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散热器回水管路集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28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散热器回水管路集流阀,包括,阀体组件,包括集流座、封油板和盖板,所述封油板一侧与集流座一侧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盖板一侧端面与封油板另一侧端面密封滑动连接;连接组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贯穿阀体组件与所述螺母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主控板控制驱动电机,进而使封油板与集流座和盖板之间产生相对滑动,使第一分流口与弧形通油孔和第二分流口和圆形通油孔之间的开度改变,进而控制通过第一分流口和和第二分流口的冷却剂比例。流口的冷却剂比例。流口的冷却剂比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散热器回水管路集流阀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散热设备
,尤其是一种汽车散热器回水管路集流阀。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其中,燃油车依然是汽车市场的主流。燃油车是靠发动燃烧燃油来提供动力的,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若不能及时排除,会对发动机机体造成严重的损伤。
[0003]因此,燃油车需要借助散热器对发动机进行及时散热,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发动机理想的工作温度是发动机缸盖温度较低,发动机缸体温度较高。发动机工作在这样的温度下能够具有很高的燃油效率,并能够降低发动机缸体的磨损。
[0004]现有的汽车散热器回水管路集流阀缺少分层冷却剂流量调控设计,不能调控流进发动机缸盖和流进发动机缸体的冷却剂流量比例,不能在发动机持续工作时使发动机缸盖的温度低于发动机缸体的温度,燃油不能完全燃烧,提高燃油效率低,活塞对缸体的磨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散热器回水管路集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组件(100),包括集流座(101)、封油板(102)和盖板(103),所述封油板(102)一侧与集流座(101)一侧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盖板(103)一侧端面与封油板(102)另一侧端面密封滑动连接;连接组件(200),包括螺栓(201)和螺母(202),所述螺栓(201)贯穿阀体组件(100)与所述螺母(20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散热器回水管路集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座(101)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01a),所述盖板(103)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103a),所述封油板(102)上设置有弧形滑孔(102a),所述螺栓(201)穿过第一固定孔(101a)、第二固定孔(103a)和弧形滑孔(102a)与所述螺母(20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散热器回水管路集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孔(102a)中设置有滑套(104),所述滑套(104)两端设置有限位板(104a),所述封油板(102)两侧设置有环槽(102b),所述限位板(104a)设置于所述环槽(102b)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散热器回水管路集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104)中设置有轴孔(104b),所述螺栓(201)贯穿所述轴孔(104b)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散热器回水管路集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座(101)一侧设置有集流口(Q1),所述集流座(101)另一侧设有第一分油口(P3)和第二分油口(P4),所述第一分油口(P3)和第二分油口(P4)均与集流口(Q1)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散热器回水管路集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油板(102)上设有弧形通油孔(102c)、圆形通油孔(102d)和通油槽(102e),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明强吴永乐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