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发射显示器的电极导线引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501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场发射显示器的电极导线引出结构,包括阴极板、阳极板及封装边框,其中所述阴极板与所述阳极板对应接合,所述阴极板具有阴极基板,在阴极基板上设有阴极导电层,而所述阳极板具有阳极基板,在阳极基板上设有阳极导电层,此外,所述封装边框设于阴极基板与阳极基板间,在所述封装边框的一个侧边延伸引线板,在所述引线板的两个端面上设有多个电极导线,且所述多个电极导线与所述阴阳极基板间设有导电层以与所述阴阳极导电层电连接,通过所延伸的引线板,可实现所述阴极与阳极导电层与其它电源的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场发射显示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封装边框的场 发射显示器的导线配置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碳纳米管具有极佳的电子产生效率,因此常被应用于 场发射平面显示器中的阴极电子发射源上。相对于其它的平面显示器 类型,场发射型平面显示器更趋成熟,其不但具有较佳的亮度与宽广 的视角,还具有低耗能及反应速度快等优势。目前所常见的场发射平面显示器结构,通常由阴极板和阳极板组 成,其中阴极板和阳极板分别具有阴极基板和阳极基板,并在阴阳极 基板间设置封装边框结构以阻隔形成内部的真空区域,配合内部真空 区域所设置的电场,为碳纳米管所游离出的自由电子提供加速的空间 及动力,使电子最后撞击设置于阳极板上的荧光层而形成发光效应。上述的场发射平面显示器结构中,为了实现真空区域内分别设于 阴极基板及阳极基板上的导电层与外部电源的电连接,公知的作法有两种 一种是在阴阳基板上分别铺设电极导线,在将阴阳基板对应接 合时,以相互偏移对接的方式让阴阳基板上所设置的电极导线外露于 真空区域外,形成电极导线的配接区域以供外部电源连接。然而这种 方式会降低板材的使用效率,即有效显示区域占整体板材面积的比例 降低,而且为了产生额外的配接区域,将使得阴阳极板接合后产生不 对称的情况,必须根据不同尺寸的需求再进行切割,确保其面板为方 正的,从而造成材料成本的浪费。另 一种则是在面板上设置以固态金属构成的电极导线,直接由真 空区域内部拉至外界与外部电源连接。虽然这种作法在工艺上较为简易,同时无需提供额外的配接区域,改善了前述方法材料的耗损,但是由固态金属所构成的电极导线的直径比一般网印制程所形成的导线 粗,因此不利于高解析的复杂多组电极导线配置,而且这些固态金属 电极导线在通过阴阳基板间的封装结构时,因结构材质上的差异,不 易与基板密接而容易形成细缝从而造成漏气,影响内部的真空环境。 因此,迫切需要提出一种可解决上述公知缺陷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内部电极 引出的场发射显示器的电极导线引出结构。通过在作为封装结构的边 框结构上铺设电极导线,且与内部的阴极或阳极电极层形成电连接, 并自边框向外延伸引线板以将该电极导引至外面,可实现内部电极与 外界电源的连接,同时可使阴阳基板保持方正的设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场发射显示器的电极导线 引出结构,包括阴极板、阳极板及封装边框,其中所述阴极板与所述 阳极板对应接合,所述阴极板具有阴极基板,在所述阴极基板上设有 阴极导电层,而所述阳极板具有阳极基板,在所述阳极基板上设有阳 极导电层,此外,所述封装边框设于阴极基板与阳极基板间,在所述 封装边框的 一个侧边延伸引线板,在所述引线板的两个端面上设有多 个电极导线,且所述多个电极导线与所述阴阳极基板间设有导电层以 与所述阴阳极导电层电连接,通过所延伸的引线板,可实现所述阴极 与阳极导电层与其它电源的电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阴阳极板正视图; 图2为沿图1中2-2线获得的结构剖视分解图; 图3为沿图1中3-3线获得的封装边框结构剖视分解图;以及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俯^L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阴极板l 阴极基板ll 阴极单元12 阴极电极层121阴才及电子发射源122 阳极基板21 阳极导电层221阳极板2 阳极单元22 荧光层222 真空封装区域4封装边框3 封装层5引线板31 导电层7电极导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阴阳极板正视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场发射显 示器结构主要包括阴极板1、阳极板2及封装边框3,阴极板l与阳极 板2对应结合;其中阴极板1具有阴极基板11,阴极基板11上设有 多个阴极单元12,各阴极单元12进一步包括设于阴极基板11上的阴 极电极层121,阴极电极层121上设有多个阴极电子发射源122,且各 阴极电子发射源122间隔设置,用于释放自由电子。