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锡埼专利>正文

极限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7142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极限开关,其包括:一绝缘座体,于该绝缘座体内部底端与一侧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导电部与一第二导电部;一上盖,系装设于上述绝缘座体上;一作动件,系置于上述上盖之通口与上述绝缘座体间;一扭力弹簧,系由置入绝缘座体内,并与上述作动件套接,且该扭力弹簧一端延伸一第一导触杆,该扭力弹簧另端延伸一第二导触杆上设有一弧型接触部恰位于该作动件之作动路径上;其中该第一导电接脚与第一导电部常保接触,第二导触杆之弧型接触部平时系与第二导电部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极限开关,于导触用的零组件构造上具有降低阻抗,减少摩耗的功能,从而降低后续保养更换的成本,进一步维持品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尤其涉及一种极限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的极限开关,其结构设计上,二电极之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通常设于绝缘座体底部,目的在使导电弹性部置设入绝缘座体底部时,导电弹性部之两端能同时的电性连接绝缘座体底部的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然而,如上述现有结构,观其构造却隐含有许多制造和使用上的缺失。1.现有构造中,导电弹性部与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接触时磨擦很大,其阻抗更相应增加,影响导触品质,特别对于极限开关,少许的磨擦偏位即可能导致接触不良,产生工作上的错误。2.现有极限开关的零组件在长期使用时,易发生磨耗、损坏的情形,增加后续保养更换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极限开关,于导触用的零组件构造上具有降低阻抗,减少摩耗的功能,从而降低后续保养更换的成本,进一步维持品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极限开关,其包括一绝缘座体,于该绝缘座体内部底端与一侧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导电部与一第二导电部;一上盖,系装设于上述绝缘座体上,于该上盖上端设有一通口;一作动件,系置于上述上盖之通口与上述绝缘座体间,该作动件系具有一板体,于该板体下延伸一定位轴部,于该作动件上端设有一按压块自该通口延设出;一扭力弹簧,系置入绝缘座体内,一端并与上述作动件之定位轴部套接,且该扭力弹簧一端自切线方向延伸一第一导触杆,该扭力弹簧另端自切线方向延伸一第二导触杆,且该第二导触杆上适当位置冲设有一弧型接触部恰位于该作动件之板体的作动路径上;其中该第一导电接脚与第一导电部常保接触,第二导触杆之弧型接触部平时系与第二导电部分离,当该作动件之按压块受力下压时,会将第二导触杆向下压抵而使该弧型接触部与第二导电部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可通过弧型接触部外端与第二导电部做电性接触,而具有降低二者间的接触阻抗,减少摩耗的功能,从而降低后续保养更换的成本,进一步维持品质。2.本技术之绝缘座体于凹槽底面设有一阻锡沟,在制作过程中,可防止焊锡流入绝缘座体内,影响导触品质。3.本技术增设有一限位块抵顶第一导触杆,避免扭力弹簧在接触行程中受力,而导致过压变形,损坏绝缘座体内壁。4.本技术由于将该第二导电部设在绝缘座体内侧端,在制作过程中,若有焊锡不慎流入绝缘座体内,并不会直接使位于绝缘座体内的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间发生电性连接,进而提高产品制作良率以及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之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扭力弹簧组设之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扭力弹簧组设之立体视图。图5是本技术扭力弹簧组设之另一视角立体视图。图6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极限开关包括一绝缘座体1、一上盖2、一作动件3和一扭力弹簧4;其中,依图1、图2所示,该绝缘座体1内设有一弧型容纳部11,用以容纳并定位该扭力弹簧4,并于该绝缘座体1内部底端与一侧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导电部12与一第二导电部13,另于该绝缘座体1内一侧端延伸有一限位块14,并于该绝缘座体1前侧设有凹槽15,并于该凹槽15底面设有一阻锡沟151;又该绝缘座体1之两外侧壁上两侧分别延设有一凸缘16,该绝缘座体1顶面两端分别设有一定位块17。该上盖2装设于上述绝缘座体1上,于该上盖2上端设有一通口21,于该上盖2前、后两侧之左、右两端对应该凸缘16分别向下延伸有一扣孔22,并于该上盖2两侧端分别设有对应之凹部23,可供该上盖2盖设于该绝缘座体1上时,防止侧向滑动。依图2、图3、图4所示,该作动件3是置于上述上盖2之通21与上述绝缘座体1间,该作动件3具有一板体31,于该板体31下延伸一定位轴部32,于该作动件3上端设有一按压块33自该通口21延设出。依图2、图3、图4所示,该扭力弹簧4置入绝缘座体1内,一端并与上述作动件3之定位轴部32套接,且该扭力弹簧4一端自切线方向延伸一第一导触杆41,且该限位块14恰侧向抵顶该第一导触杆41,该扭力弹簧4另一端自切线方向延伸一第二导触杆42,且该第二导触杆42上适当位置冲设有一弧型接触部421恰位于该作动件3之板体31的作动路径上,其中该第一导电接脚与第一导电部12常保接触,第二导触杆42之弧型接触部421平时系与第二导电部13分离,当该作动件3之按压块33受力下压时,会将第二导触杆42向下压抵而使该弧型接触部421与第二导电部13接触,达成电路导通的功能。本技术的极限开关实施时,如图2、图4、图5、图6所示,该作动件3可自按压块33被按压而以定位轴部32为中心向下旋动,带使该扭力弹簧4之第二导触杆42受该板体31之下压力,而向下旋动,而使该弧型接触部421外端与第二导电部13达成电性接触,使第一导电部12与第二导电部13间电性连接;当该作动件3之按压块33上的压力被释放时,弧型接触部421外端与第二导电部13将分离,使第一导电部12与第二导电部13间的电性连接解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极限开关,其包括一绝缘座体,于该绝缘座体内部底端与一侧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导电部与一第二导电部;一上盖,系装设于上述绝缘座体上,于该上盖上端设有一通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作动件,系置于上述上盖之通口与上述绝缘座体间,该作动件系具有一板体,于该板体下延伸一定位轴部,于该作动件上端设有一按压块自该通口延设出;    一扭力弹簧,系置入绝缘座体内,一端并与上述作动件之定位轴部套接,且该扭力弹簧一端自切线方向延伸一第一导触杆,该扭力弹簧另端自切线方向延伸一第二导触杆,且该第二导触杆上适当位置冲设有一弧型接触部恰位于该作动件之板体的作动路径上;    其中该第一导电接脚与第一导电部常保接触,第二导触杆之弧型接触部平时系与第二导电部分离,当该作动件之按压块受力下压时,会将第二导触杆向下压抵而使该弧型接触部与第二导电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限开关,其包括一绝缘座体,于该绝缘座体内部底端与一侧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导电部与一第二导电部;一上盖,系装设于上述绝缘座体上,于该上盖上端设有一通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作动件,系置于上述上盖之通口与上述绝缘座体间,该作动件系具有一板体,于该板体下延伸一定位轴部,于该作动件上端设有一按压块自该通口延设出;一扭力弹簧,系置入绝缘座体内,一端并与上述作动件之定位轴部套接,且该扭力弹簧一端自切线方向延伸一第一导触杆,该扭力弹簧另端自切线方向延伸一第二导触杆,且该第二导触杆上适当位置冲设有一弧型接触部恰位于该作动件之板体的作动路径上;其中该第一导电接脚与第一导电部常保接触,第二导触杆之弧型接触部平时系与第二导电部分离,当该作动件之按压块受力下压时,会将第二导触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锡埼
申请(专利权)人:林锡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