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压力绷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68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2
一种面部压力绷带,包括绷带本体和施压组件,所述绷带本体的中央设有与人体头部相吻合的头部容置部,所述绷带本体的头部容置部的两侧的对应于人体两个面颊部位分别设有充气球囊,所述绷带本体的头部容置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与人体的耳部相匹配的耳部通孔,在所述绷带本体的两侧的末端设有连接结构,所述充气球囊与所述施压组件连通,且由施压组件给充气球囊充气施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适合于术后使用的、舒适度更佳的、零部件更少的、故障点更少、成本更低的优点。成本更低的优点。成本更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部压力绷带


[0001]本技术涉理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部压力绷带。

技术介绍

[0002]中国专利文献CN 103126872 A公开了一种面部加压按摩器,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弹性框,其在使用者穿戴时横贯使用者头部,以自左侧面部连接至右侧面部的状态戴在使用者的头部,戴在使用者头部的状态下两端部向左侧面部和右侧面部具有一定弹性力;加压板,其与上述弹性框的两端部结合并紧贴左侧面部和右侧面部,在上述弹性框的弹性力作用下对左侧面部和右侧面部加压 ;以及变位装置,其使上述加压板与上述弹性框的两端部结合,并在上述加压板与上述弹性框的两端部结合的状态下,沿上述弹性框的两端部的长度方向对上述加压板的位置进行上下调节;上述变位装置包括:滑行部,其具有自上述弹性框的两端部延长并沿长度方向形成多个锁扣部;中继构件,其具有向着上述锁扣部贯通形成的接合部,为确保上述滑行部插入而设置有贯通形成的滑行槽,从而通过上述滑行部上下移动;以及固定构件,其具有其一侧与上述加压板的一侧结合,另一侧插入上述锁扣部的弹性加压型对应锁扣部和插入上述接合部并与之结合的对应接合部,通过上述对应接合部与上述中继构件结合。
[0003]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面部加压按摩器,其并不适合于刚手术完的人群使用,使用起来舒适度欠佳,而且此种按摩器结构复杂,零部件多,故障点多,成本也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向社会提供一种适合于术后使用的、舒适度更佳的、零部件更少的、故障点更少、成本更低的面部压力绷带。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面部压力绷带,包括绷带本体和施压组件,所述绷带本体的中央设有与人体头部相吻合的头部容置部,所述绷带本体的头部容置部的两侧的对应于人体两个面颊部位分别设有充气球囊,所述绷带本体的头部容置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与人体的耳部相匹配的耳部通孔,在所述绷带本体的两侧的末端设有连接结构,所述充气球囊与所述施压组件连通,且由施压组件给充气球囊充气施压。
[0006]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施压组件包括第一充气管和充气源单元,所述第一充气管用于连通所述充气单元和充气球囊。
[0007]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第一充气管和充气源单元之间是可拆卸式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第一充气管的与所述充气源单元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单向阀和顶筒,所述充气源单元的与所述第一充气管连接端设有与所述顶筒匹配的顶针,当顶针与所述顶筒对插时,所述第一单向阀打开,此时所述第一充气管和所述充气源单元之间连通,当所述顶针与顶筒落离后,所述第一单向阀关闭,所述第一充气管和所述充气源单元断开。
[0009]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充气源单元为手捏式充气源或电动式充气源。
[0010]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手捏式充气源包括手捏式球囊、连接管、放气阀和压力表,所述连接管安装于所述手捏式球囊且与所述手捏式球囊连通,所述压力表和放气阀设置在所述连接管的远手捏式球囊侧,所述连接管上还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充气管连通。
[0011]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连接管的近手捏式球囊侧设有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从外界进气至手捏式球囊,所述第三单向阀用于将手捏式球囊的气输出至充气球囊。
[0012]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手捏式球囊的一侧设有固定件。
[0013]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连接结构是魔术贴结构或者扣合结构。
[0014]作为本技术的改进,在所述充气球囊的内底面设有容置袋,所述容置袋可用于放置冰袋。
