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建筑的基础框架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503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基础框架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若干根第一主梁、若干根第一圈梁,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设置的若干根第二主梁、若干根第二圈梁和立柱,所述第一主梁、第二主梁均包括主板和面对面设置于主板上下两端的侧板,所述支座包括与第一主梁、第二主梁的一个侧板连接的底板和用于与立柱的底面连接的顶板,所述连接件包括主体部和分别位于主体部两端的折弯部,还具有一平行于侧板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连接件主体部的下端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板与连接件主体部之间连接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加强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连接件本身的物理性能,还进一步提高了对主梁的连接强度,增强了基础框架单元的结构强度。了基础框架单元的结构强度。了基础框架单元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结构建筑的基础框架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基础框架单元。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多。随着国家对节能和低碳建筑的倡导,钢结构住宅作为绿色环保节能的住宅体系得到了大力发展。钢结构住宅具有工期短、自重轻和抗震性能好等优点。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基础框架单元,该钢结构建筑的基础框架单元不仅提高了连接件本身的物理性能,还进一步提高了对主梁的连接强度,增强了基础框架单元的结构强度。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基础框架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若干根第一主梁、若干根第一圈梁,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设置的若干根第二主梁、若干根第二圈梁和立柱,所述第一主梁与第二主梁的交汇处通过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立柱通过一支座安装于第一主梁与第二主梁相交处的上方,与所述立柱连接的第一圈梁、第二圈梁设置于对应的第一主梁、第二主梁正上方;
[0005]所述第一主梁、第二主梁均包括主板和面对面设置于主板上下两端的侧板,所述支座包括与第一主梁、第二主梁的一个侧板连接的底板和用于与立柱的底面连接的顶板,所述顶板位于底板的上方,并通过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立板与底板连接;
[0006]所述连接件包括主体部和分别位于主体部两端的折弯部,两个所述折弯部分别与第一主梁、第二主梁的主板面接触并通过螺栓连接,从而在连接件与第一主梁、第二主梁之间围成一三角形区域;
[0007]还具有一平行于侧板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连接件的主体部连接,设置为斜面的所述支撑板的两个端面各自与第一主梁、第二主梁的侧板面接触;
[0008]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连接件主体部的下端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板与连接件主体部之间连接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加强块。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0010]1. 上述方案中,三个所述加强块等间隔设置于支撑板的中部。
[0011]2. 上述方案中,所述加强块上相互垂直的两个端面分别与支撑板、连接件的主体部焊接连接。
[0012]3. 上述方案中,所述加强块为方形块,所述方形块远离支撑板、连接件主体部的拐角处设置为缺角。
[0013]4. 上述方案中,所述立板的上下两个端面与顶板、底板焊接连接。
[00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5]1、本技术钢结构建筑的基础框架单元,其为地基框架提供的快速稳定的装配方案,通过连接件与相互连接的主梁之间的配合,可以保证连接节点处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通过支撑座的设置,在实现与立柱之间快速装配的同时,为圈梁与地梁之间提供了一定的厚度空间,既便于地板的安装,又可以提高建筑物整体的保温防潮性能。
[0016]2、本技术钢结构建筑的基础框架单元,其连接件上还具有一平行于侧板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连接件的主体部连接,设置为斜面的所述支撑板的两个端面各自与第一主梁、第二主梁的侧板面接触,通过支撑板以及其与主梁之间的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主梁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增强基础框架单元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其支撑板的一侧与连接件主体部的下端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板与连接件主体部之间连接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加强块,通过加强块对支撑块与主体部进行加强支撑,不仅提高了连接件本身的物理性能,还进一步提高了对主梁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为本技术钢结构建筑的基础框架单元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2为本技术钢结构建筑的基础框架单元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以上附图中:1、第一主梁;2、第二主梁;3、连接件;41、侧板;42、主板;5、主体部;6、折弯部;7、支撑板;8、加强块; 9、立柱;10、支座;11、底板;12、顶板;13、立板;14、支撑块;18、第一圈梁;19、第二圈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实施例1: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基础框架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若干根第一主梁1、若干根第一圈梁18,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设置的若干根第二主梁2、若干根第二圈梁19和立柱9,所述第一主梁1与第二主梁2的交汇处通过一连接件3连接,所述立柱9通过一支座10安装于第一主梁1与第二主梁2相交处的上方,与所述立柱9连接的第一圈梁18、第二圈梁19设置于对应的第一主梁1、第二主梁2正上方;
[0022]所述第一主梁1、第二主梁2均包括主板42和面对面设置于主板42上下两端的侧板41,所述支座10包括与第一主梁1、第二主梁2的一个侧板41连接的底板11和用于与立柱9的底面连接的顶板12,所述顶板12位于底板11的上方,并通过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立板13与底板11连接;
[0023]所述连接件3包括主体部5和分别位于主体部5两端的折弯部6,两个所述折弯部6
分别与第一主梁1、第二主梁2的主板42面接触并通过螺栓连接,从而在连接件3与第一主梁1、第二主梁2之间围成一三角形区域;
[0024]还具有一平行于侧板41设置的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与连接件3的主体部5连接,设置为斜面的所述支撑板7的两个端面各自与第一主梁1、第二主梁2的侧板41面接触;
[0025]所述支撑板7的一侧与连接件3主体部5的下端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板7与连接件3主体部5之间连接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加强块8。
[0026]三个上述加强块8等间隔设置于支撑板7的中部;上述加强块8上相互垂直的两个端面分别与支撑板7、连接件3的主体部5焊接连接;上述连接件3上的折弯部6与主体部5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45
°

[0027]实施例2: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基础框架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若干根第一主梁1、若干根第一圈梁18,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设置的若干根第二主梁2、若干根第二圈梁19和立柱9,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基础框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若干根第一主梁(1)、若干根第一圈梁(18),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设置的若干根第二主梁(2)、若干根第二圈梁(19)和立柱(9),所述第一主梁(1)与第二主梁(2)的交汇处通过一连接件(3)连接,所述立柱(9)通过一支座(10)安装于第一主梁(1)与第二主梁(2)相交处的上方,与所述立柱(9)连接的第一圈梁(18)、第二圈梁(19)设置于对应的第一主梁(1)、第二主梁(2)正上方;所述第一主梁(1)、第二主梁(2)均包括主板(42)和面对面设置于主板(42)上下两端的侧板(41),所述支座(10)包括与第一主梁(1)、第二主梁(2)的一个侧板(41)连接的底板(11)和用于与立柱(9)的底面连接的顶板(12),所述顶板(12)位于底板(11)的上方,并通过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立板(13)与底板(11)连接;所述连接件(3)包括主体部(5)和分别位于主体部(5)两端的折弯部(6),两个所述折弯部(6)分别与第一主梁(1)、第二主梁(2)的主板(42)面接触并通过螺栓连接,从而在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学东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固特美钢建筑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