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原理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760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有机废气处理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原理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外壳前端面靠左侧位置设有第一进气口,有第一进气口外侧设有除尘装置,除尘装置上端设有废气入口,外壳内部设有S形管道,S形管道内部竖直区域底面中间位置设有无叶片鼓风机,活性炭安装孔内设有活性炭吸附棒,外壳最上端设有盖板,由于本实用新采用了外壳、盖板以及可更换式活性炭吸附棒的设计,便于使用者更换活性炭吸附棒,提高处理废气的效率;其次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S形管道以及加热棒的设计,增大了废气与活性炭吸附棒接触时间,同时加热棒可以提高温度,有利于活性炭吸附棒吸附废气;最后无叶片鼓风机可以更好的控制气流速度保证处理效率。证处理效率。证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原理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有机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原理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化工厂、钢铁厂、制药厂以及炼焦厂和炼油厂等,排放的废气气味大,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
[000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今市面上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已相对成熟,但是在废气的实际处理过程中仍存在部分缺陷,如现有废气处理装置多为固定式,更换内部元件较为麻烦,且工序相对较多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原理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废气处理装置更换内部元件较为麻烦,且工序相对较多成本较大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原理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外壳、S形管道、活性炭吸附棒、加热棒、盖板以及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前端面靠左侧位置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有第一进气口外侧设有所述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上端设有废气入口,所述外壳前端面靠右侧位置设有第一出气口,所述外壳内侧前后两面设有三根竖直稳定杆,所述外壳内部设有所述S形管道,所述S形管道首端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S形管道尾端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S形管道内部竖直区域底面中间位置设有无叶片鼓风机,所述S形管道上端面均匀分布有数枚贯穿所述S形管道外壳的活性炭安装孔,所述S形管道上端面均匀分布有有数枚贯穿所述S形管道外壳的加热棒安装孔,所述活性炭安装孔内设有所述活性炭吸附棒,所述活性炭吸附棒包括最底端的活性炭棒体,所述活性炭棒体上端设有活性炭稳定板,所述活性炭稳定板上端面中间位置设有提手,所述加热棒安装孔内设有所述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包括位于最底端的加热棒棒体,所述加热棒棒体上端设有加热棒稳定板,所述加热棒稳定板上端中心位置设有电源连接器,所述S 形管道拐弯处均设有稳定槽,所述稳定槽与所述竖直稳定杆相互配合,所述外壳最上端设有盖板,所述除尘装置、所述加热棒以及所述无叶片鼓风机均与外部电源以及外部控制装置相连,并受外部控制装置控制。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槽与所述竖直稳定杆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以及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第二出气口之间设有密封胶圈。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经过倒角处理的铝合金材质。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与所述外壳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气口处设有空气阀门。
[0011]关于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由于本实用新采用了外壳、盖板以及可
更换式活性炭吸附棒的设计,便于使用者更换活性炭吸附棒,提高处理废气的效率;其次由于本技术采用了S形管道以及加热棒的设计,增大了废气与活性炭吸附棒接触时间,同时加热棒可以提高温度,有利于活性炭吸附棒吸附废气;最后无叶片鼓风机可以更好的控制气流速度保证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S形管道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外壳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加热棒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活性炭吸附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需要说明的是,活性炭吸附棒3、加热棒4、以及除尘装置6均为现有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故在此便不再赘述。
[0019]如图1

图5所述的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原理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S形管道2、活性炭吸附棒3、加热棒4、盖板5以及除尘装置6,其特征在于:外壳1前端面靠左侧位置设有第一进气口101,有第一进气口101 外侧设有除尘装置6,除尘装置6上端设有废气入口601,外壳1前端面靠右侧位置设有第一出气口103,外壳1内侧前后两面设有三根竖直稳定杆102,外壳1内部设有S形管道2,S形管道2首端设有第二进气口201,S形管道2 尾端设有第二出气口202,S形管道2内部竖直区域底面中间位置设有无叶片鼓风机203,S形管道2上端面均匀分布有数枚贯穿S形管道2外壳的活性炭安装孔205,S形管道2上端面均匀分布有有数枚贯穿S形管道2外壳的加热棒安装孔206,活性炭安装孔205内设有活性炭吸附棒3,活性炭吸附棒3包括最底端的活性炭棒体301,活性炭棒体301上端设有活性炭稳定板302,活性炭稳定板302上端面中间位置设有提手303,加热棒安装孔206内设有加热棒4,加热棒4包括位于最底端的加热棒棒体401,加热棒棒体401上端设有加热棒稳定板402,加热棒稳定板402上端中心位置设有电源连接器403,S 形管道2拐弯处均设有稳定槽204,稳定槽204与竖直稳定杆102相互配合,外壳1最上端设有盖板5,除尘装置6、加热棒4以及无叶片鼓风机203均与外部电源以及外部控制装置相连,并受外部控制装置控制。
[0020]稳定槽204与竖直稳定杆102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过盈配合稳定性高。
[0021]第二进气口201与第一进气口101以及第一出气口103与第二出气口202 之间设有密封胶圈,可防止未处理的废气溢出。
[0022]外壳1为经过倒角处理的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材质强度高质量轻,足以满足本技术的使用。
[0023]盖板5与外壳1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螺栓连接稳定性高,拆卸方便有利于后期使用的检测以及维护。
[0024]第一出气口103处设有空气阀门,防止未处理完成的废气流出。
[0025]当需要使用本技术对有机废气进行处理时,首先将活性炭吸附棒3、加热棒4以及盖板5依次安装好后,给设备通电,然后操作外部控制装置控制除尘装置6开始工作,然后便可将有机废气从废气入口601输入本技术中,除尘装置6对有机废气进行除尘处理,然后废气流入S形管道2中,然后废气在S形管道2中与活性炭吸附棒3相接触,同时加热棒4升高S形管道2内的温度有助于活性炭吸附棒3对废气的吸附,同时还可操作无叶片鼓风机203控制S形管道2内气流速度,一段时间后气体从第二出气口202 排出S形管道2,最后经过第一出气口103的空气阀门排出本技术,当活性炭吸附棒3饱和需要更换时,只需打开盖板5然后将活性炭吸附棒3抽入并放入新的活性炭吸附棒3即可。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活性炭吸附原理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外壳(1)、S形管道(2)、活性炭吸附棒(3)、加热棒(4)、盖板(5)以及除尘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前端面靠左侧位置设有第一进气口(101),所述有第一进气口(101)外侧设有所述除尘装置(6),所述除尘装置(6)上端设有废气入口(601),所述外壳(1)前端面靠右侧位置设有第一出气口(103),所述外壳(1)内侧前后两面设有三根竖直稳定杆(102),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所述S形管道(2),所述S形管道(2)首端设有第二进气口(201),所述S形管道(2)尾端设有第二出气口(202),所述S形管道(2)内部竖直区域底面中间位置设有无叶片鼓风机(203),所述S形管道(2)上端面均匀分布有数枚贯穿所述S形管道(2)外壳的活性炭安装孔(205),所述S形管道(2)上端面均匀分布有数枚贯穿所述S形管道(2)外壳的加热棒安装孔(206),所述活性炭安装孔(205)内设有所述活性炭吸附棒(3),所述活性炭吸附棒(3)包括最底端的活性炭棒体(301),所述活性炭棒体(301)上端设有活性炭稳定板(302),所述活性炭稳定板(302)上端面中间位置设有提手(303),所述加热棒安装孔(206)内设有所述加热棒(4),所述加热棒(4)包括位于最底端的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蓝色天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