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的双折射色散迭代补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827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的双折射色散迭代补偿方法,属于光纤测试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对测得的待测保偏光纤环的频域偏振串扰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空域的复偏振串扰数据后根据光纤长度分段参数对其分段,对每一段复偏振串扰数据的双折射色散进行估计并构造相应的色散补偿卷积核,将这一段复偏振串扰数据与构造的色散补偿卷积核进行卷积运算得到局部色散补偿数据,最后将所有的局部色散补偿数据依次拼接并取模运算后得到色散补偿后偏振串扰数据。在空域进行迭代卷积的色散补偿方法减少了每一步迭代所涉及的数据量,缩短了色散补偿的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补偿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中由于待测器件的双折射色散引入的相位误差。的双折射色散引入的相位误差。的双折射色散引入的相位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法(一种用于具有超高分布式双折射色散的光纤保偏器件的色散补偿方法,CN106525390A), 对原始数据两端进行补零得到初始待补偿数据,提取待补偿数据在光程差范围内的数据作为 首端数据,分段处理数据,对数据使用优化色散测量技术测得色散参数,然后进行色散补偿。 但是该方案仅针对OCDP输出信号。
[0008]待测器件双折射色散会引起相位误差,影响OFDP的测试结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 OFDP双折射色散补偿的方法,提高测试系统的动态范围和空间分辨率,进而提高系统测试 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系统中双折射色散补偿的方 法,该方法在于校正补偿待测器件双折射色散引起的相位误差,提高测试系统的空间分辨率 和动态范围,进而提高系统测试的精度。
[0010]一种用于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的双折射色散迭代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
[0011]步骤一101:数据预处理,对测得的待测保偏器件的频域偏振串扰数据(500)进 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空域的复偏振串扰数据600,将复偏振串扰数据(600)根据光纤长度参 数对其分N段并初始化循环次数j=1,确定第j段复偏振串扰数据601对应的二阶色散系数 GDD
j
和三阶色散系数TOD
j

[0012]步骤二102:取第j段复偏振串扰数据601的数据;
[0013]步骤三103:利用第j段复偏振串扰数据601对应的TOD
j
和GDD
j
构造色散补偿卷 积核;
[0014]步骤四104:将第j段复偏振串扰数据601与构造的色散补偿卷积核进行卷积计算 得到局部色散补偿后的数据701结果,得到的局部色散补偿数据后数据701长度与第j段复 偏振串扰数据601的长度相等;
[0015]步骤五105:判断j是否大于N,如果是,则进行步骤七107,如果否,则进行步 骤六106,然后重复步骤二102至步骤五105;
[0016]步骤六106:使循环次数j自增,即j=j+1;
[0017]步骤七107:将得到的局部色散补偿后数据701按顺序进行拼接并取模运算;
[0018]步骤八108:得到完整色散补偿后的偏振串扰数据700的输出,完成补偿;
[00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骤一101中复偏振串扰数据600根据光纤长度参数对其分 N段,其特征在于:根据光纤长度参数每5m分一段,对其分成N段;
[00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骤一101中确定第j段复偏振串扰数据601对应的二阶色 散系数和三阶色散系数,其特征在于:已知全复偏振串扰数据600的二阶色散总量GDD和 三阶色散总量TOD,第j段复偏振串扰数据601对应的二阶色散系数为GDD
j
=GDD
·
j/N, 对应的三阶色散系数为TOD
j
=TOD
·
j/N;
[00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骤三103中构造色散补偿卷积核I
p
(s),其特征在于:卷 积核I
p
(s)是色散补偿相位的复条纹的傅里叶变换,即
[002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色散补偿相位其特征在于:色散补偿相位是 其中k是波数,k=k1+t
·
γ/c,其中k1=1/λ
max
,λ
max
是最大扫描波长,c是光速,t是扫频时间,γ是可调谐激光器的扫频速率;