[0015]本技术由于包括绷带本体和施压组件,所述绷带本体的中央设有与人体头部相吻合的头部容置部,所述绷带本体的头部容置部的两侧的对应于人体两个面颊部位分别设有充气球囊,所述绷带本体的头部容置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与人体的耳部相匹配的耳部通孔,在所述绷带本体的两侧的末端设有连接结构,所述充气球囊与所述施压组件连通,且由施压组件给充气球囊充气施压;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按摩器佩戴在使用者头部,施压组件工作,给两个充气球囊充气,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节压力,待充气球囊充气足够后,停止充气,位于人体两个面颊部位的充气球囊便可以对人体面部进行按摩,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结构更加简单,故障点更少,制作成本更低,而且舒适度更佳,更适合于术后的面部按摩,从而起到保护术区和创部,避免再度受损的作用;本技术通过加压的方式可以实现止血、止痛,并能达到防止或减轻水肿、防止或减轻骨折错位的效果;此外,本技术还可以实现通过冷敷贴进行冷敷治疗,减轻局部充血,减轻疼痛,防止炎症和化脓扩散。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施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见图1至图2,图1至图2揭示的是面部压力绷带地一种实施方式,一种面部压力绷带,包括绷带本体1和施压组件2,所述绷带本体1的中央设有与人体头部相吻合的头部容置部11(头部容置部11用于套在人头上),所述绷带本体1的头部容置部11的两侧的对应于人体两个面颊部位分别设有充气球囊10,所述绷带本体1的头部容置部11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与人体的耳部相匹配的耳部通孔12,在所述绷带本体1的两侧的末端设有连接结构13,所述连接结构13可将按摩器固定在人体面部,所述充气球囊10与所述施压组件2连通,且由施压组件2给充气球囊10充气施压。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按摩器佩戴在使用者面部,施压组件2工作,给两个充气球囊10充气,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节压力,待充气球囊10充气足够后,停止充气,位于人体两个面颊部位的充气球囊10便可以对人体面部进行按摩,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结构更加简单,故障点更少,制作成本更低,而且
舒适度更佳,更适合于术后的面部按摩,从而起到保护术区和创部,避免再度受损的作用;本技术通过加压的方式可以实现止血、止痛,并能达到防止或减轻水肿、防止或减轻骨折错位的效果;此外,本技术还可以实现通过冷敷贴进行冷敷治疗,减轻局部充血,减轻疼痛,防止炎症和化脓扩散。
[0019]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施压组件2包括第一充气管21和充气源单元22,所述第一充气管21用于连通所述充气单元22和充气球囊10,具体的,所述第一充气管21和充气源单元22之间是可拆卸式连接,这样当充气球囊10充气完成后,可以将所述充气源单元22拆卸下来,充气源单元22再给别的按摩器充气,这样就能实现一个充气源单元22多用,资源的利用率更高,更加节省资源。
[0020]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充气管21的与所述充气源单元22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单向阀211和顶筒212,所述充气源单元22的与所述第一充气管21连接端设有与所述顶筒212匹配的顶针221,当顶针221与所述顶筒212对插时,所述第一单向阀211打开,此时所述第一充气管21和所述充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部压力绷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绷带本体(1)和施压组件(2),所述绷带本体(1)的中央设有与人体头部相吻合的头部容置部(11),所述绷带本体(1)的头部容置部(11)的两侧的对应于人体两个面颊部位分别设有充气球囊(10),所述绷带本体(1)的头部容置部(11)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与人体的耳部相匹配的耳部通孔(12),在所述绷带本体(1)的两侧的末端设有连接结构(13),所述充气球囊(10)与所述施压组件(2)连通,且由施压组件(2)给充气球囊(10)充气施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部压力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组件(2)包括第一充气管(21)和充气源单元(22),所述第一充气管(21)用于连通所述充气单元(22)和充气球囊(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部压力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管(21)和充气源单元(22)之间是可拆卸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面部压力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气管(21)的与所述充气源单元(22)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单向阀(211)和顶筒(212),所述充气源单元(22)的与所述第一充气管(21)连接端设有与所述顶筒(212)匹配的顶针(221),当顶针(221)与所述顶筒(212)对插时,所述第一单向阀(211)打开,此时所述第一充气管(21)和所述充气源单元(22)之间连通,当所述顶针(221)与顶筒(212)落离后,所述第一单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笑李竹君陈洁翟海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