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用现场施工移动监控设备手动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869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智慧工地用现场施工移动监控设备手动升降装置包括,外管,底端设有底板,上端设有封板;所述封板上设有圆孔;所述外管的外壁上设有线孔;所述线孔上设有第一滑轮;若干定位板,依次设置在外管内;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圆孔正对的滑孔;所述定位板的滑孔上设有正对第一滑轮滚动面的缺口;内管,成圆形,一端穿过圆孔设置在外管内;所述内管的外壁与定位板的滑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内管的底部设有穿孔;控制部,设置在外管外壁上;提升绳,一端与控制部固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线孔、若干定位板上的缺口和穿孔,与内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试想较高高度的升降,满足视频监控的高度需要,同时整体结构较为简单,体积小,对底座的影响小,成本可控。成本可控。成本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慧工地用现场施工移动监控设备手动升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视频监控领域,具体涉及智慧工地用现场施工移动监控设备手动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移动监控主要是可移动的底座加上视频监控设备来实现。为了获得更大的视频监控范围,通常需要将视频监控设备提升到一定的高度,目前大多数运用到视频监控小车的升降结构为纯电控结构,如电缸、气缸等,但是由于视频监控设备的重量较大,同时部分时候需要提升较高的高度,因此需要使用较大体积的电控结构,使得底座的体积增大,使得移动监控小车的可穿梭性能降低,同时使用较大体积的电控结构成本也急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智慧工地用现场施工移动监控设备手动升降装置,可以试想较高高度的升降,满足视频监控的高度需要,同时整体结构较为简单,体积小,对底座的影响小,成本可控。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智慧工地用现场施工移动监控设备手动升降装置,包括,
[0006]外管,底端设有底板,上端设有封板;所述封板上设有圆孔;所述外管的外壁上设有线孔;所述线孔上设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的轴线与外管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滑轮的滚动面部分位于外管内;
[0007]若干定位板,依次设置在外管内,板面与外管的轴线垂直;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圆孔正对的滑孔;所述定位板的滑孔上设有正对第一滑轮滚动面的缺口;
[0008]内管,成圆形,一端穿过圆孔设置在外管内;所述内管的外壁与定位板的滑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内管的底部设有穿孔;
[0009]控制部,设置在外管外壁上;
[0010]提升绳,一端与控制部固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线孔、若干定位板上的缺口和穿孔,与内管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的滑孔的内壁上设有导滑圈,所述导滑圈的内壁与外管的外壁滑动摩擦。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开口向下的扣罩,设置在线孔的外侧,与外管的外壁无缝连接,位于第一滚轮的正上方。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内还设有防晃塞,所述防晃塞位于线孔的下方,所述防晃塞与线孔的垂直高度差为内管直径的0.5~1倍,所述防晃塞设有与内管外壁滑动摩擦的塞孔,所述塞孔上设有与定位板缺口正对的通孔;所述防晃塞的厚度不低于内管直径的三分之一。
[0014]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正对内管底部。
[0015]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结构包括,
[0016]减震弹簧,设置在底板上表面;
[0017]减震垫,设置在减震弹簧的上表面,正对内管底部。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固定板,所述安装固定板的表面设有若干定位凸起;所述安装固定板上设有若干螺纹孔。
[001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部包括,
[0020]滚筒,通过固定板可转动的设置在外管上,所述提升绳的一端与滚筒连接;
[0021]手轮,与滚筒同轴固接;
[0022]锁止机构,设置在手轮上。
[0023]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
[0024]握板,一端铰接在手轮的握持部上;
[0025]第二滑轮,设置在手轮的横向部上;
[0026]导向限位件,设置在手轮的横向部上;所述导向限位件上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正对滚筒的固定板;所述滚筒的固定板上设有若干围绕手轮的横向部的插孔;所述导向限位件上设有与限位滑槽同轴的扩径槽;所述扩径槽正对滚筒的固定板;
[0027]插件,穿过限位滑槽,两端外伸;所述插件上设有卡凸块,所述卡凸块正对滚筒的固定板;
[0028]复位弹簧,外套在插件上,两端分别与扩径槽和卡凸块相抵;
[0029]拉绳,一端与握板的自由端铰接,另一端绕过第二滑轮与插件连接。
