~4小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糖化血红蛋白分离的色谱填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乳化后的溶液A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原位聚合;然后轮流加入乳化后的溶液B和乳化后的溶液C进行原位沉积和交联获得所述用于糖化血红蛋白分离的色谱填料;溶液A包括2wt%~40wt%第一单体、0.5wt%~5wt%引发剂、0.5wt%~15wt%稳定剂,余量为水;溶液B包括5wt%~40wt%第三单体、1wt%~30wt%第四单体和0.5wt%~5wt%引发剂,余量为水;溶液C包括0.5wt%~15wt%的稳定剂,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体选自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氯甲基苯乙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A还包括0.5wt%~30wt%第二单体,所述第二单体选自二乙烯基苯、二丙烯基苯、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云曾彬任兴发屠炳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维乐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