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去飞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527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箱去飞边机构,它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具有供待去飞边油箱上部容置的上模腔,下模组件具有供待去飞边油箱下部容置的下模腔,上模组件上设有多个上模压边镶块,上模压边镶块设有上切割刃,所有的上切割刃围设形成完整的上切割部;下模组件上设有与上模压边镶块一一对应的下模压边镶块,下模压边镶块设有下切割刃,所有的下切割刃围设形成完整的下切割部;在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合模切割时,上切割部与下切割部相对挤压切除油箱飞边,且每个上切割刃与对应的下切割刃可独立地将油箱的一部分飞边切除。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机械作业代替人工分段去除油箱飞边,同时可自动收集被去除的飞边废料。料。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箱去飞边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讲的是一种油箱去飞边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一种汽车油箱的生产工艺是通过吹塑成型,由于模具或工艺的原因在油箱的进油口(或称:焊接口)及外侧周边处容易出现毛刺、夹边、飞边等,使得进油口及外侧周边不平整,因此需要后续加工将其去除。
[0003]现有的去油箱飞边方法采用的是人工修剪去飞边的方法,修剪过程程序繁琐且易对工人和产品造成损伤,安全性低且成本易提高,人工的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油箱焊接口加工采用的是人工端面锪钻去飞边,因此需要人工装夹,人工取件,其效率较低,且在加工中有碎屑进入油箱内部,增加后续的清理工序,且不易清理干净,从而给油箱的使用带来严重的后果;再者,被去除的飞边废料仍然需要人工收集,费时费工,作业效率更是低下。
[0004]由此,开发一种采用机械代替人工方式去油箱飞边,且可以自动收集飞边废料的油箱去飞边机构,一直以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采用机械作业方式可分段去除油箱飞边,且可自动收集被去除的飞边废料的油箱去飞边机构。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油箱去飞边机构,它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具有供待去飞边油箱上部容置的上模腔,下模组件具有供待去飞边油箱下部容置的下模腔,上模组件上设有多个沿上模腔周缘依次分布的上模压边镶块,且每个上模压边镶块的底部设有上切割刃,所有的上切割刃围设形成完整的上切割部;下模组件上设有多个沿下模腔周缘依次分布且与上模压边镶块一一对应的下模压边镶块,且每个下模压边镶块的顶部设有下切割刃,所有的下切割刃围设形成完整的下切割部;在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合模切割时,上切割部与下切割部相对挤压切除油箱飞边,且每个上切割刃与对应的下切割刃可独立地将油箱的一部分飞边切除。
[0007]通过将上模压边镶块和下模压边镶块进行分段设置,并在每段上模压边镶块和每段下模压边镶块上分别设置独立的上切割部和下切割部,一方面便于各个部件的加工制作及部件组装;另一方面,可以在合模过程中,便于对油箱飞边的分步骤切除,相较于整体切割更容易,且可保护油箱本体;此外,也为后续将被切割下来的一整圈油箱飞边切块提供可能。在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合模过程中,通过上模切割部和下模切割部挤压配合切除油箱飞边,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去除油箱飞边的作业方式,也更加高效。
[0008]作为改进,下模组件上设有焊接口切割刀,焊接口切割刀的刀口呈朝上设置,并通过焊接口气缸连接在下模组件面板上;上模组件上设有与焊接口切割刀相适配的焊接口切
割定位块,当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处于合模状态下时,焊接口气缸用于控制焊接口切割刀将油箱焊接口处的飞边切除。
[0009]由于油箱焊接口处往往呈圆筒状,在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合模过程中,依靠上模切割部和下模切割部挤压配合,无法将油箱焊接口处飞边去除。此时,通过设置焊接口切割刀,利用焊接口切割刀切除油箱焊接口飞边,实现二次去飞边的目的。
[0010]作为改进,每个上模压夹边镶块上设有至少一个压飞边组件,压飞边组件用于控制油箱飞边在上模压夹边镶块上压住和分离。
[0011]具体地讲,压飞边组件包括旋转气缸和曲柄压杆,旋转气缸设在上模压夹边镶块的外侧缘上,曲柄压杆与旋转气缸的驱动端连接;旋转气缸用于驱动曲柄压杆以旋转气缸为定点在上模压夹边镶块上摆动。
[0012]在切油箱飞边时,曲柄压杆将油箱飞边压在上模压夹边镶块上,确保油箱飞边不会随意移动,便于去除油箱飞边,这一过程也是在模仿人手拾取油箱飞边的动作,将被切除的油箱飞边暂时收集在上模压夹边镶块上;当切油箱飞边作业完成后,曲柄压杆松开,被切除的油箱飞边从上模压夹边镶块上分离,后续可通过传送带统一收集,这一过程相当于人工将拾取的油箱飞边放置。旋转气缸、曲柄压杆和传送带的配合,可以完全代替人工,实现自动收集飞边的目的。
[0013]作为改进,上模腔上方的上模组件面板上竖直设有多根上模夹杆,上模夹杆的延伸端与待去飞边油箱的上部抵接;下模腔下方的下模组件面板上竖直设有多根与上模夹杆相适配的下模夹杆,下模夹杆的延伸端与待去飞边油箱的底部抵接;在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处于合模状态下时,上模夹杆和下模夹杆用于将待去飞边油箱固定在上模腔和下模腔之间的容置腔内。
