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回流控制的液压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18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回流控制的液压油缸,包括液压油缸主体,所述液压油缸主体的上端连接有上支撑板,所述液压油缸主体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液压油缸主体的后侧上端连接有上通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旋转杆带动旋转块和液压油缸主体转动,直到液压油缸主体转动到合适位置,从而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改变液压油缸主体的角度,第一电机带动第二主动齿轮转动,第二主动齿轮带动第二从动齿轮转动,第二从动齿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杆控制顶杆移动,顶杆带动缓冲板移动,直到缓冲板移动到工作头的下端,液压油缸主体内部的零件出现损坏时,缓冲板会继续撑着工作头工作一段时间,从而可以方便地在零件损坏时降低损失。失。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回流控制的液压油缸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设备
,具体是一种自回流控制的液压油缸。

技术介绍

[0002]液压油缸是机械设备中常用的组成部件,其通常由缸体、活塞杆以及活塞等构成组成,在使用时,活塞杆带动活塞作往复运动,当其受自重或者外载荷持续影响下,液压油缸内部的零件损坏,从而影响该液压油缸的工作稳定性,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0003]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自回流控制的液压油缸,但是这些液压油缸普遍存在不能方便地在零件损坏时降低损失,且不能方便地根据工作需要改变角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自回流控制的液压油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回流控制的液压油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自回流控制的液压油缸,包括液压油缸主体,所述液压油缸主体的上端连接有上支撑板,所述液压油缸主体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液压油缸主体的后侧上端连接有上通油口,所述液压油缸主体的后侧下端连接有下通油口,所述液压油缸主体的内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固定底座和上支撑板的两侧共同连接有保护套,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且处于保护套的一侧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固定底座的下端安装有旋转支架。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杆的上端连接有工作头,所述工作头的下端安装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活塞杆滑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板的下端两侧均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外表面与保护套滑动连接,所述保护套的内部旋转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与顶杆螺纹啮合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两侧均旋转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上端与丝杆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与第二主动齿轮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支架的右侧连接有齿轮箱,所述旋转支架的内侧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齿轮箱的内部上端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和处于第一从动齿轮下侧的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一主动齿轮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右端与第一主动齿轮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支架的左侧连接有轴承盒,所述轴承盒的内部连接有轴承,所述固定底座的中间下端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中间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左端与轴承连接,所述旋转杆的右端与第一从动齿轮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第二电机带动第一主动齿轮转动,第一主动齿轮带动第一从动齿轮转动,第一从动齿轮带动旋转杆转动,旋转杆带动旋转块和液压油缸主体转动,直到液压油缸主体转动到合适位置,从而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改变液压油缸主体的角度。
