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储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8491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红薯储存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红薯储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一种红薯储藏系统,所述红薯储藏系统包括:多个单元窖,分布于甬道周围;所述单元窖用于储存红薯;流动式智能热源,获取所述单元窖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数据,将所述单元窖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控制在设定范围之内,为红薯提供愈合伤口所需的环境;中央控制模块,与所述流动式智能热源通信,设定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控制范围。通过流动式智能热源控制红薯窖达到高温愈合伤口所需要的温湿度条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流动式智能热源和中央控制模块实现红薯伤口愈合及储藏,控制过程更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薯储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红薯储存
,尤其涉及一种红薯储藏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3]
技术介绍

[0004]甘薯在收获及入窖过程中容易受到损伤,对于干率低及可溶性糖含量高的品种受伤后愈合较慢,容易受到杂菌的感染而出现软腐和黑斑病。目前比较有效的办法是采用高温愈合处理,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坏烂。
[0005]在我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广泛推广高温大屋窖,在集体化时期达到鼎盛,有效的控制了个桉树黑斑病的蔓延。高温愈合的具体做法是在甘薯收获2~3天内采用燃煤火道、燃油热风机、电加热等方法将薯窖均匀加热至35~38
°
,相对湿度达到85%,保持3~4天促进伤口愈合,然后尽快将温度降至12~13
°
。愈合过程中要注意用鼓风机强制空气流动,尽量温度均匀上升,避免局部高温伤害薯块。对于在雨季收获的甘薯进行高温处理可促进薯块的呼吸作用,释放出过多的水分,提高耐储性。
[0006]传统方式是待红薯全部入窖后,进行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薯储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薯储藏系统包括:多个单元窖,分布于甬道周围;所述单元窖用于储存红薯;流动式智能热源,获取所述单元窖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数据,将所述单元窖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控制在设定范围之内,为红薯提供愈合伤口所需的环境;中央控制模块,与所述流动式智能热源通信,设定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控制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供热管道,所述供热管道包括:热水管道,经过每一个所述单元窖,为所述单元窖供热;回水管道,经过每一个所述单元窖,与所述热水管道连接,回收冷却后的水;供暖模块接口,一端连接所述热水管道和回水管道,另一端连接所述单元窖之外的公共供暖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可控制所述供暖模块接口,为红薯提供日常保存所需的热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自动补水模块,所述自动补水模块包括:水槽,设于所述单元窖和所述甬道的边缘,连通所述单元窖和所述甬道,实现通风;所述水槽上设有篦子;水位传感器,设于所述水槽内,用于检测所述水槽内的水位高度;水位控制电路,获取所述水位传感器上的水位高度数据,并将水位高度数据发送给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若水位低于设定值,接收所述中央控制模块的指令,控制补水电控阀门开启,完成自动补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窖包括:窖体,设有拱顶,所述窖体埋于地下;若干组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单元窖内,用于测量所述单元窖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单元散热器,设置于所述篦子之下,所述水槽的水面之上;所述单元散热器与所述流动式智能热源连接,为所述单元窖供热;若干排气扇,设置于所述窖体的顶部,用于促进所述单元窖内的空气流动;信息单元接口,可与所述流动式智能热源连接,也可直接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信息单元接口可采集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测量数据,可传递所述排气扇和供热电控阀门的控制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式智能热源包括:热源,与所述单元散热器连接,形成供热循环;无线通信接口,用于与所述中央控制模块通信;热源信息接口,连接所述信息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数强刘毅科牛飞马洪涛杨智杰郭富立李明洋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