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碟侧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001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随身碟侧推结构,其包括壳体、储存组件以及滑盖组件。壳体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其中一表面设有第一开口,另一表面设有第二开口,壳体包括相互接合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容置空间。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分别与容置空间相连通。第一壳体具有相对的两条长边,且第一壳体设有条状通孔,条状通孔靠近其中一长边,且条状通孔与容置空间相连通。储存组件与滑盖组件设置在容置空间。滑盖组件位于储存组件上方并且卡接储存组件。滑盖组件包括一滑块,滑块穿设于条状通孔且部分外露于第一壳体。设于条状通孔且部分外露于第一壳体。设于条状通孔且部分外露于第一壳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随身碟侧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随身碟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随身碟侧推结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首先,现有技术中,随身碟机构的滑块推钮都在置中的位置,只能在有限的机构外型进行设计包装,因而其视觉效果所能呈现的方式也被局限住,因此降低产品的新颖性,亦无法给予消费者新的体验效果。
[0003]故,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强化产品的新颖性,以及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效果,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随身碟侧推结构。
[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随身碟侧推结构,其包括一壳体、一储存组件以及一滑盖组件。壳体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其中一表面设有第一开口,另一表面设有第二开口。壳体包括相互接合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分别与容置空间相连通。第一壳体具有相对的两条长边。第一壳体设有一条状通孔,条状通孔靠近其中一长边。条状通孔与容置空间相连通。储存组件与滑盖组件皆设置在容置空间。滑盖组件位于储存组件上方并且卡接储存组件。滑盖组件包括一滑块,滑块穿设于条状通孔且外露于第一壳体。
[0006]优选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止挡槽,多个止挡槽平均设置在条状通孔两侧。
[0007]优选地,滑盖组件进一步包括多个止挡块,多个止挡块平均设置在滑块的两侧。
[0008]优选地,储存组件具有相对的两条侧边,每一侧边设有一第一卡接部与一第二卡接部,且储存组件包括一电路板与一传输接口,电路板电性连接传输接口。
[0009]优选地,第一卡接部为卡槽,第二卡接部为卡榫。
[0010]优选地,滑盖组件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板面、一第二板面、一第三板面以及一第四板面,第二板面与第三板面垂直设置在第一板面的相对两侧,第四板面垂直设置在第一板面的另一侧,且第四板面与第二板面及第三板面相连接;其中,滑盖组件进一步包括两个第三卡接部以及两个第四卡接部,其中一第三卡接部与其中一第四卡接部设置在第一板面与第二板面的连接处,另一第三卡接部与另一第四卡接部设置在第一板面与第三板面的连接处。
[0011]优选地,第三卡接部为卡榫,第四卡接部为卡槽。
[0012]优选地,第一卡接部对应第三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对应第四卡接部。
[0013]优选地,滑盖组件进一步包括两条条状沟槽,两条条状沟槽开设在第一板面,两条条状沟槽分别位于滑块的两侧,且条状沟槽相邻止挡块。
[0014]优选地,滑盖组件进一步包括一手持部,手持部设置在第四板面,并且露出于第二开口。
[0015]本技术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随身碟侧推结构,其能通过“壳体包括相互接合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第一壳体具有相对的两条长边。第一壳体设有一条状通孔,条状通孔靠近其中一长边”、“储存组件与滑盖组件皆设置在容置空间”以及“滑盖组件包括一滑块,滑块穿设于条状通孔且外露于第一壳体”的技术方案,以改良随身碟侧推结构的机构外型,提升产品的新颖性。
[0016]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随身碟侧推结构的第一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随身碟侧推结构的第二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随身碟侧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随身碟侧推结构的第一壳体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随身碟侧推结构的滑盖组件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随身碟侧推结构的储存组件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的随身碟侧推结构的滑盖组件及储存组件的第一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的随身碟侧推结构的滑盖组件及储存组件的第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所公开有关“随身碟侧推结构”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本技术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技术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技术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会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0027]实施例
[0028]首先,参阅图1至图3所示,图1及图2为本技术的随身碟侧推结构在不同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随身碟侧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随身碟侧推结构W,其包括:一壳体1、一储存组件2以及一滑盖组件3。
[0029]如图1及图2所示,壳体1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11、12。壳体1的其中一表面11设有第
一开口111,壳体1的另一表面12设有第二开口121。第一壳体101具有相对的两条长边1011、1012,且第一壳体101设有条状通孔104,条状通孔104靠近其中一长边1011。因此,从俯视角度来看,条状通孔104并非设置在第一壳体101的中央,而是较靠近第一壳体101的侧边。
[0030]如图1及图3所示,壳体1包括相互接合的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103,储存组件2与滑盖组件3皆设置在容置空间103。第一开口111第二开口121分别与容置空间103相连通,条状通孔104亦与容置空间103相连通。
[0031]进一步来说,当储存组件2与滑盖组件3设置在容置空间103时,滑盖组件3位于储存组件2上方并且卡接储存组件2。滑盖组件3包括滑块4,滑块4穿设于条状通孔104且部分外露于第一壳体101。滑块4能够沿着条状通孔104往复移动。换言之,使用者能够通过移动滑块4,使滑块4沿着条状通孔104往复移动,来带动滑盖组件3连同储存组件2一并移动。
[0032]第一壳体101的底部设有多个止挡槽1013,多个止挡槽1013平均设置在条状通孔104的两侧。参阅图4所示,具体来说,第一壳体101的底部设有4个止挡槽1013,平均设置在条状通孔104的两侧。设置在条状通孔104两侧中的任一侧的2个止挡槽1013是沿着条状通孔104设置。接着,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身碟侧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随身碟侧推结构包括:一壳体,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其中一所述表面设有一第一开口,另一所述表面设有一第二开口,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接合的一第一壳体与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开口及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相对的两条长边,且所述第一壳体设有一条状通孔,所述条状通孔靠近其中一所述长边,且所述条状通孔与所述容置空间相连通;一储存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以及一滑盖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所述滑盖组件位于所述储存组件上方并且卡接所述储存组件,所述滑盖组件包括一滑块,所述滑块穿设于所述条状通孔且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碟侧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止挡槽,多个所述止挡槽平均设置在所述条状通孔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碟侧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组件进一步包括多个止挡块,多个所述止挡块平均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身碟侧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组件具有相对的两条侧边,每一所述侧边设有一第一卡接部与一第二卡接部,且所述储存组件包括一电路板与一传输接口,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传输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身碟侧推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宗兴
申请(专利权)人:威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