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923 阅读:10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有至少一个单片机驱动端口,所述单片机驱动端口上连接有两条驱动电路,其中,第一条驱动电路由PNP型三级管(TR4)和NPN型三极管(TR2)从单片机驱动端口到继电器(RY1)依次连接而成;第二条驱动电路由NPN型三极管(TR5)、PNP型三级管(TR3)和NPN型三极管(TR1)从单片机驱动端口到继电器(RY2)依次连接而成;所述PNP型三极管(TR3、TR4)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系统工作电源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一个单片机端口驱动两个继电器,从而节约了控制系统的资源、简化了控制电路。(*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驱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继电器在控制系统中是一种很常用的器件,用于实现多种负载的控制, 运用简单、可靠。目前很多系统中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多是一对一,即一路驱动电路对应一路继电器控制,但目前很多控制系统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经常会有单片机资源有限,驱动I/O 口不够用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更 多I/0口的单片机,造成系统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该电路 可实现一个单片机端口驱动两个继电器,节约控制系统的资源、简化控制电 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有至少一个单片机驱动端口,其中 所述单片机驱动端口上连接有两条驱动电路,其中,第一条驱动电路由PNP型三级管(TR4)和NPN型三极管(TR2)从单片机驱动端口到继电器(RY1)依次连接而成;第二条驱动电路由NPN型三极管(TR5)、 PNP型三级管(TR3)和NPN型三极管(TR1)从单片机驱动端口到继电器(RY2)依次连接而成;所述PNP型三极管(TR3、 TR4)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系统工作电源上。 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有至少一个单片机驱动端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片机驱动端口上连接有两条驱动电路,其中,第一条驱动电路由PNP型三级管(TR4)和NPN型三极管(TR2)从单片机驱动端口到继电器(RY1)依次连接而成; 第二条驱动电路由NPN型三极管(TR5)、PNP型三级管(TR3)和NPN型三极管(TR1)从单片机驱动端口到继电器(RY2)依次连接而成; 所述PNP型三极管(TR3、TR4)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系统工作电源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有至少一个单片机驱动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驱动端口上连接有两条驱动电路,其中,第一条驱动电路由PNP型三级管(TR4)和NPN型三极管(TR2)从单片机驱动端口到继电器(RY1)依次连接而成;第二条驱动电路由NPN型三极管(TR5)、PNP型三级管(TR3)和NPN型三极管(TR1)从单片机驱动端口到继电器(RY2)依次连接而成;所述PNP型三极管(TR3、TR4)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系统工作电源上。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继电器(RY1、 RY2)的两线圈端分别并联有二极管(Dl、 D2),且其一 线圈端与继电器驱动电源相连、另一线圈端分别与三极管(TR1、 TR2)的集 电极相连;而三极管(TR1、 TR2)的发射极接地、基极分别与三极管(TR3、 TR4) 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TR3、 TR4)的发射极分别与系统工作电源相连、三极管(TR3) 的基极与三极管(TR5)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TR4)的基极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根刘建伟秦宏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