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止挡组件及马达制造技术_技高网

止挡组件及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179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止挡组件及马达。止挡组件包含两个组合构件及两个锁固件。止挡组件用以固定于马达的转轴,止挡组件包含两个组合构件及两个锁固件。各个组合构件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各个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安装孔,各个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安装孔。两个组合构件能相互连接以构成环状结构。各个组合构件的第一连接部能与另一个组合构件的第二连接部相互叠合地设置。各个锁固件能与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相互配合,以使两个组合构件相互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止挡组件及马达,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马达的转子的止挡组件及包含所述止挡组的马达。


技术介绍

1、传统上为防止转轴松脱,会在转轴上加工,以于转轴形成凹槽或螺纹,并配装上c型/e型扣环或an螺帽,由此,避免转轴沿着轴向方向移动,而发生松脱等问题。

2、若是于转轴上形成凹槽,并安装c型/e型扣环,在实务中,在转轴转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c型/e型扣环于凹槽中移动,从而发生异音的问题。

3、常见的an螺帽,其最小尺寸为m10,因此,an螺帽无法应用在小尺寸的转轴上。另外,螺牙有分左螺牙纹与右螺牙纹,若转轴的旋转方向与螺帽的螺牙纹相反,则会造成螺帽松脱失效,因此,在制造上,必需特别注意,转轴的旋转方向及螺纹方向的配合,为此,造成了制造上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止挡组件及马达,主要用以改善若是现有利用c型/e型扣环与转轴的凹槽配合,以防止转轴松脱,则容易发生c型/e型扣环与转轴容易产生异音的问题;若是利用an螺帽与转轴的螺纹配合,以防止转轴松脱,则于制造过程中,必需额外地注意转轴的旋转方向及螺纹方向,为此造成制造上的困扰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止挡组件,其用以固定于一马达的一转轴,止挡组件包含:至少两个组合构件,各个组合构件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各个第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安装孔,各个第二连接部具有一第二安装孔,两个组合构件能相互连接以构成一环状结构,各个组合构件的第一连接部能与另一个组合构件的第二连接部相互叠合地设置,而相互叠合地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分别包含的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将相互连通;至少两个锁固件,各个锁固件能与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相互配合,以使两个组合构件相互固定;其中,通过两个锁固件相互固定的两个组合构件,能共同固持于转轴的一端。

3、优选地,各个锁固件的长度大于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的深度,而止挡组件固定于转轴时,各个锁固件的末端是抵顶于转轴的外围。

4、优选地,环状结构的一侧具有一凸出结构,环状结构的另一侧具有一凹槽,凹槽的内径由靠近凸出结构的一端向远离凸出结构的一端逐渐递增;凹槽用以容置转轴的一部分,凸出结构用以抵靠于固定于转轴的齿轮。

5、优选地,各个第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纵向抵靠面及一第一横向抵靠面,第一纵向抵靠面及第一横向抵靠面是相邻地设置,各个第二连接部具有一第二纵向抵靠面及一第二横向抵靠面,第二纵向抵靠面及第一横向抵靠面是相邻地设置;相互叠合地设置的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纵向抵靠面及第一横向抵靠面,是与相对应的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纵向抵靠面及第二横向抵靠面相互抵靠。

6、优选地,各个第一连接部还包含一第一横向辅助抵靠面,第一横向辅助抵靠面与第一纵向抵靠面相邻地设置,各个第二连接部还包含一第二横向辅助抵靠面,第二横向辅助抵靠面与第二纵向抵靠面相邻地设置;相互叠合地设置的第一连接部的第一横向辅助抵靠面是与相对应的第二连接部的第二横向辅助抵靠面相互抵靠。

7、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马达,其包含:一壳体,其具有一穿孔,穿孔设置有一轴承;一定子,其设置于壳体的一第一侧;一转子,其设置于壳体的第一侧,转子包含一转轴,转轴与轴承相互固定,且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而位于壳体的第二侧;一止挡组件,其包含:至少两个组合构件,各个组合构件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各个第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安装孔,各个第二连接部具有一第二安装孔,两个组合构件能相互连接以构成一环状结构,各个组合构件的第一连接部能与另一个组合构件的第二连接部相互叠合地设置,而相互叠合地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所分别包含的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将相互连通;至少两个锁固件,各个锁固件能与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相互配合,以使两个组合构件相互固定;其中,通过两个锁固件相互固定的两个组合构件,能共同固定于转轴位于第二侧的部分。

8、优选地,各个锁固件的长度大于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的深度,而止挡组件固定于转轴时,各个锁固件的末端是抵顶于转轴的外围。

9、优选地,各个锁固件的长度大于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及第二安装孔的深度,且转轴位于第二侧的区段具有一辅助安装孔,各个锁固件能与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及辅助安装孔相互配合,据以使环状构件与转轴相互固定。

10、优选地,环状结构的一侧具有一凸出结构,环状结构的另一侧具有一凹槽,凹槽的内径由靠近凸出结构的一端向远离凸出结构的一端逐渐递增;凹槽用以容置转轴的一部分,凸出结构用以抵靠于固定于转轴的一齿轮。

11、优选地,各个第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纵向抵靠面及一第一横向抵靠面,第一纵向抵靠面及第一横向抵靠面是相邻地设置,各个第二连接部具有一第二纵向抵靠面及一第二横向抵靠面,第二纵向抵靠面及第一横向抵靠面是相邻地设置;相互叠合地设置的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纵向抵靠面及第一横向抵靠面,是与相对应的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纵向抵靠面及第二横向抵靠面相互抵靠。