阳极板2具有阳 极基板21,基板21上设有阳极单元22,阳极单元22包括阳极导电层 221及多个焚光层222,其中阳极导电层221设于阳极基板21上,而 多个荧光层222间隔设置于阳极导电层221上,且各荧光层222的位 置恰对应于各阴极电子发射源122的位置。配合参照图1及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2-2结构剖一见图;封 装边框3设在阴极基板11及阳极基板21的周缘,以作为阴极板1与 阳极板2间的支撑结构,同时在阴极板1与阳极板2间形成真空封装 区域4,使阴极板1所释放的自由电子有足够的移动空间。封装边框3 的上下端面与阴极板1及阳极板2的接合面上分别涂覆有一层封装层 5,封装层5为玻璃胶,用于固定封装边框3与阴极板1和阳极板2 之间的相对位置,如图2的正碎见图所示,而封装边框3的一个侧边具 有向外延伸的引线板31,如图3的3-3封装边框剖视图所示,引线板 31呈长板状,引线板31的上下板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电极导线6, 本实施例中为多个电极导线6,且电极导线6自引线板31向内延伸至 封装边框3的同侧边上。同时,在电极导线6与阴极板1的导电层121和阳极板2的导电层221之间分别设有导电层7,如图3的3-3封装边 框剖视图所示,导电层7由具有导电特性的含金、银或氧化铟锡的玻 璃胶所构成,使电极导线6与阴极导电层121及阳极导电层221形成 电连接,以将真空封装区4内部的阴极板1与阳极板2的电极层121、 222通过导电层7与自封装边框3的一个侧边延伸至引线板31上的多 个电极导线6电连接,以供外部驱动电源通过延伸至封装区4外的电 才及导线6与真空封装区4内的电才及层121、 222形成电连J妻。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俯^L图。如图所示,除了前述 在封装边框3的一个侧边位置延伸引线板31外,也可自封装边框3 的两个侧边分别向外延伸引线板31及31a,其中在引线板31的下板 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电极导线6,本实施例中为多个电极导线6,各电极 导线6通过导电层7与封装区4内部的阴极导电层121形成电连接; 引线板31a的上板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电极导线6,本实施例中为多个 电极导线6,且各电极导线6通过导电层7与封装区4内部的阳极导 电层221形成电连接。通过封装边框3的两侧所延伸的引线板31及 31a,可使得外部驱动电源与封装区4内部形成电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因 此凡是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同理包含于 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场发射显示器的电极导线引出结构,包括: 阴极板,具有阴极基板,所述阴极基板上设有阴极导电层; 阳极板,与所述阴极板对应接合,所述阳极板具有阳极基板,所述阳极基板上设有阳极导电层; 封装边框,设于所述阴极基板与所述阳极基板的周缘,用于支撑所述阴极基板和所述阳极基板并密封二者之间形成的真空区域,且在所述封装边框的一侧延伸引线板,在所述引线板的一个端面上设有多个电极导线,且所述多个电极导线自所述引线板延伸至同侧边框;以及 导电层,使所述电极导线与所述阴极导电层或所述阳极导电层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场发射显示器的电极导线引出结构,包括阴极板,具有阴极基板,所述阴极基板上设有阴极导电层;阳极板,与所述阴极板对应接合,所述阳极板具有阳极基板,所述阳极基板上设有阳极导电层;封装边框,设于所述阴极基板与所述阳极基板的周缘,用于支撑所述阴极基板和所述阳极基板并密封二者之间形成的真空区域,且在所述封装边框的一侧延伸引线板,在所述引线板的一个端面上设有多个电极导线,且所述多个电极导线自所述引线板延伸至同侧边框;以及导电层,使所述电极导线与所述阴极导电层或所述阳极导电层电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场发射显示器的电极导线引出结构,其中 所述导电层由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奎文高正杰陈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元奈米应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