[0023]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的双折射色散迭代补偿方法,适用于光频 域测量
,在空域上实现色散补偿算法,即
[0024][0025][0026]I(k)是波数域的偏振串扰数据,A(k)和分别是其振幅谱和相位谱;是 色散补偿相位,频域通过傅里叶变换转到空域表示,I
c
(s)是空域色散补偿后的复偏振串扰数 据;
[0027]对于色散补偿后的信号I
c
(s),考虑其单边形式I
c_os
(S),即
[0028][0029]使用希尔伯特变换实现单边谱的变换,I
os
(S)和I
p_os
(S)分别是I(k)和I
p
(k)的单边 傅里叶变换,是由色散补偿相位构造的色散补偿条纹。上述推导中,主要 利用了关系,
[0030][0031]只要构造了色散补偿条纹的单边傅里叶变换I
p_os
(s),并计算出原始信号的单边傅 里叶变换I
os
(s),然后使用公式(3)即可以求得色散补偿结果I
c_os
(s);
[0032]保偏器件的两个正交轴偏振特征轴(偏振模式)具有不同的色度色散特性,一般将 保偏器件两个偏振模式的色度色散差称为双折射色散,待测器件固有的双折射色散,会制约 测试结果的空间分辨率,因为色散会导致结果中的干涉峰幅度下降且包络展宽,色散补偿能 让峰还原幅度和宽度,达到高精度测量的目的,而使用硬件补偿限性过大无法针对多种实际 情况去实现灵活调整,还会受测量的长度的限制。
[0033]本专利技术使用软件算法对空域的复偏振串扰数据进行双折射色散补偿,根据光纤长度 分段参数对其分段,对每一段复偏振串扰数据的双折射色散进行估计并构造相应的色散补偿 卷积核,将这一段复偏振串扰数据与构造的色散补偿卷积核进行卷积运算得到局部色散补偿 数据,最后将所有的局部色散补偿数据依次拼接并取模运算后得到色散补偿后偏振串扰数据。 本专利技术能有效对保偏待测器件中的双折射色散进行补偿。
[003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35]本专利技术无需额外的硬件装置就可以实现对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系统的输出信号进 行双折射色散补偿,灵活度高,能够对长距离光纤环的测量数据进行双折射色散补偿;
[0036]在空域进行迭代卷积的色散补偿方法减少了每一步迭代所涉及的数据量,缩短了色 散补偿的时间;
[0037]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校正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系统中由于待测器件双折射色散引致的 相位误差,提高系统测量的空间分辨率和动态范围,进而有效提升测量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一种用于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的双折射色散迭代补偿方法流程图
[0039]图2是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系统的装置图
[0040]图3是待测保偏器件的频域偏振串扰数据结果图
[0041]图4是对待测器件进行色散补偿结果图
[0042]图5是第j段复偏振串扰数据色散补偿前后结果图
[0043]图6是色散补偿前后对比结果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的双折射色散迭代补偿方法,结 合实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45]以待测器件为长度500m的光纤环为例,主要的光电器件选择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的双折射色散迭代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101):数据预处理,对测得的待测保偏器件的频域偏振串扰数据(500)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空域的复偏振串扰数据(600),将复偏振串扰数据(600)根据光纤长度参数对其分N段并初始化循环次数j=1,确定第j段复偏振串扰数据(601)的对应的二阶色散参数GDD
j
和三阶色散系数TOD
j
;步骤二(102):取第j段复偏振串扰数据(601)的数据;步骤三(103):利用第j段复偏振串扰数据(601)对应的TOD
j
和GDD
j
构造色散补偿卷积核;步骤四(104):将第j段复偏振串扰数据(601)与构造的色散补偿卷积核进行卷积计算得到局部色散补偿后的数据(701)结果,得到的局部色散补偿数据后数据(701)长度与第j段复偏振串扰数据(601)的长度相等;步骤五(105):判断j是否大于N,如果是,则进行步骤七(107),如果否,则进行步骤六(106),然后重复步骤二(102)至步骤五(105);步骤六(106):使循环次数j自增,即j=j+1;步骤七(107):将得到的局部色散补偿后数据(701)进行按顺序拼接并取模运算;步骤八(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张俊黄明阳李培炯杨军徐鹏柏温坤华王云才秦玉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