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子抑制电离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8511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质谱离子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电子抑制电离源装置。包括紫外光源、传输电极、出口电极及绝缘挡光装置,其中传输电极和出口电极的轴向开有通孔,出口电极设置于传输电极的底部,紫外光源设置于传输电极的顶部通孔处,传输电极用于离子传输,出口电极用于真空差分;绝缘挡光装置用于间隔传输电极和出口电极及用于遮挡紫外光源的紫外光对传输电极和出口电极的辐照。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抑制光电子产生,保证单一的单光子电离途径,还能够能实现离子聚焦,提高离子传输效率,有效提高样品测定动态区间。样品测定动态区间。样品测定动态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子抑制电离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质谱离子源
,特别涉及一种光电子抑制电离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真空紫外光能够使电离能低于其光子能量的有机物分子发生单光子电离,主要产生分子离子,几乎没有碎片离子,谱图简单,可根据分子量和信号强度进行快速的定性定量分析,但是只能电离电离能低于光子能量的分子,可分析物范围有限。利用真空紫外光源在试剂区产生的光电子可以发展得到不同的电离源,比如:光电子电离源、单光子

化学电离以及射频电场增强的单光子

化学电离源。通过调控电子能量可以扩大分析物电离范围,提高电离效率。然而,光电子通过电场作用引发除光电离之外的其它电离途径发生,比如:电离轰击电离、化学电离等,多种电离方式的存在,使得样品测定的线性动态范围变窄。此外,高气压下的光电离由于离子传输效率的降低会导致灵敏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子抑制电离源装置,以解决现有电离技术中存在除光电离之外的其它电离途径发生,使得样品测定的线性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子抑制电离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紫外光源(1)、传输电极、出口电极(9)及绝缘挡光装置,其中传输电极和出口电极(9)的轴向开有通孔,出口电极(9)设置于传输电极的底部,紫外光源(1)设置于传输电极的顶部通孔处,传输电极用于离子传输,出口电极(9)用于真空差分;绝缘挡光装置用于间隔传输电极和出口电极(9)及用于遮挡紫外光源(1)的紫外光对传输电极和出口电极(9)的辐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子抑制电离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电极包括顶盖电极(3)、入口电极(5)和多极杆电极(7),其中顶盖电极(3)设置于入口电极(5)的上方,多极杆电极(7)沿周向布设于入口电极(5)的下方,且轴线与所述传输电极的传输方向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子抑制电离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装置包括顶盖电极挡光绝缘垫(2)、入口电极绝缘垫(4)、多极杆电极绝缘垫(6)及挡光管(8),其中顶盖电极挡光绝缘垫(2)设置于紫外光源(1)和顶盖电极(3)之间,用于阻挡紫外光源(1)的紫外光对顶盖电极(3)的辐照;入口电极绝缘垫(4)设置于顶盖电极(3)和入口电极(5)之间,用于阻挡紫外光源(1)的紫外光对入口电极(5)的辐照;挡光管(8)设置于多极杆电极(7)的内侧,用于阻挡紫外光源(1)的紫外光对多极杆电极(7)的辐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子抑制电离源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洋曹艺雪陈平文宇轩陈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