12、优选地,各个第一连接部还包含一第一横向辅助抵靠面,第一横向辅助抵靠面与第一纵向抵靠面相邻地设置,各个第二连接部还包含一第二横向辅助抵靠面,第二横向辅助抵靠面与第二纵向抵靠面相邻地设置;相互叠合地设置的第一连接部的第一横向辅助抵靠面是与相对应的第二连接部的第二横向辅助抵靠面相互抵靠。

13、优选地,壳体包含一第一盖体、一中框结构及一第二盖体,中框结构的两侧分别内凹形成一第一容槽及一第二容槽,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中框结构的两侧,而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能分别遮蔽第一容槽及第二容槽,转子的一部分及定子设置于第一容槽;环状结构的一侧抵顶于轴承,环状结构的另一侧抵顶转轴的一齿轮。

1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止挡组件及马达,通过至少两个组合构件及至少两个锁固件的相互配合,可以直接固定于转轴,而转轴无需额外进行加工,且两个组合构件及两个锁固件,能够紧密地固定于转轴,而转轴旋转时,止挡组件与转轴基本上不容易发出异音。

15、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组件用以固定于一马达的一转轴,所述止挡组件包含: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挡组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锁固件的长度大于相互连通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深度,而所述止挡组件固定于所述转轴时,各个所述锁固件的末端是抵顶于所述转轴的外围。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结构的一侧具有一凸出结构,所述环状结构的另一侧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径由靠近所述凸出结构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凸出结构的一端逐渐递增;所述凹槽用以容置所述转轴的一部分,所述凸出结构用以抵靠于固定于所述转轴的齿轮。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挡组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纵向抵靠面及一第一横向抵靠面,所述第一纵向抵靠面及所述第一横向抵靠面是相邻地设置,各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一第二纵向抵靠面及一第二横向抵靠面,所述第二纵向抵靠面及所述第一横向抵靠面是相邻地设置;相互叠合地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所述第一纵向抵靠面及所述第一横向抵靠面,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所述第二纵向抵靠面及所述第二横向抵靠面相互抵靠。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挡组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含一第一横向辅助抵靠面,所述第一横向辅助抵靠面与所述第一纵向抵靠面相邻地设置,各个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含一第二横向辅助抵靠面,所述第二横向辅助抵靠面与所述第二纵向抵靠面相邻地设置;相互叠合地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所述第一横向辅助抵靠面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所述第二横向辅助抵靠面相互抵靠。

6.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包含: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锁固件的长度大于相互连通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深度,而所述止挡组件固定于所述转轴时,各个所述锁固件的末端是抵顶于所述转轴的外围。

8.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锁固件的长度大于相互连通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深度,且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二侧的区段具有一辅助安装孔,各个所述锁固件能与相互连通的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及所述辅助安装孔相互配合,据以使所述环状构件与所述转轴相互固定。

9.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结构的一侧具有一凸出结构,所述环状结构的另一侧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径由靠近所述凸出结构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凸出结构的一端逐渐递增;所述凹槽用以容置所述转轴的一部分,所述凸出结构用以抵靠于固定于所述转轴的一齿轮。

10.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纵向抵靠面及一第一横向抵靠面,所述第一纵向抵靠面及所述第一横向抵靠面是相邻地设置,各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一第二纵向抵靠面及一第二横向抵靠面,所述第二纵向抵靠面及所述第一横向抵靠面是相邻地设置;相互叠合地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所述第一纵向抵靠面及所述第一横向抵靠面,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所述第二纵向抵靠面及所述第二横向抵靠面相互抵靠。

11.依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含一第一横向辅助抵靠面,所述第一横向辅助抵靠面与所述第一纵向抵靠面相邻地设置,各个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含一第二横向辅助抵靠面,所述第二横向辅助抵靠面与所述第二纵向抵靠面相邻地设置;相互叠合地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所述第一横向辅助抵靠面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所述第二横向辅助抵靠面相互抵靠。

12.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含一第一盖体、一中框结构及一第二盖体,所述中框结构的两侧分别内凹形成一第一容槽及一第二容槽,所述第一盖体及所述第二盖体可拆卸地固定设置于所述中框结构的两侧,而所述第一盖体及所述第二盖体能分别遮蔽所述第一容槽及所述第二容槽,所述转子的一部分及所述定子设置于所述第一容槽;所述环状结构的一侧抵顶于所述轴承,所述环状结构的另一侧抵顶所述转轴的一齿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组件用以固定于一马达的一转轴,所述止挡组件包含: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挡组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锁固件的长度大于相互连通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深度,而所述止挡组件固定于所述转轴时,各个所述锁固件的末端是抵顶于所述转轴的外围。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结构的一侧具有一凸出结构,所述环状结构的另一侧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径由靠近所述凸出结构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凸出结构的一端逐渐递增;所述凹槽用以容置所述转轴的一部分,所述凸出结构用以抵靠于固定于所述转轴的齿轮。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挡组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纵向抵靠面及一第一横向抵靠面,所述第一纵向抵靠面及所述第一横向抵靠面是相邻地设置,各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一第二纵向抵靠面及一第二横向抵靠面,所述第二纵向抵靠面及所述第一横向抵靠面是相邻地设置;相互叠合地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所述第一纵向抵靠面及所述第一横向抵靠面,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所述第二纵向抵靠面及所述第二横向抵靠面相互抵靠。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挡组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含一第一横向辅助抵靠面,所述第一横向辅助抵靠面与所述第一纵向抵靠面相邻地设置,各个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含一第二横向辅助抵靠面,所述第二横向辅助抵靠面与所述第二纵向抵靠面相邻地设置;相互叠合地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所述第一横向辅助抵靠面是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所述第二横向辅助抵靠面相互抵靠。

6.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包含: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锁固件的长度大于相互连通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深度,而所述止挡组件固定于所述转轴时,各个所述锁固件的末端是抵顶于所述转轴的外围。

8.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锁固件的长度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家祥李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威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