[0014]2、第一电机带动第二主动齿轮转动,第二主动齿轮带动第二从动齿轮转动,第二从动齿轮带动丝杆转动,丝杆控制顶杆移动,顶杆带动缓冲板移动,直到缓冲板移动到工作头的下端,液压油缸主体内部的零件出现损坏时,缓冲板会继续撑着工作头工作一段时间,从而可以方便地在零件损坏时降低损失。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自回流控制的液压油缸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自回流控制的液压油缸中旋转支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一种自回流控制的液压油缸中固定底座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液压油缸主体;2、固定底座;3、保护套;4、第一电机;5、旋转块;6、旋转杆;7、第二电机;8、齿轮箱;9、工作头;10、活塞杆;11、缓冲板;12、上支撑板;13、上通油口;14、下通油口;15、旋转支架;16、轴承;17、第一从动齿轮;18、第一主动齿轮;19、轴承盒;20、顶杆;21、第二从动齿轮;22、第二主动齿轮;23、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自回流控制的液压油缸,包括液压油缸主体1,液压油缸主体1的上端连接有上支撑板12,液压油缸主体1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底座 2,液压油缸主体1的后侧上端连接有上通油口13,液压油缸主体1的后侧下端连接有下通油口14,液压油缸主体1的内部连接有活塞杆10,固定底座2和上支撑板12的两侧共同连接有保护套3,固定底座2的上端且处于保护套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电机4,固定底座2的下端安装有旋转支架15。
[0020]在图1中:活塞杆10的上端连接有工作头9,工作头9的下端安装有缓冲板11,缓冲板11与活塞杆10滑动连接,活塞杆10推动工作头9工作时,液压油缸主体1内部的零件出现损坏时,缓冲板11会继续撑着工作头9工作一段时间,降低损失。
[0021]在图3中:缓冲板11的下端两侧均连接有顶杆20,顶杆20的外表面与保护套3滑动连接,保护套3的内部旋转安装有丝杆23,丝杆23的外侧与顶杆20螺纹啮合连接,当活塞杆10移动结束时,丝杆23转动,丝杆23控制顶杆20移动,顶杆20带动缓冲板11移动,直到缓冲板11移动到工作头9的下端。
[0022]在图3中:固定底座2的内部两侧均旋转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22,第二主动齿轮22 的一侧配合连接有第二从动齿轮21,第二从动齿轮21的上端与丝杆23连接,第一电机4 的下端与第二主动齿轮22连接,第一电机4带动第二主动齿轮22转动,第二主动齿轮22 带动第二从动齿轮21转动,第二从动齿轮21带动丝杆23转动。
[0023]在图2中:旋转支架15的右侧连接有齿轮箱8,旋转支架15的内侧连接有第二电机 7,齿轮箱8的内部上端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17和处于第一从动齿轮17下侧的第一主动齿轮18,第一从动齿轮17和第一主动齿轮18配合连接,第二电机7的右端与第一主动齿轮18连接,第二电机7带动第一主动齿轮18转动,第一主动齿轮18带动第一从动齿轮 17转动。
[0024]在图2中:旋转支架15的左侧连接有轴承盒19,轴承盒19的内部连接有轴承16,固定底座2的中间下端连接有旋转块5,旋转块5的中间连接有旋转杆6,旋转杆6的左端与轴承16连接,旋转杆6的右端与第一从动齿轮17连接,第一从动齿轮17带动旋转杆6转动,旋转杆6带动旋转块5和液压油缸主体1转动,直到液压油缸主体1转动到合适位置,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改变液压油缸主体1的角度。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使用该自回流控制的液压油缸时,第二电机7带动第一主动齿轮18转动,第一主动齿轮18带动第一从动齿轮17转动,第一从动齿轮17带动旋转杆6转动,旋转杆6带动旋转块5和液压油缸主体1转动,直到液压油缸主体1转动到合适位置,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改变液压油缸主体1的角度,向下通油口14注入液压油,活塞杆10推动工作头9工作,第一电机4带动第二主动齿轮22转动,第二主动齿轮22带动第二从动齿轮21转动,第二从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回流控制的液压油缸,包括液压油缸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主体(1)的上端连接有上支撑板(12),所述液压油缸主体(1)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底座(2),所述液压油缸主体(1)的后侧上端连接有上通油口(13),所述液压油缸主体(1)的后侧下端连接有下通油口(14),所述液压油缸主体(1)的内部连接有活塞杆(10),所述固定底座(2)和上支撑板(12)的两侧共同连接有保护套(3),所述固定底座(2)的上端且处于保护套(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固定底座(2)的下端安装有旋转支架(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回流控制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0)的上端连接有工作头(9),所述工作头(9)的下端安装有缓冲板(11),所述缓冲板(11)与活塞杆(10)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回流控制的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11)的下端两侧均连接有顶杆(20),所述顶杆(20)的外表面与保护套(3)滑动连接,所述保护套(3)的内部旋转安装有丝杆(23),所述丝杆(23)的外侧与顶杆(20)螺纹啮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希林宋黎明王敏桦
申请(专利权)人:莱州新博特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