[0030]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0031]采用套管的结构形式,将内管内套在外管内,通过控制部控制提升绳的长短,从而提升和降落内管,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又可以稳定的实现升降。
[0032]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0033]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
[0034]图1为智慧工地用现场施工移动监控设备手动升降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图1中B

B剖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图3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8]图5为图4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9]图中:1.外管;11.底板;12.封板;121.圆孔;13.线孔;2.第一滑轮;3.定位板;31.滑孔;32.缺口;4.内管;41.穿孔;51.滚筒;52.固定板;521.插孔;53.手轮;531.握持部;532.横向部;541.握板;542.第二滑轮;543.导向限位件;5431.限位滑槽;5432.扩径槽;544.插件;5441.卡凸块;545.复位弹簧;546.拉绳;6.提升绳;7.导滑圈;8.扣罩;9.防晃塞;91.塞孔;92.通孔;100.减震弹簧;101.减震垫;102.安装固定板;1021.定位凸起;1022.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41]实施例:
[0042]如图1至图5所示,智慧工地用现场施工移动监控设备手动升降装置,包括,
[0043]外管1,底端设有底板11,上端设有封板12;所述封板12上设有圆孔121;所述外管1的外壁上设有线孔13;所述线孔13上设有第一滑轮2,所述第一滑轮2的轴线与外管1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滑轮2的滚动面部分位于外管1内;
[0044]若干定位板3,依次设置在外管1内,板面与外管1的轴线垂直;所述定位板3上设有圆孔121正对的滑孔31;所述定位板3的滑孔31上设有正对第一滑轮2滚动面的缺口32;
[0045]内管4,成圆形,一端穿过圆孔121设置在外管1内;所述内管4的外壁与定位板3的滑孔3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内管4的底部设有穿孔41;
[0046]控制部,设置在外管1外壁上;
[0047]提升绳6,一端与控制部固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线孔13、若干定位板3上的缺口32和穿孔41,与内管4连接。
[0048]采用套管的结构形式,将内管4内套在外管1内,通过控制部控制提升绳6的长短,从而提升和降落内管4,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又可以稳定的实现升降。
[0049]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板3的滑孔31的内壁上设有导滑圈7,所述导滑圈7的内壁与外管1的外壁滑动摩擦。
[0050]定位板3采用金属材料制作,保证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慧工地用现场施工移动监控设备手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底端设有底板,上端设有封板;所述封板上设有圆孔;所述外管的外壁上设有线孔;所述线孔上设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的轴线与外管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滑轮的滚动面部分位于外管内;若干定位板,依次设置在外管内,板面与外管的轴线垂直;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圆孔正对的滑孔;所述定位板的滑孔上设有正对第一滑轮滚动面的缺口;内管,成圆形,一端穿过圆孔设置在外管内;所述内管的外壁与定位板的滑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内管的底部设有穿孔;控制部,设置在外管外壁上;提升绳,一端与控制部固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线孔、若干定位板上的缺口和穿孔,与内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工地用现场施工移动监控设备手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的滑孔的内壁上设有导滑圈,所述导滑圈的内壁与外管的外壁滑动摩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工地用现场施工移动监控设备手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口向下的扣罩,设置在线孔的外侧,与外管的外壁无缝连接,位于第一滚轮的正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工地用现场施工移动监控设备手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内还设有防晃塞,所述防晃塞位于线孔的下方,所述防晃塞与线孔的垂直高度差为内管直径的0.5~1倍,所述防晃塞设有与内管外壁滑动摩擦的塞孔,所述塞孔上设有与定位板缺口正对的通孔;所述防晃塞的厚度不低于内管直径的三分之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工地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力向光华唐昕罗伟李林峰杨中浪冉伟赵舶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首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