[0014]通过上模夹杆和下模夹杆配合,将待去飞边油箱固定在容置腔内,确保在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合模后,油箱在容置腔内不会移动,保证了去飞边的精度;同时,也便于后续实现油箱本体和已去除飞边的分离。
[0015]作为改进,上模压夹边镶块通过压缩回弹组件与上模组件面板连接,下模压夹边镶块通过压夹边顶出气缸与下模组件面板连接,夹边顶出气缸用于控制被切除的油箱夹边与油箱本体分离。
[0016]在油箱去飞边作业完成后,通过夹边顶出气缸向上顶出,推动下模压夹边镶块上顶,由于上模压夹边镶块上部连接有压缩回弹组件,下模压夹边镶块上顶可带动上模压夹边镶块向上移动,由于油箱本体已经被上模夹杆和下模夹杆固定,此时上模压夹边镶块向上移动,便可实现被曲柄压杆压在上模压夹边镶块上的油箱夹边与油箱本体分离。
[0017]作为改进,上模组件面板上竖直连接有多个上模夹边挡块,且每个上模夹边挡块的延伸端均延伸设置在相邻的两个上模压夹边镶块之间;下模组件面板上竖直连接有多个与上模夹边挡块相适配的下模夹边挡块,且每个下模夹边挡块的延伸端均延伸设置在相邻的两个下模压夹边镶块之间;在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合模时,上模夹边挡块和下模夹边挡块相互配合,用于将一整圈的油箱飞边挤压切成多段小块。
[0018]通过设置上模夹边挡块和下模夹边挡块,利用二者的挤压配合,将一整圈飞边切割成多段小块,便于后续将被切除的飞边放进粉碎机内粉碎。
[0019]作为改进,上模组件下方的机架上安装有滑动单元,滑动单元包括水平导轨、下夹
具固定板和无杆气缸,水平导轨安装在机架上,且一端位于上模组件的下方,另一端位于上模组件的外侧;水平导轨上滑动配合有下夹具固定板,下夹具固定板上部连接有下模组件;无杆气缸安装在机架上,用于驱动下夹具固定板在上模组件下方的机架处滑进和滑出。
[0020]滑动单元的设置,通过滑动单元带动下模组件从上模组件下方的机架处滑出,在机架外进行带飞边的油箱的放置作业,以及进行已切除飞边的油箱本体的取走作业,不仅作业方便快捷,而且将带飞边的油箱放入容置腔内时,更容易准确放置。
[0021]作为改进,上模组件上方的机架上安装有升降单元,升降单元包括升降导柱、上夹具固定板和升降气缸,升降导柱一端与上夹具固定板连接,另一端与机架上的定位孔活动连接;上夹具固定板位于机架的内部,且上夹具固定板的底部连接有上模组件;升降气缸安装在机架上,且活塞杆输出端连接有上夹具固定板,用于驱动上夹具固定板在机架内上升和下降。
[0022]通过设置升降单元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箱去飞边机构,它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上模组件(2)和下模组件(3),所述上模组件(2)具有供待去飞边油箱上部容置的上模腔(22),下模组件(3)具有供待去飞边油箱下部容置的下模腔(3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2)上设有多个沿上模腔(22)周缘依次分布的上模压边镶块(21),且每个上模压边镶块(21)的底部设有上切割刃,所有的上切割刃围设形成完整的上切割部(23);所述下模组件(3)上设有多个沿下模腔(32)周缘依次分布且与上模压边镶块(21)一一对应的下模压边镶块(31),且每个下模压边镶块(31)的顶部设有下切割刃,所有的下切割刃围设形成完整的下切割部(33);在上模组件(2)和下模组件(3)合模切割时,所述的上切割部(23)与下切割部(33)相对挤压切除油箱飞边,且每个上切割刃与对应的下切割刃可独立地将油箱的一部分飞边切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去飞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3)上设有焊接口切割刀(34),所述焊接口切割刀(34)的刀口呈朝上设置,并通过焊接口气缸(35)连接在下模组件(3)的面板上;所述上模组件(2)上设有与焊接口切割刀(34)相适配的焊接口切割定位块(24),当上模组件(2)和下模组件(3)处于合模状态下时,所述焊接口气缸(35)用于控制焊接口切割刀(34)将油箱焊接口处的飞边切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箱去飞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上模压夹边镶块(21)上设有至少一个压飞边组件(20),所述压飞边组件(20)用于控制油箱飞边在上模压夹边镶块(21)上压住和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箱去飞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飞边组件(20)包括旋转气缸(25)和曲柄压杆(26),所述旋转气缸(25)设在上模压夹边镶块(21)的外侧缘上,所述曲柄压杆(26)与旋转气缸(25)的驱动端连接;所述旋转气缸(25)用于驱动曲柄压杆(26)以旋转气缸(25)为定点在上模压夹边镶块(21)上摆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箱去飞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腔(22)上方的上模组件(2)面板上竖直设有多根上模夹杆(27),所述上模夹杆(27)的延伸端与待去飞边油箱的上部抵接;所述下模腔(32)下方的下模组件(3)面板上竖直设有多根与上模夹杆(28)相适配的下模夹杆(37),所述下模夹杆(37)的延伸端与待去飞边油箱的底部抵接;在上模组件(2)和下模组件(3)处于合模状态下时,所述上模夹杆(27)和下模夹杆(37)用于将待去飞边油箱固定在上模腔(22)和下模腔(32)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苗王锦浪张修恩程利波陈聪魏一辉陆鑫鑫钱鹏峰周华铭葛昭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